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我国物理学家杨振宁到底有多厉害?
优质回答:
谢邀!杨振宁先生当然是非常厉害的,学术界习惯把他排进历史前十甚至前五。
超模君我也列举一些。
国籍
关于楼下大佬讲述国籍的问题,超模君再做个补充:
杨振宁表示他1964年3月23日加入美国国籍的,当时做这个决定曾考虑了很久,是一个很痛苦的决定。1983年在一本书里我曾经说他父亲到临终时都没原谅他放弃中国国籍。
他说,2015年4月1日我放弃了美国国籍,这也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美国是一个美丽的国家,是一个给了我做科学研究非常好的机会的国家。我感激美国。而且,我知道很多美国朋友不会赞同我放弃美国国籍。
杨振宁说,回归对我是什么感受?挚友熊秉明曾经说:“你的父亲虽已过去,你的身体里还循环着他的血液。”我说:“是的,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中华文化的血液。”
他说,今天,我94岁了。很欣慰,多年来,为了帮助建造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友谊桥梁曾做过一些努力。我曾经说:“没有这座桥梁,世界不可能有真正的和平与安定”。
超模君认为,既然杨振宁选择了回国,而且祖国也选择了他,说明祖国需要他(他更需要祖国)。他能回来,其实是中国的成功。
十三项“诺奖级别”的成果:
(A)统计力学
1952 Phase Transition(相变理论)
1957 Bosons(玻色子多体问题)
1967 Yang-Baxter Equation(杨-Baxter方程)
1969 Finite Temperature(1维δ函数排斥势中的玻色子在有限温度的严格解)
(B)凝聚态物理
1961 Flux Quantization(超导体磁通量子化的理论解释)
1962 ODLRO(非对角长程序)
(C)粒子物理
1956 Parity Nonconservation (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受恒)
1957 T,C andP (时间反演、电荷共轭和宇称三种分立对称性)
1960 Neutrino Experiment(高能中微子实验的理论探讨)
1964 CP Nonconservation(CP不守恒的唯象框架)
(D)场论
1954 Gauge Theory(杨-Mills规范场论)
1974 Integral Formalism(规范场论的积分形式)
1975 Fiber Bundle(规范场论与纤维丛理论的对应)
汗马功劳
1978年3月,在杨振宁等人的倡导下,中科大创建首期少年班。
1980年,杨振宁在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发起成立“与中国学术交流委员会”,资助中国学者去该校进修。
1983年12月28日,杨振宁向邓小平建议:“国外认为,搞软件15—18岁较有利。”由此,科大少年班设立了计算机软件专业。
1984-1986年,杨振宁倡议的“亿利达青少年发明奖”、“吴健雄物理奖”和“陈省县数学奖”相继成立。
1997年,在杨振宁建议下,清华大学决定根据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的经验,成立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杨振宁把在清华的工资都捐了出来,用于引进人才和培养学生。
2003年底,杨振宁回北京定居。清华大学盖了三栋“大师邸”,一栋给杨振宁,其余两栋分别给姚期智和林家翘。
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6年正在美国进修的杨振宁,是芝加哥大学物理系艾里逊(Allison)教授门下的研究生之一,而在实验室工作的近20个月里,杨振宁的物理实验却开展的十分不顺利,失败和爆炸已是实验室的家常便饭。
以至于当时的实验室里还流传着一句笑话“哪里有爆炸,哪里就有杨振宁”。杨振宁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动手能力确实比别人差很多。
后来,在被誉为美国“氢弹之父”泰勒(Taylor)博士的引导下,杨振宁放弃了当时执着的物理实验论文,转而攻向理论物理研究。
在1957年10月,他与李政道联手摘取了该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杨振宁还是最早获得诺贝尔奖的华人。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这件事的意义也绝不亚于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
最后,按照美国物理学界的权威评价,杨振宁是继爱因斯坦和费米之后,第三位物理学全才。
其他网友回答
我必须补充几个材料,希望喷子们能够感同身受不再极端并被无知掩住了双眼!
