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为什么大多数人都说李世民很厉害?
优质回答:
不是别人说很牛,的的确确是非常牛!列举一下毛主席和钱穆对他的评价
毛主席:“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则朱元璋耳。”钱穆:唐太宗是中国历史一个杰出的君主,自称:年十八便为经纶王业,北剪刘武周、西平薛举、东擒窦建德、王世充。二十四而天下定,二十九而居大位,四夷降伏,海内又安。古来英雄拨乱之主,无见及者,贞观之治,尤为后世所望。太宗即英才挺出、又勤于听政。太宗一朝贤臣,如王珪、房玄龄、杜如晦、温彦博、李靖、魏征、戴胄之类,指不胜屈,其君臣上下,共同望治,齐一努力之精神,实为中国史籍古今所鲜见。
因为大家不管从影视作品,还是历史书籍等各方面,都对他有一个大致了解,我就不细讲他的经历
主要讲他比较特别几个方面
第一,少年军事天才,基本上开国战争都是在他二十四岁之前就完成了,在对比整个中国封建王朝历史,没有一个开国君主战争能在他这个年纪就完成的,虽然他不是开国君主,但是他在唐朝开国时期,也差不多是这样角色。
第二,中国从秦汉到隋唐经历四百年的长期的分裂,虽然隋朝重新统一,可是隋朝非常短暂的又陷入天下大乱的局面,而又能够重新统一起来,这个少年军事天才贡献最大。对比西方,罗马帝国灭亡,就无法像中国这样又重新统一,开始分裂到至今。如果李世民无法在统一起来,我们中国后面历史难以想象
第三,在治理国家,创建了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后面历朝历代都是延续这套制度,只是有的朝代在这个基础上进行轻微的修改,甚至到今天我们国家一些制度也是延续他。
第四,对外方面,秦朝对北方匈奴是建长城防御策略,汉朝初期刘邦被匈奴围困,对匈奴以和亲嫁公主政策,经过文景之治修生养息,到了汉武帝主动进攻打了一二十年才把匈奴打趴下,最后整个国家都打的一穷二白。而反观李世民刚开始国家非常穷困也是用国库钱财收买了突厥才换来休养生息机会,可是短短几年,立马就把北方突厥给打趴下,而且都是降服的服服帖帖,后来他也做草原的天子,称“天可汗”,他没有把这个问题留给后代子孙,在整个国家百废待兴时候征服了突厥,到了后面的朝代,宋被辽金威胁,明朝被北元威胁,在整个中国封建王朝汉人建立政权对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征服只有他是全胜,而且国家付出代价也最小。
如果还有不足的,希望小伙伴们留言补充
其他网友回答
老衲侃春秋现在来和大家一起“关注历史,讲述历史,解读历史”。
我们平时只要一提及中国古代的强盛王朝,唐朝是绕不过去的一个话题。
再一提及中国古代的皇帝,一般首先想到的就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为何是这么个提法?这主要是由于他们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来决定的。这是举世公认的取得彪炳青史的几个伟大帝王中的代表。当然,如果说到这里头谁是NO1,还真不好排。因为他们取得的功业不一样,个人的能力不一样。只能说放在中国历史的坐标上来衡量,这几位帝王都是超一流的级别,估计是没有什么争议的。
具体就李世民来说,我们下面就来数数李世民独特的地方。
首先,在武力值上,以上皇帝中,也就是宋太宗赵匡胤能和李世民相PK。他们两个到底谁的武力值更高呢?李世民箭术精绝,赵匡胤拳术独到,一个是马上功夫,一个是地下功夫,似乎打不到一起去,暂时并列第一吧。
再来说文采,李世民应该排第一,唐诗唐诗,作为唐朝的皇帝,岂能不会写诗?李世民的诗作其实也是不错的。另外他酷爱书法,尤其是飞白书,那是堪称一绝的。
