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利用儒家还是儒家利用帝王 儒家思想是帝王术

网友提问:

孔子的儒学为什么会被后世帝王尊为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

优质回答:

其实中国历史上历代王朝采取的夺取和巩固帝位的学说不仅有儒学,比如秦朝采用法家学说,汉初采用黄老道学来治理天下。但纵观中国古代史,在各家学派中儒家学说普遍被后世帝王所认可,被公认为治理天下的帝王之术。

从理念层面来讲,人类是追求意义的存在,而儒家主张的王道则符合人们对美好价值理念的追求。相对于其他或通过暴力、算计等威逼利诱迫使百姓不得不臣服于帝王,儒家提出的王道是一种以仁义治天下的的政治主张,实行王道的关键在于“德政”、“贵民”,旨在建立一种礼治的政治秩序,即“以德服人”,以避免各个利益群体互相伤害,最终同归于尽得到一个零和博弈的结果。儒家的王道之所以受帝王欢迎在于:将所有阶级的利益整合在一起,鼓励彼此相亲相爱,最终获得一个各得其所的双赢结果。

从现实层面来讲,儒学“家天下”的治国理念符合中国传统以血缘关系为核心构建起来的人情伦理社会现实。此外儒学以“仁爱”为核心的治国理念更侧重于对民众思想的教化,虽然这一教化过程很漫长,教化手段相对柔软,但教化对民众思想价值观的影响是非常深远的。而反观其他威逼利诱的强制手段,虽能在一时一地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无法持久,就像秦朝以法家严刑酷法治国因此富强,却也很快灭亡,与其一味地实行霸道的治国理念有很大关系,至刚者易折。再者,儒家治国之道内涵丰富,体现在既有法家以法治国的理念还有教育、政治、经济、军事等治国治国理念,唯有如此丰富的治国理念方可应对复杂的现实问题,从而得以为皇权提供了正当性、合法性的理论依据,为帝王所普遍认可。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的儒学是做人的道理,道家究天道才是君王之道。中国人的政治伦理,到今天都没变:依天理,修王法。

再说一遍老生常谈:

做人如果,

失道寡助,自助以德;

失道失德,存仁自救;

自救失败就聚义,抱团取暖;

如果连抱团的都成了报怨,那就求助于礼;

天下礼崩乐坏,那只能自求多福——等死。

就如同叙利亚的反对派和统治者之间一直折腾到礼崩乐坏,老百姓就等死。

这就是,道、德、仁、义、礼。

儒家道家意思都一样。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曰:君君、臣臣。首先,以君道的标准约束君主。然后。再以臣道的标准约束臣子。就是以礼法约束和限制君权。今日谓之——宪政。

历代君王酷爱以孔圣人哄天下,以韩非子治天下。以法家思想作为帝王之术。

《韩非子?爱臣》有曰:爱臣太亲,必危其主。人臣太贵,必易主位。

于是,历代帝王酷爱屠戮功臣,兔死狗烹。汉武帝重用法家酷吏张汤、杜周。罗织罪名,制造冤狱。把群臣屠戮殆尽。

《韩非子?备内》有曰:国君立太子后。太子和母亲便希望国君早死。非爱非增。利在君之死。

于是,汉武帝指使法家酷吏江充。以巫蛊之祸诬陷皇族。致使阳石公主、诸邑公主、长公主、太子刘据、皇后卫子夫被灭门。整个皇族被屠戮殆尽。

其他网友回答

本质是欺诈 如果这个命题不同部分整体来看不构成 那么就是欺诈本质以及无以复加概念

其他网友回答

外儒内法,自古皆然。只是上古时期资料缺乏,难以验证,也没有形成系统理论,经过孔子及弟子的整理宣传,正式命名为儒家,后世资料逐渐丰富,我们就会感觉都在用。

诸子百家,都有相通之处,并不是单纯的儒家。不管哪一家被重用,都是由于统治需要。

五帝无为而治,但也不避刑罚。商周崇尚鬼神。秦重法家。汉先道后儒法。后世多外儒内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