题西林壁哪两句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题西林壁后两句的人生哲理是什么

网友提问:

《题西林壁》后两句揭示了什么人生哲理?

优质回答:

大家好,我是“沧浪有话说”的住持沧浪。很高兴有机会和大家一起探讨。

这是苏轼一首哲理诗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是北宋大文豪苏轼的一首哲理诗。被广为吟诵,小学生都知道这首诗。宋诗里面,哲理诗不少。苏轼这首诗的后两句,更是经常被人引用。

沧浪观点:“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所蕴含的道理

这两句作何解释?通常意义上,可以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成语来概括。

很多时候,人容易钻牛角尖,那简直是不撞南墙不回头,非得一条道走到黑。为什么呢?原因在于人的思维固化了或者僵化了。陷入迷局,看不透事情的本质;或者是站得位置不够高,看不清全局。正如在明处察暗两眼一抹黑,而在暗处察明,一目了然。

所以,不管是在生活中、学习中还是工作中遇到难解问题,我们要做的,不是急于去就地找方法,一是让自己先跳出问题之外,站在全局的角度去分析问题的症结;二站在自己所处位置的上一个层次去观察问题,找出问题的关键点。

谋全局才能取得全面胜利;站高一个台阶,才能想出谋全局的好的办法!归结起来就是:一要跳出来,二要站上去。

沧浪有话说

居一隅而怀全局,位低处而眼界放高,唯做到这个层次,才能让自己的能力不断得以提升,事业才能兴盛!

其他网友回答

认识事物的本质,必须全面客观把握,冷静分析,不被局部现象所迷惑。

其他网友回答

神宗元丰七年,苏轼得到消息,皇帝想任命苏轼为掌史馆,不料被阻。于是皇帝亲诏把苏轼的谪居地由黄州到汝州团练副使。因为汝州生活比较舒适,距离京城较近。

苏轼去汝州赴任的路上,和好朋友参寥一同游庐山数日。这里,我看到有地方写佛印和尚,林语堂《苏东坡传》写的是参寥。总之,二位是苏轼关系最密的两位和尚朋友。

苏轼游庐山共计作诗三首,其中《题西林壁》为三首之最。

题西林壁宋·苏轼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知庐山真面目,只愿人在此山中。

庐山的雄、奇、险、秀,令苏轼目不暇接。尤其是后两句“不知庐山真面目,只愿人在此山中”,强调只有走出森林,才能看到整个森林,强调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如果不从整体上认识事物,就容易陷入盲人摸象的怪圈。正如庐山,横看、侧看、远看、近看、高处看、低处看,看到的景色各不相同。要一窥庐山之美,就要进入庐山,但要想一览全貌,就要置身庐山之外。王国维《人间词话》有句,要入乎其内,又要超乎物外。

苏轼一生宦海沉浮,踪迹漂泊了大半个中国。对于官场、职场的风云莫测、云谲风诡,早已经历得太多太多,尤其“乌台诗案”,关押了一百多天之久,而且有一次苏轼还误以为命不久矣。

苏轼的职场经历中,开始跟随司马光、欧阳修等保守派一道反对王安石变法,待苏轼从中央到地方,了解到百姓疾苦之后,又认可了王安石的部分变法,开始反对司马光。王安石变法,本质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而就苏轼本人,前后的变化,也让他意识到反复体验对于认识真相的重要性。

总之,苏轼的两句诗文揭示的人生哲理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跳出当事,还要摆脱个人主观偏见,从而才能真正认识事物的全貌和真相以及本质。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从客观看问题的角度,解释一下,供参考。先看这首诗。

《题西林壁》

苏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看这图来理解这首诗:正面看庐山,看到的是连绵的山岭,侧面看庐山看到的是高高耸立的山峰;站在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到的庐山景色图像也不会相同;如果走进庐山深处,就看不清楚它的本来面貌。

就是告诉我们,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和问题,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要十分客观,不带有主观色彩,太主观了就看不清楚事物和问题的根本。

我们平时看问题、处理问题,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先入为主,失去客观;感情色彩浓重,不冷静。

(图片来自网络)

其他网友回答

《题西林壁》后两句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中国有句老话: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句话也可以很好地诠释《题西林壁》的最后两句。

那,为什么会有这种情况呢?

主要有两个原因:

一是观察者格局的问题。身在其中,不便于从全局的角度去考虑。因为,“身在此山中”,可能只看到山的某一个部分,而不是全局。身处大山之外,我们就能看见大山的全貌,这样更有利于对大山全局的把握。

二是关于注意力的问题。往往当局者,只能谋一域,而不能谋全局。下过象棋的人都知道,那些不太高手的人,往往一坐下去,就只看自己的棋,思考自己怎么走,才能吃人家的子,才能将人家的军。但是,没有考虑,人家怎么走,都走了哪些步骤,所以常常被人家将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