第三,胸怀。这个秦始皇、李世民和赵匡胤应该可以论一下,都极少有杀功臣的记录。但是在善言纳谏方面,李世民明显高出他们俩一筹。并且李世民大胆的使用了太子李建成的旧部,什么魏征、王珪、薛万彻都是这种情况。而且当了天可汗以后,还重用少数民族将领,阿史那社儿、李思摩、契苾何力都是此时重用的。这种海纳百川的胸怀,毫无疑问,应该是第一号。
第四,在权力的运用上。强势的帝王一般有这种通病,就是太过于揽权。这方面以秦始皇为代表。他每天要处理70斤重的文牍(那时是竹简,重量单位),不看完不睡觉,累得人模狗样的。这方面李世民和赵匡胤又胜出了,知道什么时候放权,什么时候收权。
尤其是李世民做得很到位。为了避免出现决策性失误,李世民的“三省六部制”是这样规定的, 中书省发布命令,门下省审查命令,尚书省执行命令。
一个政令的形成,先由诸宰相在设于中书省的政事堂举行会议,形成决议后报皇帝批准,再由中书省以皇帝名义发布诏书。诏书发布之前,必须送门下省审查,门下省认为不合适的,可以拒绝“副署”。诏书缺少副署,依法即不能颁布。只有门下省“副署”后的诏书才成为国家正式法令,交由尚书省执行(当时的贤臣魏征就供职于门下省)。
这种政治运作方式,类似现代的“三权分立”制,这是西方在十七世纪才发明的分权学说,但李世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已运用了。
最让人佩服的是,李世民规定,就是自己的诏书也必须由门下省“副署”后才能生效,以防止了他在心血来潮时匆忙的作出一些错误决定。这个规定,到后来的帝王都无法做到。
说到纳谏,这几个帝王中,李世民也是做得最好的。关于魏征、王珪给李世民提意见的故事太多了,在这里不在啰嗦。
第五,向成吉思汗,虽然也是伟大人物,但他只能算伟大的征服者,不能称之为统治者。他虽然打下的版图很大,但没有进行有效的统治,他的元帝国,不到一百年就烟消云散了。而李世民当了“天可汗”以后,重用少数民族将领,并且说过这样一句话:自古都是以中原为贵,看低夷、狄等少数民族,我却是一视同仁,所以他们都把我当成了他们的父母一样尊敬。(“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
他不光是说说而已,实际上对少数民族的杰出人才也是大胆使用,如以智勇闻名的阿史那社尔,率突厥部众内属后,被唐太宗封为左骁卫大将军(禁军的高级武官),这是多么大的信任!后来阿史那社儿在平定高昌的战役中立功,李世民又赐予其宝刀和丝织品,封毕国公。此外还有突厥族的颉利可汗,任右卫大将军;东突厥的阿史那思摩,因军功被赐于李姓,改称李思摩,被授职左卫大将军;铁勒部的契苾何力,任镇军大将军,因军功封凉国公……
据后来史学专家统计,整个唐太宗朝,少数民族在朝廷的任职官员,占据了整个朝廷的五分之一!
光我们国人来评价李世民,好像有些不够,那么我们再看看外国的研究者对李世民和他开创的唐朝大业的评价就可以了,“唐朝被中国和西方许多历史学家称为最辉煌的朝代。”(《全球通史》【美】斯塔夫里阿诺斯)
这些还不能说明问题吗?
总之,李世民是整个大唐最杰出的君王,这点是毫无疑问的。
但是是不是最厉害的?这个如果无法比较,不能下评语的话,那么,我们可以这样说,在中国历史上,在所有的帝王中,李世民能进入超一流的行列中,这一点大家不会有什么疑问了吧?!
其他网友回答
提问我回答:李世民19岁开始就跟父亲李渊揭杆起义,在推翻隋朝的征战中,立下赫赫战功。
但他不是李渊的长子,自古立太子必选长子,排在第二子的位置上,虽有战功也独掌一支唐军,可他不是太子的首选。太子李建成则是名正言顺的帝位继承人,怎么办?
于是就因为帝位相争,发生了兄弟相残杀的悲剧,李建成和李元吉被杀,就连太子的儿子等一家人都被铲草除根,李元吉也同样有悲惨下场。李世民呼吁父亲李渊让位,然后封李渊为太上皇,软禁在东宫,用众多美女陪着太上皇度过余生,李渊后来也很出力,又生出15个儿子。
李世民登基成为唐朝的太宗皇帝,开创了贞观之治。李世民最牛的方面就不放过任何一个美女,包括武媚娘,后来成为李治的枕边人,还建立周这个朝廷,建洛阳为东都。
其他网友回答
不要抢,我来答!