身份特殊不能回国,依然心系故土最终归籍中国
杨振宁先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的女婿,在新中国刚刚成立到文革结束”阶级斗争为纲”的路线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他不是不想回国,但是没有意义,一方面,他并非钱学森,邓稼先这样的实践应用科学家,而是像爱因斯坦、牛顿一样都是理论物理学家,国内既没有这样的研究条件,也不需要它这样的纯理论派。另一方面,即便他想回国,但是参与两弹一星的人员包括几乎所有的重大科研项目是要有严格的背景审查的,如一开始所说,他的家庭关系决定了他当时回国根本没有机会接触两弹一星项目或者进行其他科研工作,说的更严重一点,就相当于回来送死。
这一点,可以从他最好的朋友邓稼先身上检验。据邓稼先的夫人许鹿希女士回忆,文革时“四人帮”有个计划,要把搞核武器的人打掉。年轻些的已被搞得非常之惨,那些忠实可靠功劳很大的人都被打成了特务,很多人遭了殃。当时有两个口号:“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可见迫害之烈。有个很有贡献的炸弹专家钱晋,他们拷打要他承认是特务,他坚决不承认,结果被活活打死。年轻的一批搞光后就轮到高层的了。因为不能在北京搞,他们就把邓稼先调到青海的“221基地”去,组织了一批士兵和工人去斗他,理由是有两次核试验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抓住科学测试的失误上纲上线,目的就是要把负责人邓稼先搞掉。就在这危急的时刻,杨振宁要见他。周恩来命令把邓稼先召回了北京,这才侥幸得救。
“会英文的就是美国特务,会俄文的就是苏联特务”,那身为杜聿明女婿的杨振宁呢?
即便如此,他依然在中美关系松动后成为回中国探访的第一位华裔科学家,积极推动中美文化交流和中美人民的互相了解,在促进中美两国建交、中美人才交流和科技合作等方面,作出重大贡献。
到九十年代末特别是二十一世纪,杨振宁促成了清华大学高等研究中心的建立,吸引大量优秀的科学家回国服务,其中包括首位亚裔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姚期智现在也恢复了中国国籍)。
他卖掉美国的房产连同部分诺奖奖金都捐给了清华,前后捐款总额接近千万美金,而且他在清华多年任教分文不取的。从某种意义上讲,杨振宁回中国,圈大钱的是中国。
与此同时,他还在给本科生亲自上课,前前后后培养了大批物理学人才,这样人才将给中国基础科学注入新的活力。朱邦芬院士曾经说过,杨振宁先生帮助清华物理系从根本上改变了面貌。
杨振宁曾设立了CEEC奖金,支持中国科学家留学镀金,还倡议少年班的建立等。
…………
相关的事迹还有很多,这里就不详细列举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看看他的经历。
我不知道还有什么好喷的,他明明有不得已的苦衷,也完全可以躺在功劳簿上在美国享受自己的生活,作为唯一的中美俄三院院士,他一直在默默为祖国付出,直到95岁甚至还恢复了中国国籍,如此爱国,可昭日月。
比肩爱因斯坦,学术成就在世科学家中无人能及
在美国,杨振宁一直是“活着的爱因斯坦”般的存在。
富兰克林学会1994年公告明确指出牛顿、麦克斯韦、爱因斯坦、杨振宁四人同列为最伟大最重要的物理学家。就在他耄耋之年恢复中国国籍那一瞬间,我们同时收获了一位全球在世的最伟大科学家,没有之一,这是整个中华民族的荣耀。
他的光环就如同学术殿堂上最顶层的灯塔,成为了全球优秀科技人才的方向和坐标。
最有趣的一个桥段是,他虽身在美国,却一直在游说一些留学海外、在海外工作多年的顶级人才请他们回来为国效力。其中最知名的就是世界最顶级的计算机学家,美国两院院士姚期智,他被杨振宁从普林斯顿大学拉了回来,并跟杨振宁一起放弃了外国国籍,如今,姚期智也从中科院外籍院士转为中科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这才有了中国享誉海内外,每年都将各省高考状元和奥数冠军收入囊中的姚班、智班,为中国培养了大批的人工智能方面的人才。
说起杨振宁的学术成就,很多人只知道他和李政道一起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获得了诺贝尔奖,但这只是他众多学术成就中的一小部分。事实上,他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个领域有13项世界级的贡献,这一点举世闻名,无可否认。
