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期间日本为什么偷袭美国珍珠港(二战时日本为何要偷袭珍珠港)

网友提问:

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作死偷袭美国珍珠港?

优质回答:

日本作死偷袭珍珠港,直接起因是倭寇不知天高地厚,总觉得自己有天照大神护体,就没有日本打不赢的对手。但如果从深层次的角度来看,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因为侵华战争的不顺利。

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因为侵华战争,导致其在战略上陷入了一个死逻辑。

当初日本打中国,是为了抢资源和移民。但是打了四年半,始终打不下中国,只能打下半个中国。国民政府坚决不投降,日军就始终不能集中力量去干别的事(侵苏)。并且更让日本高层头疼的是,当年的中国实在太落了,日军攻城略地的开销和通过战争掠夺的财富,完全不成正比。

这就好比现在的美军打塔利班一样。一枚价值百万美元的导弹炸在了一顶仅值十美元的帐篷上。从经济角度来说,谁血本无归,一眼就看得出来了。

关于侵华战争拖累了日本经济,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下面只说一个基本情况。

1939年底,为了搜刮民力,保证日军在中国的战争开销,日本政府颁布了一道《价格等统制令》。此文件一出,连首都东京的街头都看不到出租车了,因为日本政府没有多余的石油给老百姓用。到了后来,全日本都开始强制实行配给制,比如穿的衣服、吃的稻米、用的木炭等生活所需品,都要靠政府配给。这就导致了黑市横行,日本老百姓的生活负担更重。

这个情况在当时日本人看来,简直是莫名其妙啊!没有侵略中国前,虽然日本人也不是很富裕,但是起码吃喝不用愁,有钱了还能下个馆子,喝点小酒什么的。而侵略中国后呢?老百姓居然还越打越穷了。这种赔本的战争,打的有什么意义?如果再这么继续打上三四年,是不是就要开始吃土了?

注意了,这个现象完全是因为侵华战争导致的结果,当时美国还没对日本禁运。日本的尴尬境遇与美国禁运无关。

面对这种颓势(越打越穷),日本从中国战场抽身是必然的选择。但是日本具体要怎么抽身呢?当时有两个选择:

选择一:及时止损,就像后来美国果断撤出南越一样,放弃中国关内的所有占领区,退回全面侵华前的占领线。慢慢恢复实力,伺机卷土重来。

选择二:继续扩大战争,选择与苏联或者英美开战。直接去抢英美控制的东南亚,缓解燃眉之急。

首先,这一条是可行的。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是不能接受的。毕竟战争打了四年,可谓是赔惨了。想加注翻盘,是每个人在内心里都有的潜在赌徒思维。不是每个人都有逆天的克制力的,能克制住自己加注翻本的欲望。

其次,第二条很难抉择。打苏联符合英美对日本的预期,但是不符合日本的利益(苏联的西伯利亚对日本也没有什么价值)。

这里额外再说一点。当年日本敢侵华,是因为英美默认不表态。如果英美死保中国,日本是不敢全面侵华的。而当时英美之所以要牺牲中国,纵容日本全面侵华,原因是英美两国认为当时的中国太穷,没有战略合作的价值。英美把中国视为亚洲的波兰,一心想牺牲中国的利益,以此换取日本北上攻击苏联。这就如英法在欧洲牺牲捷克、波兰的利益,把德国祸水东引苏联是一样的。

然而事与愿违,日本的侵华深陷泥潭,没有能力去打苏联。这一下日本就尴尬了。

对这种尴尬情况,日本坚决反对南进的石原莞尔就表示过,他认为一定要打苏联!

因为打苏联,打不打的赢是一回事,但只要打了,日本就起码不会跟英美结仇。哪怕后面苏联来寻仇,英美也不会坐视不理。

但如果贸然去打英美,那就必然要死。因为苏联是不会保护日本的。不仅不会保护,肯定还要找机会在日本的身上踩上几脚。

比如二战后期苏联抢了日本的北方四岛,一直到现在都不还。美国当年死伤几万人拿下的冲绳早就还给日本了。这两国对日本的威胁,孰轻孰重,一目了然。

可是,日本高层普遍短视,不理解石原莞尔这种北上派的思路。他们更倾向于南进,因为南进可以迅速占领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缓解日本的压力。为此,日本当时也设计了一个南进的具体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日本先吞并法国和荷兰在东南亚的殖民地(两国都被德国灭了),暂时不刺激英美。可问题是,英美不是傻子!当日本出兵强占了法属越南北部时。英美就感到了唇亡齿寒之感,苗头不妙啊!

