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老子的《道德经》是人为的夸大,还是其本身就具有奥妙的意义?
优质回答:
谢谢邀请,我建议多读几次《道德经》反复读,自然就不会有这种疑问了。《道德经》开篇第一章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两者同出而异名,玄之又玄,以观其妙,众妙之门。
共八十一章,章章玄妙,字字珠玑,句句玄妙,章章深奥。这里面全是对大自然的精髓概括。是中国上下五千年不朽的经典。五千言里毫无半点夸张,而是发现大道宇宙的玄妙,涵盖了自然界,人文,政治,社会与自然规律,教人们遵守自然规律,善待他人,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认识大道自然,适应自然,顺应大道自然。不违背自然。阴阳消长,彼此共生共存。万事万物的生长生存,消亡。都有它的运行过程。
《道德经》是被世界上翻译最多的哲学巨著。任何经典都无法象《道德经》那样几千年传承下来经久不衰。而屹立于太玄之巅。《道德经》博大精深,太深奥了。我这辈子学了读了那么多次,也只是觉得自己连皮毛都说不上。不敢断章取义去乱下断言。
本人才疏学浅,悟性不高,只是有感而发,不当之处,还望大德高道,道友,学者斧正。
最后加一句,彼人认为《道德经》不存在夸张的说法。
其他网友回答
自己体会就知道了。随便拿出一句话去体会吧。“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要弄明白,这里的户指人身心,不出家门连门口有什么都不知道。是指人要独立思考,其尊在自己身心,其诚不离自身心。若离开自己到处跑,是瞎跑,什么也得不着。《道德经》,直观而且深刻,本质,并且不同于《周易》、《论语》,自构成现代理论意义上的体系,让后来者用心观其文勤思索多体会,便有收获。因她讲万经之本出的一源,所以无论知道不知道,其述也,必见《道德经》之述。
其他网友回答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著作,是道家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下篇为《德经》。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道德经》是除了圣经以外被译成外国文字发布量最多的文化名著。
道德经通篇的核心是“道”。道是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几千年来,无数的文人、学者、政客都在探寻着“道”的究竟,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诠释。但是没有人能够给“道”一个定义。要是能说的明白,那就不是道了。因为道的根本是不变的,但是它所表现的形式却在不停地变化着。今天的道,此时的道,你眼中的道,都只是道的表象。
据文献记载,老子少时好观天文、爱读古籍,修养深厚,曾经在周朝的守藏室为吏,读尽天下之文。老子生活在春秋战国时期,看尽了王朝的兴衰成败、百姓的安危祸福。所以才有了老子笔下的道。
后人谁又曾切身经历过那个纷争不断、诸子百家的乱世?先不说老子总结出的道理,单单把历史的见闻记录成册,也足以让后人学上一辈子。所以何需人为的夸大?老子的《道德经》就像是那头大象,众人便是那些摸象的盲人,你摸到耳朵,他摸到鼻子,我摸到尾巴,却很难想象出大象真正的模样。
有着奥妙的意义的,更确切的说是“道”。老子的五千字,只是用他的方式和语言给我们做了一个“说明”。天地长久是道,谷神不死是道,上善若水是道……道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只要你有心便可见微知著,一叶知秋,这就是“道的奥妙。
其他网友回答
那就是中国最优秀的哲学理论,在世界上也是最早最深奥的哲学理论。
其他网友回答
《老子》书不是被夸大了,而是被玄化了,甚至出现了儒家篡改后的通行本《道德经》。一会说写的修真,一会说写的养生,还说要推回上古时代,反文明。其实《老子》书仅仅是部政治哲学书而已。虽然思想先进,甚至可以指导现代。但对个人而言,真的没有太多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