在这众多成就中,最熠熠生辉,甚至能值两个诺奖的学术贡献,则是大众非常陌生甚至一开始物理学界也不看重的杨—米尔斯理论,这是杨振宁与自己的学生米尔斯早于自己获得诺贝尔奖的宇称不守恒定律在1954年提出的(米尔斯生前多次表示“杨-米尔斯规范对称方程是杨振宁的,自己只是有幸跟着署名”),直接催生了杨—米尔斯规范场论。
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曾经在杨振宁70岁生日上这样说道:提到20世纪物理学的里程碑,我们首先想到三件事,一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二是狄拉克拉的量子力学;三是杨振宁的规范场论。
那么规范场论到底伟大在哪里呢?这就需要从四种基本力说起了。
爱因斯坦时代划分了宇宙的四种基本力。它们分别是电磁力(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电、磁和光本身)、引力(使地球和行星保持在它们的轨道上运动,引力也约束了银河系的平衡)、强核力(为恒星燃烧提供能量。它使群星闪耀,创造出灿烂的、给予生命的阳光)、弱核力(支配某些形式的放射性衰变)。
爱因斯坦为此在生命的最后三十年执着于统一这四种力,他给这个理论创造了一个词:统一场论。遗憾的是,他探索光和引力的统一场论并未成功。他去世的时候,留下的仅是书桌上未完成的各种手稿。
杨-米尔斯理论(规范场论)的提出为大统一理论指明了方向。基于这个理论,物理学家统一了电磁力和弱核力,创立了电弱统一理论。在温度极高的早期宇宙中,电磁力和弱核力是统一的电弱力。以此为基础,粒子物理标准模型又把强核力统一进去。也就是说,在杨-米尔斯理论的框架下,除了引力之外的三种基本力已经得到统一,可谓是完成了75%的大统一理论。
不止于此,在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逐渐认识到,所有的核物质的秘密都可以被杨-米尔斯规范场论解开。把物质结合在一起的秘密是杨-米尔斯的规范场论,而不是爱因斯坦的几何学。
今天,杨-米尔斯规范场论已使“建立一种关于所有物质的无所不包理论”成为可能。事实上,我们是如此相信这个理论,以至亲切地称它为“标准模型”。
标准模型可以解释所有的关于亚原子粒子的实验数据,甚至可以解释大约1万亿电子伏特的能量(用1万亿伏特的电压加速一个电子而产生的能量)。这大约是目前在运转的原子加速器的极限。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标准模型是科学史上最成功的理论。
根据标准模型,每种结合各种粒子的力都是通过交换不同种类的量子产生的。现在让我们单独讨论每种力,然后将它们组装成标准模型,于是,杨-米尔斯场又成为了时下大火的量子理论的基础。
除此之外,杨振宁还在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学方面取得过突出贡献,有些甚至也是诺奖级的,比如杨-巴克斯特方程,这是杨振宁的第三大物理学成就。正因为杨振宁在物理学中做出了诸多开创性的贡献,他被公认为一代物理学大师,当世第一,足以跻身史上最伟大物理学家之列。
有英雄而不知道珍惜的民族是悲哀的
围绕着杨振宁的争论从来没有停过,说来说去无非就是关于老先生婚姻的八卦以及归籍的动机,甚至还有人在追究为什么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没有回来,实施道德绑架。
每次看到相关的言论,我都有种深深地悲凉,把科学家当成娱乐八卦来消费的人们到底是什么样的心态,然而却从来没有人关心这位老人的成就、付出和贡献。
在如今大国博弈的大争之世,人才无疑是核心和关键。现在像杨振宁这样的世界顶级科学家自愿放弃外国国籍回到中国,不管是为了叶落归根也好,为了身后名声也好,这都是为其他顶尖人才参与中国发展和建设起到了最好的示范作用。
想想中国“千金买马骨”的典故吧,更何况,杨振宁先生还是真正的“千里马”。
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悲哀的。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关于科学家杨振宁,其实还挺有的说的,因为仅从理论物理学的领域来看,杨振宁的成就应该是在华人当中首屈一指的。那杨振宁都有哪些成就呢?