历史长河漫漫,朝代更迭,政权交换,各个朝代的皇帝都使出浑身解数,倾尽权利建设自己统治的天下。于千千万万个朝代中,唐朝登上了历史舞台的中央,光彩动人,绚丽夺目。要说唐朝为什么这么厉害,恐怕和唐朝的统治者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而李世民就是其中一位,站在全局考虑问题,赢得身前生后。我想,这也是后来很多人称赞李世民很牛的原因吧。
在政治上,李世民能够知人善任。
他首先为自己组建了一个高效能的 “领导班子”。一生从谏如流,在历史上被传为佳话。据记载,光是魏征,就二百多次直谏他的过失。对此,他不但没有恼怒,反而愈发谦虚。为了巩固统治,他进一步完善了三省六部制,大大提高了政府的行政效率,而且大力发展科举制度,培养人才,扩大了政府的统治基础,巩固了中央集权。
李世民一生致力于推行仁政,与此同时,他又十分注重法治,即便是在一个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他也坚持维护法律的公正,以身作则推行法治。在贞观一朝,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在经济上,颁布适合国情,顺应民心的经济政策
李世民深知农业是经济的根本,继位后就颁布了一系列轻徭薄赋、兴修水利、垦殖荒地、休养生息的政策,鼓励农业发展。而且他早年目睹隋炀帝的穷奢极欲,以及底层人民所遭受的压迫与奴役,决心爱惜民力,不轻易征发徭役。同时,他坚持过着节俭的生活,以节省府库开支。即便是他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旧宫殿,都始终不肯耗费民力去修筑新宫。这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品质,为他赢得了民众的一致爱戴与拥护。贞观一朝在李世民的带领下,君臣和谐,上下一心,经济发展形势很快得到了好转。到了贞观八年至九年,百姓丰衣足食,牛马遍野,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出现了一片欣欣向荣的升平景象。
三、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民本思想
历朝历代对于老百姓的态度各有不同,但诸多思想认为百姓是一个国家的基础,国家的安定发展都依赖于百姓即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民思想亦是儒家的传统思想之一。唐朝是在隋末横征暴敛、滥用民力以致民怨沸腾爆发的农民起义之后建立起来的。唐朝建立之初一切百废待兴,统治者的稍稍放纵都可能使得民众反抗,继而重蹈隋的覆辙。李世民指出“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君富而民亡。”以往各个朝代帝王之人都将自己置于百姓之上,君王为重,民次之。为了个人享受增加赋税,压榨百姓,把百姓的钱财当做供其玩乐的金库。却不知为自朝的灭亡埋下祸根。李世民将民众看成国家根本,重视民众利益。一再强调安人宁国,尤其统治者要节制,国君清心寡欲,百姓则安居乐业。反观生活在进步时代中的我们,部分官员打着办公事的旗号,实则自我娱乐。
四、制度是保障,注重制定制度
贞观初年,中原地区饱受战火摧残,繁华不再,出现了“莽荡巨泽,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的破败景象,恢复经济成为李世民的首要任务。
为此,他认真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调法,以促使生产恢复,保证租税的收入。均田令让老百姓都有田可种,而要使百姓“富足”,就要施行租庸调法,它是在保证国家基本赋税的前提下,不再向百姓滥征额外赋税的保障。
均田令和租庸调法在当时的农业社会中,具有先进性、合理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唐太宗克制己欲、唯才是用、以民为本,并严格推行均田令和租庸调法的治国之道,成就了历史上有名的“贞观之治”。
写在最后的小青峰:
在李世民的倡导下,建立了一个廉洁奉公、遵纪守法的社会,在较大程度上实现了官员的奉公守法和廉洁自律,较大程度上保障了百姓们的基本权益……一切都呈现着繁荣的局面,唐朝也因此发展到了巅峰。因此,我想对李世民说一句:您真牛!
其他网友回答
太宗皇帝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属顶尖,而且还虚怀若谷,善于纳谏,这一点历代帝王几乎无人能及,须知权力是春药,拥有无上权力却仍能听进不同意见,实在罕有,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汉文帝,宋仁宗等,但他们文治虽强,武功偏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