于是美国开始转变态度,警告日本,并逐渐削减日本的商品进口。

这一下好了,之前是打仗越打越穷,没钱买进口原材料,所以要想办法弄钱。现在是人家不卖了!有钱都不卖了!这咋整?

若是换作一般国家,面对这种情况肯定是选择退让,毕竟美国惹不起。可日本人不这么想问题。当年打大清,打沙俄,日本都是富贵险中求,才换来自己在二十世纪的国际地位。现如今又要赌上国运,再一次富贵险中求了,日本人哪里能退缩呢?

并且,当时的日本完全就是个邪教国家,老百姓支持政府搞侵略,是因为信任政府在海外能抢到财富。现在财富没抢到,居然还想停战罢兵,这老百姓哪能忍?忍了不就表示自己这几年的活罪白受了么?谁要是敢叫停战争,谁就是天诛国贼,会被军民一心给搞死。

于是日本也就不吃美国的那一套,只能硬着头皮打下去决定孤注一掷,打到东南亚,抢钱抢粮抢资源。

可是,东南亚是英美两国手上的香饽饽,日本敢打东南亚的主意,无疑就是要对美国全面开战。

如果直接进攻,英军还好说,毕竟英国的主力舰队在大西洋和欧洲和德国人干仗,远水解不了近火。可是美国呢?他的太平洋舰队怎么都无法忽视。

所以日本干脆一不做二不休,采取先下手为强的办法,寄希望于一次偷袭就彻底打垮美国太平洋舰队,在美国缓过劲之前尽可能的占领东南亚和南太平洋的富饶区域,使之转换为战争物资,从而为和美国谈判包括之后能够彻底打垮中国留下足够的资本。

可以说,日本当年要作死偷袭珍珠港,是当时日本最无奈的选择。没有选择的选择。

综上所述,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点。

从内因来说,日本人很无畏,并不认为美国惹不起。干了就干了,没什么了不起。别说是珍珠港了,只要条件允许,就连白宫和五角大楼都敢炸。

从外因来说,因为四年半的侵华战争,日本亏惨了老本。国内经济濒临崩溃,连购买石油和粮食等战略物资的外汇储备都已近于枯竭。为了扭转这种颓势,日本只能选择狗急跳墙,对英美控制的东南亚地区下手,因为那里富有石油、橡胶、粮食资源。可以解决日本资源短缺的窘境。

但是日本一旦对东南亚的英美军队开战,那么就必然就与美国宣战。既然迟早是要对美国开战,那么偷袭珍珠港,全歼美军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就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了。否则让美国挽起袖子跟日本全面开干,日本人必败。

这个国力差距,日本人心里还是有数的。就好比裕仁天皇站在麦克阿瑟面前,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天皇就像一个侏儒似的。

所以说,日本如果偷袭了珍珠港,成功的炸掉了美军在港内的太平洋舰队,那么它还有赢得希望。但如果不偷袭,直接对美宣战硬怼,那么日本根本就没有赢得希望。

其他网友回答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军偷袭美国珍珠港,350多架飞机在夏威夷珍珠港海军基地内进行了两波攻击,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战斗在90分钟之内结束。

(偷袭珍珠港)

日本以损失29架飞机和55名飞行员的极小代价,炸毁美军飞机188架,2400多名美国人丧生,1200多人受伤。

偷袭珍珠港让美国震怒。第二天,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美国对日宣战。自此,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真正达到最大规模。

当时美国的实力是相当强悍的,日本在各大战场上本来顾此失彼,为什么却还要向美国下手呢?这不是惹火烧身呢?

其实,不只是我们现在不理解,连盟国德国、意大利也不理解,当希特勒听到这个消息时,甚至大骂日本:“蠢猪!”

那么,日本究竟是因为什么,一定要招惹美国呢?