如果,我们要大致列举一下,应该是包括杨米尔斯理论,杨巴斯特方程,宇称不守恒等10多个科学成果。这些成果主要是在1950年~1980年之间做出来的,包括了统计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等领域。所以,杨振宁也被认为是继费米(杨振宁、李政道的老师,是否是杨振宁老师是存在争议的)之后全能物理学家。这段时间也正好是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黄金年代。
其中,在杨振宁的科学成就当中,杨米尔斯理论是最杰出的一个,这个成果其实是和粒子物理标准模型有关的。不过当时杨振宁提出来时,并没有受到很多关注,甚至还一度被泡利(连爱因斯坦都有点怵的男人)刁难。因为,这套理论当中有个“质量”问题没有解决。直到希格斯提出希格斯机制解决“质量”问题,温伯格提出电弱理论统一了弱力和电磁力之后,杨振宁和杨米尔斯做出来的杨米尔斯理论才开始发挥它的巨大作用,称为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骨架理论。
其次,杨振宁凭借“宇称不守恒”获得了195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家,而宇宙不成守恒的论是1956年发表的,
隔年就获得诺贝尔奖,虽然有吴健雄等实验物理学家的功劳,但是这么快还是很少见的,最近一次就是“引力波”,这足以见得“宇称不守恒”的重要性。
剩余的成就由于篇幅原因就不过多赘述。仅仅杨米尔斯理论就足以让他载入物理学的史册,何况是有如此多的科学成果。所以,杨振宁也被认为是爱因斯坦之后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在理论物理学领域,他被认为是成就最大的华人科学家。
但是,我们也需要理性看待杨振宁的成就,他是非常非常伟大,并且成就也是非常非常多。但是,这并不代表,他可以和牛顿,爱因斯坦并称。事实上,在整个物理学史上,牛顿和爱因斯坦是独一档的,他们独自创立了各自的理论体系,牛顿的成就是独立创立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
而爱因斯坦则是相对论,当然这两位科学家同时还有很多其他领域的巨大成就。
而杨振宁最大的科学成就是杨米尔斯理论,但是他并不是凭借一人之力构建了粒子物理标准模型,事实上是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一起努力,才构建出来的。因此,从这个角度上看,他和牛顿,爱因斯坦还是有差距的。但是他的成就也足够让他跻身物理学历史上前20的顶级物理学家行列了,这其实就已经是非常非常厉害了。
其他网友回答
杨振宁,1922年10月1日出生在美丽的安徽合肥,当然那时候的合肥还是一个小城市,并不是现在的省会,父亲远去异国他乡留学,小杨就跟着母亲为了躲避战乱来到了肥西乡下老家。
现在国内的人一提到杨振宁就会被他的国籍问题和私生活问题所吸引。很少有人关注他的科学成就,相反,作为迄今为止所有物理学家放在一起可以排进前20的物理学家(自然杂志21世纪初所作的排名),那就不是一般的厉害了,况且笔者认为可以排进前10。
开挂的少年时期
杨振宁年少时期跟随母亲来到昆明,次年17岁以全国第二的成绩考入西南联大,放到现在妥妥的科大少年班成绩。西南联大在那个时代是神一样的存在,培养了众多的人才,像邓稼先,钱学森等物理学界的大牛,而且杨振宁的成绩是全国第二,可见他具备了超高的智商,这在杨振宁超高的数学能力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杨振宁在群论上研究深有造诣。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7年,因与李政道提出1957年,与李政道因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恒理论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那一年,仅仅35岁,这个年纪在我们现在来说,可能大部分求学生涯才刚刚结束(博士毕业),这项成就只是杨振宁众多科学成果中比较不起眼的一个。力学、凝聚态物理、粒子物理、场论等物理学4个领域的13项重要贡献。
最重要的研究成果
规范场论,20世纪物理学3大成就之一,20世纪初,爱因斯坦相继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20世纪中期由马克思普朗克提出的量子论观点,那么下半页则属于规范场论。
相对论和量子理论这里不在过多赘述,相对论讨论空间也时间的关系,量子理论最重要的应用是量子通信,中科大的潘建伟教授正在作这一领域的研究。
