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哥特式(什么是哥特?)

什么是哥特式
点击上方“鸣燕谷雨文化” 可以订阅哦!
哥特,是一个很神奇的词汇,的确有点了不起。首先,它的含义涵盖了从人类学、建筑学、文学、音乐、艺术风格、电影、着装潮流等众多领域,可谓包罗万象。其次,它跨越了人类历史一千年的时间,历经中世纪、文艺复兴、现代,到现在还影响着90后00后的年轻人,可谓是影响深远。哥特,堪称一个壮观的文化现象。
那么什么是“哥特”?哥特人又称哥德人,是日耳曼民族的一支,最开始是游牧民族。发源于多瑙河流域,在欧洲活动时期大概在公元200-714年之间。哥特人作为蛮族,曾一度在入侵欧洲的匈奴人以及当时统治欧洲的罗马帝国夹缝中生存。后来,哥特人起义反抗,建立了西哥特(位于高卢西南部,西班牙和路西塔尼亚)和东哥特(位于意大利和克罗地亚)两个政权。在当时欧洲人眼里,哥特人是武力值超高,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的,就像中国人口中所说的“鞑子,长毛”,特别是西哥特人曾洗劫罗马城,在历史上留下惊人一笔。所以,在欧洲人口中,哥特一词绝不是什么好词,它代指的是野蛮、不开化、没文化、没常识。想象下哈,在欧洲两个绅士想要对骂,往往喜欢用一个超级有攻击力的词汇——“哥特人”来骂对方,就像中国人喜欢这么骂人:“你这蛮夷,强盗!”大英词典中如今仍旧保留了这一层释义,足见。
那么,哥特后来为什么这么有名呢?那就要提到文艺复兴人士的功劳。中世纪一度是基督教神学的天下,但是后来,由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新大陆的发现,科学的突破,资产阶级的兴起,基督教的一些固有教条与崛起中的资产阶级渐渐不能相容。中世纪基督教十字军东征,倍受一些人争议,特别是当时欧洲爆发了一场严重的瘟疫,黑死病,死了非常多的人。后来人们开始反思,于是有一群热爱古希腊罗马思想文化的文字思想界人士,借着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名义,呼吁恢复人的地位,这就是文艺复兴和人文主义的兴起。而古希腊罗马文化的确是以人的价值为中心。一部分文艺复兴人士为了确立人文主义地位,表达自己对中世纪文化的不满,就用了一个非常好用的词,攻击中世纪文化,特别是当时的基督教教堂建筑风,即“哥特”(哥特人想哭[躺枪.jpg])。他们想要说的是,中世纪文化,就是一帮野蛮人的杰作,没啥了不起的。
“哥特式建”的这一名词,就是由此而来。但是实际上,历史上的哥特式建筑,其实是非常华丽、气派、高大上的,跟“野蛮人”一点也不搭边。用今天的人的话,就是“高端大气上档次”。中世纪基督教堂建筑,实际上承袭的还是罗马建筑风格。最初沿用了古罗马的廊柱券,主要靠墙面承重,所以其特点是很多柱子,墙面厚重,窗户很小。因为靠墙面承重,窗户不得不做小些。后来,随着建筑技艺的不断发展,特别是中世纪欧洲安定环境持续,城市经济发展起来,教会的实力不断巩固提升,人们希望把基督教堂建设的更加有气势,让它在聚拢信徒的同时,更能代表一个城市的实力。所以,当法国工匠们发明了这种用尖肋顶拱和飞扶壁承重的建筑风格技术,打造出了高大、宽敞、明亮、气派的教堂之后,很快这种建筑技艺就在全欧洲推广,并形成了一个时代的风格象征。因为不需要墙壁承重,所以,窗户可以开的很大,后期更镶嵌了彩色玻璃,所以产生了明亮的光线效果。外部高耸入云的建筑气势,内部仿佛高入天际的拱顶,可以让教徒们感受到这里是与神最接近的地方,油然而生神圣敬畏之感。
不过说到中世纪文化,此前谷雨在很多的教科书或论著中,都看到类似于“黑暗蒙昧、压抑人性、神学统治”等等字眼。虽然有些以偏概全(个人拙见:认为中世纪神学其实也非常有思想价值,对于欧洲文化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甚至可以说它更是西方文化的精神内核的塑造者之一),但是人文主义文艺复兴思潮兴起时,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确实已经存在一些不太适用的条条框框,文艺复兴人士真正要打破的只是这些陈旧的条条框框,而并非真正的基督教精神。他们剑指中世纪,把矛头对准此前那些他们认为陈腐可笑无用的形式。还记得唐吉诃德吗?那部小说实际上不仅探讨了关于统治者们吹捧的那些虚假的价值理念和现实的不符与违背,可叹可笑,也顺便嘲讽了当时内容空洞,形式化严重的骑士小说。但是哥特建筑本身却是无理由躺枪的,是他们一些人无差别攻击下受灾殃的“池鱼”。