(罗斯福旧照)

一、资源问题。

我们都知道,日本是个小岛国,像战争需要的石油,煤炭等资源,日本基本上是没有的。美国虽然没有参战,但一直在暗中帮持着中国国民党政府。由于日本在侵华战争中的进度太快,以及日本“大东亚共荣圈”的构想,严重威胁了美国的利益。美国不得不逐步减缓了对日本的资源出口。

对于日本来说,已经开始的战争,已无法减缓,日本不得不另寻资源进行掠夺。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计划,分别是“北上”和“南下”。所谓“北上”,就是日本看中了苏联的战略资源,想要出兵占领西伯利亚。按照计划,日本在1939年5月,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进行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

这场战争持续了4个月,日本遭到了日俄战争以来的最惨痛失利。

眼看“北上”打不赢,日本不得不实施“南下”计划。

南洋有着非常丰富的战略资源,但当时的南洋绝大部分地区都已成为了英、美、荷等国的殖民地,一旦进攻南洋,等于向背后的这些国家宣战。可假如不进攻,资源耗尽后,日本将无计可施。因此,日本不得不选择以战养战的冒险策略。

(侵略东南亚的日本军)

二、主动性原则。

美国在二战前期扮演着旁观者角色,并没有直接性地加入战争。但世界大战是什么概念?这种战争对于瓜分世界有着决定性的影响,难道美国一点兴趣都没有吗?不仅有,而且还很大。对于这一点,日本也是非常清楚的。所以与其等着美国主动对自己宣战,还不如先下手为强,主动出击,占得先机。

因此,为了能顺利掠夺资源维持战争,以及未来称霸世界的持续性发展,日本选择主动将美国拖入战圈,才有了偷袭珍珠港行动。

那么,日本为什么要选择偷袭珍珠港,而不是其他地方呢?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日本认为,想要夺取太平洋上的制空权,第一步就是先摧毁珍珠港。只要美国的太平洋舰队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日本将在与美国的谈判中,占据主导地位,并且在二战中始终保持主动。

但是,最终日本还是低估了美国的实力。不但没有把美国的飞机摧毁,控制了太平洋的制空权。而且还让美国更有借口地加入了战争中,让自己死得更快。

毫无疑问,日本偷袭珍珠港,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做法。

(参考资料:《第二次世界大战日志》)

其他网友回答

日本之所在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是被逼无奈后作出的选择。

这个事件的逻辑是这样的:日本侵华后,一直从美国进口石油和钢铁等战略资源,以维持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和飞机投入战争。但即便美国卖给这些战略物资给日本,在中国众志成城的抵抗下,日本依旧没有解决中国,甚至局面越来越糟。珍珠港事件前,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没有了石油,日本的机械化部队和飞机就不能投入战争,这样的话,侵华必将失败。

而就在此时,美国宣布不再卖石油和钢铁给日本。美国此举等于把日本逼到了墙角,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要么继续扩张,到东南亚去抢夺英美的殖民地以及战略物资。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日本深知,袭击了珍珠港,美国必将站在中国一边,全力支持中国抗日。但日本已经没有选择,妄想着袭击珍珠港后,在美国还没有缓过来的时候,尽快逼迫中国投降。只要中国投降了,美国也无计可施了。但日本没想到的是,中国既没有投降,美国海空军也恢复的非常快。

实际上,珍珠港事件后,日本侵华的失败只不过是时间问题了。

其他网友回答

提到二战,大多数人会想到国内的抗日战争,国外的会想到诺曼底登陆、莫斯科保卫战和偷袭珍珠港,等等,但不管想到什么,好像日本偷袭珍珠港就像地标一样立在那里,尽管很多人对此说三道四,但珍珠港因日本的偷袭而家喻户晓也是不诤的事实。剥开过往历史的烟雾,我们会禁不住对日本费尽心机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蠢举捧腹,感到没有他们的出奇制胜就不可能有死的真惨,就是这样一场闹剧式的战争,当时的日本怎么会干的那样执着,小编看来,离不开这么几点:

一、矛盾冲突不可调和,早撕晚撕都是撕。

日美矛盾在很久以前就已经开始了,1931年,日本曾经在中国境内扶植了伪满政府,这个政府虽然名义上还属于中国政府,但是其实质已经成为了日本的扩张工具。当时国际上面对这个伪政府有着不同的态度,以美国为首的众多西方国家都不承认该政府的合法性。 原来,虽然美国暂时性的、对日本占领满洲没有表达任何的看法,但是,却对日本得寸进尺,对中国所实施的进一步侵略感到难以忍耐,并坚决反对日本在北印度支那进行长期性地驻军。也正因如此,随后举行的日美谈判于一时间就陷入到了一种僵局。他们双方都认为对方的条件实在难以让人接受。

然而,事实上,日美二者之间的矛盾也不仅仅就是这些事情。日本力图把它的一些帝国主义竞争对手美、英以及其它殖民主义国家都排挤出亚洲地区,才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因为无论是南印度支那、马来西亚、还是荷属印度以及菲律宾,都是资源非常丰富的地方。在那里不但有着石油、橡胶,还有锡等特别珍贵的矿产。甚至,这一地区的石油在1940年的时候,就可以做到年采900万吨。但其中,百分之七十五都是输往了美国。为此,伴随着日本垄断主义的胃口越来越大,日美之间的矛盾也就自然越来越突出。

于是,在日本军国主义的武装力量逐渐逼近马来西亚、新加坡、荷属印度和菲律宾之后,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于1941年的7月25日,明确下令禁止再对日本出口石油,并开始冻结日本在美国的全部资产。同时,又在将菲律宾军队置于美国的领导之下的基础上,开始向中国派遣了大量的军事顾问团,以加大对日本的抵抗力量。显然,这样一来,日美双方的矛盾就更加尖锐了。

1941年的8月17日,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就亲自召见了驻美的日本大使,并对他以及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行为实施了极其严厉的谴责。于是,日本军国主义一看,要想通过和美、英谈判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已经是不可能了,只有发动武力才是最佳的选择。

二、战争急需受制于美,不打将满盘皆输。

不得不说,日本在二战初期是顺风顺水的,让我们看一下他的占领地: 1、俄罗斯的库页岛南部分; 2、俄罗斯的千山群岛; 3、朝鲜、韩国全境; 4、中国的东北三省; 5、中国的华北; 6、中国的南方沿海部分地区; 7、中国的台湾、香港、澳门、海南; 8、缅甸全境; 9、越南全境; 10、老挝全境; 11、柬埔寨全境; 12、苏门答腊全境; 13、新加坡全境; 14、爪瓜岛; 15、雅加达; 16、新几内亚; 17、菲律宾; 18、马绍尔群岛; 19、加罗林群岛; 20、吉尔伯特群岛; 21、俾斯曼群岛; 22、硫球群岛。

是不是感到读起来都嫌长,而这恰恰是日本侵占的。军队在整个战争期间一直保持着增长,从1937年到1941年,这四年的时间里他们的兵力从 25万人扩张到了210万人,而伴随着兵力增长的,是日本侵略野心的进一步扩大。这么多的地方,这么大的军队,不用计算就知道如此规模的土地和人员消耗将是多么的庞大庞大庞大,何况他们还有比庞大还大的野心。

摊子铺大了,收拾起来就麻烦。何况日本铺的不知天高地厚。日本毕竟是一个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储备量是非常有限的岛国,战争所使用的石油和矿产基本都没有,全依赖进口。 为了改变自己的能源境况,日本在1940年开始入侵印度、马拉西亚、菲律宾等国家,为的就是获取他们境内的矿产和石油资源。不过这件事情侵犯了英美法等国家的利益,三个国家也联起手来对日本进行了“能源封锁”。

美国在这个入侵事件以后,冻结了日本在本国内的所有资产,并且停止了对日的石油等资源的出口活动,英法等国也紧随其后,日本在西方直接面对着来自各个方向的“封锁”。相当于掐着脖子问你服不服。 这时候的日本高层非常“清醒”的认为美日之间早晚会有一场大战,只有打赢了美国,自己才可以没有顾虑的掠夺东南亚的资源。在这种观念之下,日本决定先做出行动,而偷袭珍珠港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开端”。

三、赌徒心理心存侥幸,占得先机早动手。

日本向来都是赌徒,从甲午战争开始,他们就一直在拿自己的国运在赌。 甲午战争,面对清朝,日本并没有必胜的把握,洋务运动之后的清政府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军队规模,都不弱于日本。如果输了,他们的明治维新,将会功亏一篑。但是他们赢了,赢来了2亿两白银的巨额战争赔款。