为什么很少有人提到规范场论呢?因为它实在是太前沿了,我们知道目前认知的最小粒子是夸克,而规范场论就是研究的就是与60个同夸克同样级别的粒子捉迷藏。很多人还是不理解研究它们有何意义,举个例子,当初麦克斯韦一统电磁学,谁也不知道电磁学对生活有何意义,但是到了今天,我们应该知道离开电和磁,我们还能生活下去吗?规范场论就是要一统粒子界,也许过了几百年,规范场论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
对祖国的贡献
为中国的基础学科做了基础工作。比如他回国后协助清华建立高研中心。在国内众多大学讲学,并作为终身教授,他利用自己的人脉为中国多首大学拉来大客的科研经费,私人推荐1200余名年轻学者出国培训。在南京大学、兰州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东莞理工学院等高校学府个人捐资建立“杨振宁奖学金”,为中国的科技进程献言进策,例如反对中国建设大型粒子对撞机。在对待国籍的问题上,也许老杨心里愧疚吧,老杨也改为了中国国籍。
个人婚姻
有意思的是,人们似乎并不太关注杨振宁的学术和科研上的贡献,而是更关注他的个人婚姻方面的问题,关注他与翁帆的婚姻。在对待婚姻上,杨振宁也是在前妻去世的情况下才结婚,无可厚非。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物理学成就。这才是中国人乃至全球人类发展的根本。
其他网友回答
我曾经在杨被网络攻击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虽不能全部概括其成就,但也可以窥见一斑。
原文题目:
现在已经没人有耐心了解传奇-20世纪物理除爱恩斯坦之外的杨振宁
作于2017年12月
作为世界顶级的物理学家,杨振宁可能是世界上被谩骂最多的科学家。除了个人生活外,就连他引以为傲的物理学成就也被贬低的一文不值。
其实究其原因那就是物理学不是衣食住行,可能有些人一辈子也就触不到规范场理论、磁单极子,反而生活的很好,远不如支付宝、共享单车伟大。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有些人可能用一生都无法触及到别人的足迹,有些时间能证明的成就用口水永远也淹没不了。
前段时间头条上有个很火的视频,是杨振宁和莫言同台的一段,底下留言一片声讨。其实人家根本就是好朋友,在杨振宁客厅的显眼处就有莫言送的题词:仰观宇宙之大,俯察粒子之微。
哎,心理脆弱的人,无论听到什么都感觉是对自己的嘲讽。
杨振宁90岁生日时,清华大学送给他一个生日礼物,是一个黑色大理石立方体摆台。上面镌刻了杨振宁在物理学上有突出贡献的13项成就。
其中最重要的三条是:
1:1954年:杨-米尔斯理论,号称20世纪物理学的三大成就之一。
杨-米尔斯(Yang-Mills)理论,是现代规范场理论的基础,20世纪下半叶重要的物理突破,旨在使用非阿贝尔李群描述基本粒子的行为,是由物理学家杨振宁和米尔斯在1954年首先提出来的。这个当时没有被物理学界看重的理论,通过后来许多学者于1960到1970年代引入的对称性自发破缺与渐进自由的观念,发展成今天的标准模型。这一理论中出现的杨-米尔斯方程是一组数学上未曾考虑到的极有意义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
2:1956年:宇称不守恒定律。
这个就不用细说了。有科学家总结说,物理学上的诺贝尔奖分为三等:第三等的成就是第二等的1%,第二等的成就是第一等的1%,而宇称不守恒定律就是属于第一等的诺贝尔奖。当然还有一个例外,爱因斯坦拿了唯一的特等奖。
3:1967年:杨-巴克斯特方程
“数、理、化、天、地、生”这些曾经以纵向发展为主的基础学科,与日新月异的新技术相结合,使用数值、解析和图形并举的计算机方法,推出了横跨多种学科门类的新兴领域。这种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可以概括为“非”字当头,即出现了以“非”字起首而命名的一系列新方向和新领域。其中,非线性科学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这决非人们“想入非非”,而是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过程的螺旋式上升。
著名的物理学家弗里曼戴森说:杨振宁是20世纪继爱因斯坦和狄拉克之后,在物理学上最卓越的设计者。
他还说,不明白为什么中国对一个年龄较小的新太太抱有如此之大的敌意,而在美国没有一点负面评议。
杨振宁还是49后第一位回国访问的华裔科学家。香港大学教授说,杨振宁的物理学成就仅仅只是一半,而另一半就是他的中国情怀。
一个人有对错争议都很正常,但是不应该只有谩骂,无论对一个人还是整个社会,都不应该只发出一种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