说实话,当我们回顾中世纪人们的精神历程,那的确是对神性摩拜的时代。可是我们不要忘了,人终究还是人,就算是内心向往神性和天国,大多人还是难以战胜内心的恐惧和不信。就像耶稣屡次斥责当时的人们甚至他自己的门徒“你们这小信的人啊”。在那时人们心中,有着对天国的向往和敬畏,也有着对人性罪恶以及地狱的恐惧。中世纪欧洲除了流传圣经,也流传着很多鬼故事,关于吸血鬼、女巫、墓地、鬼魂、死亡、鲜血,等等。这一切是主流的文化之外,难以消亡的存在,就像信仰之光照耀下,人性背后的暗影。
历史肯定了人文主义,资本主义兴起于西方,甚至于后来征服了全球。对于人的地位的肯定,产生了无数了不起的思潮和作品。当文学和艺术历经了诸如古典、浪漫、现实主义等等变革,一切都在二十世纪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和转折。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经历了很多经济危机,经历了各种工人运动,经历了人性放纵甚至发泄后的迷茫,人们开始思考资本主义社会的种种现实问题。
文学上,各种流派实验此起彼伏,诸如荒诞派、超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意识流……值得一提的是,有一支流派把中世纪的恐怖鬼故事从棺材中挖了出来,通过诸如吸血鬼、女巫、古堡、凶杀悬疑等元素,讲述一些让人恐惧又欲罢不能的故事,传达着着关于黑暗、死亡、高贵、美好、爱情、唯美主义,宗教情结等等的思考和向往,传达一种疏离、淡漠、阴郁、反思的态度和情绪。其中有一个谷雨我喜欢的作家,爱伦.坡。他的作品横跨诗歌、小说、文学评论等。诗歌《乌鸦》是他的成名作,后来有一部电影《乌鸦》,算是在此启发下创作的一部哥特式电影的代表作。
哥特式文学作为流派兴起,是从18世纪后期英国开始的。霍勒斯.卧波尔是其鼻祖。后世恐怖悬疑小说,由此发端,甚至于很多人熟悉的如《所罗门王的宝藏》《福尔摩斯探案集》都可以归类入此。
哥特文学,对于后世哥特音乐也有着很深影响。哥特音乐算是摇滚的一个分支。其特点,是充满悲观、厌世、睥睨世俗,反叛教条甚至教义,充满了冰寒刺骨的恶魔气息,黑暗、病态、邪异。哥特音乐对于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朋克音乐有着很深远影响。朋克音乐后来风靡世界,甚至影响了中国90后,诞生了中国90后非主流音乐,后来非主流音乐还进入了中国主流音乐领域,影响深广。
哥特电影也是近年来电影的一支流派。哥特电影也是以古堡、吸血鬼、迷宫、巫蛊、谋杀、复仇等为代表性元素,深受年轻人欢迎。代表作如《夜访吸血鬼》《乌鸦》《剪刀手爱德华》《人狼生死恋》等等。
哥特文化现象,至今还没有消亡,可谓是奇迹景观。它提现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对自身各种问题的反思,在一个神性趋于消弭的世代,用一种另类的、反叛的、破坏性的方式,对于人文主义先辈们所做的追问和诘难。人文主义打破了神坛,然后呢,他们的后人也把他们赶下了神坛。到底什么是道,什么是信仰?对于外界的人们给定的答案,到底是否定还是遵从?这就是现当代思想文化面临的真实课题。
本文就用美国诗人弗洛斯特的那首小诗做个终结吧:
未选择的路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两条小路上,都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虽然那天清晨落叶满地,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呵,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把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而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