日俄战争,面对沙俄,日本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老毛子虽然腐朽,但战力确实强横,日本前期的战斗异常艰难。可他们就是那么拼,举国之力,不成功便成仁。最终他们赢了,虽然没能拿到赔款,但他们得到了整个远东,为日后的战争打下了基础。

可能是胜利冲昏了头脑,让他们非常自信自己的赌运! 面对美国,他们知道双方国力的巨大差距,他们也十分清楚美国如果参战,将会对其带来多大的影响。 但他们坚信自己的赌运,他们赌美国不会参战。他们痴人说梦般地设想,通过偷袭珍珠港,消灭最强大的美国太平洋舰队,随后掌握海上控制权,可以对美国夏威夷、甚至于美国本土进行打击,甚至于登陆。

小算盘打的挺明白,就是谁先下手谁占便宜。 好比当年鸦片战争,清政府虽占据整体优势,但英军往往能占据局部的绝对优势,想打哪打哪儿。 美国是个民主国家,而且在日方的调查中,其国民因为一战在欧洲不必要的损失,都极其的反对战争。 所以日本相信,只有抢在美国这个战争机器彻底发动起来之前,将其击败,并逼迫其签订合约,那就行了。对于美国来说,用几块无关痛痒的殖民地换取本土的安全,再划算不过。

四、成果丰硕忘乎所以,我是老大我怕谁。

战争中期,德军在欧洲横扫各国,连世界上的顶尖强国法国都打了下来,而后德军有挺近苏联,准备一举统一欧洲大陆。 在自己“大哥”行动的渲染之下,日本的狂热派们开始拿起镜子欣赏自己的美,他们感到作战以来,仗打的漂亮,地占的充足,而且正在鼎盛时候的日本像孔雀开屏一样,看到的都是漂亮的羽毛,看不到的是它丑陋的屁股。

当自我感觉良好到爆棚时,他们就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变的敢想敢干,那怕不切实际也要干。加上当时的日本充斥着军国意味,一种过分自负的自信四处蔓延,像一条疯狗急需找一头狮子咬上一架过过瘾。国内政治也逐渐被这些好战分子掌握,天皇也被他们的“诚恳”打动,所以偷袭计划也就在这种背景之下得到了高层的批准。

但战争是凭实力说话的,不是拼胆量和运气的,那怕再不要脸,也会被打的忘记是谁。事实证明,他们低估了美国人复仇的决心,更低估了美国人的战斗力,结果引来强敌,也葬送了自己。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不仅题主看得出当时日本打不过美国,连当时海军马鹿们都看得出日本打不过美国啊!就连对战局最乐观的山本五十六在战前做的推演,也认为美日全面战争的情况下,日本先手也只能把优势保持到1943年初,之后美国就能把战局翻转过来了。放在实际的历史线中,日本的表现还不如推演,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1942年2月15日日军攻陷新加坡,1942年6月7日中途岛海战日军大败,战局就翻转过来了,优势保持了半年都不到。

至于为什么日军在看得出跟美国开打战局肯定不妙的情况下还要跟美国开战,其实就是二战时期日本面临的地缘战略与国家战略的死局所决定的——在罗斯福总统围绕日本设计的“ABCD”包围圈越收越紧的情况下,日军要把在中国大陆的侵略战争持续下去就必须从美国方面获得资源,要从美国方面获得资源就不能把侵略战争持续下去;要不从美国方面获得资源就必须抢占南洋资源地带,要抢占南洋资源地

带就必须跟英国、荷兰实际上也就是跟美国开战,而要跟美国开战,它又必须抢占南洋资源地带。纵观太平洋战争爆发前日本面临的情况,可以这样总结:想进门,但是钥匙在门的另一边。在这种情况下,它的战争设计实际上是一种被动应付的“走一步算一步”:先手抢占优势,一波流把美国太平洋舰队消灭,攻陷新加坡,拿到兰印的石油,然后再说下一步——没准儿英美鬼畜就求和了呢。偷袭珍珠港自然就成了这一赌博战略的第一步,结果呢,不仅英美鬼畜没有求和,鬼子从明治维新以来造就的国运也彻底玩完了。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