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姆逊冲锋枪和m3冲锋枪(二战时汤姆逊冲锋枪)

网友提问:

二战后期,美军为何大量换装了M3冲锋枪,而抛弃了汤姆逊冲锋枪?

优质回答:

1942年初,美国人把当时各国的主要制式冲锋枪“召集”起来开了个测评会,包括德国的MP40、英国的司登、芬兰的1931冲锋枪、澳大利亚的奥斯登冲锋枪以及美国人自己的汤姆逊和海德M109、海德2型冲锋枪,经过各项指标的综合对比,得出一个惊人结论,让美国陆军高层彻底懵圈。

(英制司登)

原来在本次综合对比实验中,排名第一的居然英制司登冲锋枪·,主要优势在于其枪体设计简单,以及冲压件焊接的加工方式,使其具备出色的大批量生产性能。而美国冲锋枪得分最高的也不是汤姆逊M1A1,而是海德2型冲锋枪,因此陆军军械部门给海德公司下达了扩大海德2冲锋枪生产的指令,命名为M2冲锋枪。结果半路发现该枪在设计上存在致命缺陷,于是已完成产品就此成为一堆废铁。

为什么一定要换装新式冲锋枪呢?无他,汤姆逊太贵生产太繁琐了,随着美军全面参与太平洋战争和北非作战,疯狂扩编的部队需要大量的冲锋枪,而汤姆逊的产量和价格根本不能满足要求。二战爆发的1939年之前,美国陆军汤姆逊冲锋枪的装备数量还不足400支,一方面是对速射武器的认知还没到位,一方面就是汤姆逊的价格妨碍了它的大量装备。

(国军1938年就有了。。。)

1939年汤姆逊M1928的报价为209美元,相对同时代的轻武器来说,这个价格确实是相当高的,因为英制司登仅有9美元(一说10美元),换句话说,采购一把汤姆逊M1928的钱,可以买35把左右的司登冲锋枪,这个差价太悬殊了,即便是财大气粗的美国人也得核计核计。再比较一下其他知名步枪的价格:德国造98K28美元,M1加兰德31美元,李恩菲尔德25美元,可见汤姆逊的昂贵。

即便是后来简化为汤姆逊M1A1,成本仍然没能下降多少,同时产量还跟不上去。1941年美军订购了319000把汤姆逊,然而直到1942年也没能完全交货,面对已经扩充至千万量级的美国军队,还要援助英国、苏联乃至于后来的中国远征军,这样的生产能力显然是严重不足的。所以,美国人测评对比各式冲锋枪的最大标准就是:“具备最出色的生产性能”,相比较而言,钱反而是次要的,战争是不等人的。

(日军也穿越了)

既然海德公司的M2已经完蛋了,于是美国陆军技术部重新推进新型冲锋枪的研发工作,于1942年10月,以陆军技术部门为主、通用汽车公司国内部以及其他各方面技术人员共同组成的开发小组,以M2为蓝本紧急研制被命名为“M3”的新枪。直到1943年5月,第一支“M3”冲锋枪才正式离开生产线,由于其独特的外型,被美军士兵戏称为“注油枪”,确实,“M3”的下线时间太晚了,还有两年战争就结束了。

这还没完,第一批“M3”装备部队后又发现了新问题,即士兵们抱怨该枪曲柄式的装填拉柄特别容易磨损,影响了枪支使用。于是技术部门进行了修改,在枪的前方开了一个大孔,士兵用手指便可以将枪机后拉,同时加大了抛壳窗盖的尺寸、枪口加装消焰器、在枪机后部又焊上了支架型装弹器,折腾到1944年11月才定型为“M3A1”,这会距离德国投降仅剩半年时间了。

(狂怒剧照)

其实个人觉得枪械尺寸也蛮重要的,看过《狂怒》的朋友应该有数,在狭小的谢馒头内部空间里,一把长达808毫米的汤姆逊真心太碍事了,而枪托折叠起来的“M3”只有579毫米,差了将近三分之一,在装甲兵、机械化步兵和摩托化步兵乘车机动时,笨重而又尺寸长的汤姆逊冲锋枪实在太累赘了。而“M3”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中国远征军这边看起来还好,欧美人端着简直跟玩具一样,轻巧方便。

由于大量使用冲压件,并且机匣是由两块冲压金属板卷曲后直接焊在一起的,加工起来非常简单迅速,因此“M3”的产量进入快车道,并且枪支的成本也更低。通用汽车公司的导向灯分厂生产了606694支“M3”和82281支“M3A1”冲锋枪,这可是仅仅两年的产量,而汤姆逊的五款型号1943年停产,也不过生产了140万支,倒也不算什么抛弃,两款枪战场上都存在。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美军再也买不起汤姆逊了!二战美军采购汤姆逊芝加哥打字机,是209美元一支,现在听惯大数目的年轻人对此可能没什么概念,那么我告诉你,当时的美国,工人平均周薪是七美元,500美元可以买一辆汽车,这个还不直观的话,那么我告诉你当时到任何一家银行,你都可以用35美元换出一两黄金,也就是说每一支芝加哥打字机都值五、六两金子!而美军已经买了一百四十万支汤姆逊冲锋枪,又眼看着自己朝着千万级别扩军不说,还得给盟友们大量输血,真要全部装备汤姆逊冲锋枪,那么我认为他们可以用三分之一的金子就可以贿赂轴心国投降了!而且美军当时做了一个冲锋枪测评,发现性能最好的居然不是209美元一支汤姆逊冲锋枪,而是9美元一支的司登冲锋枪……真是情何以堪?!当时参战几个主流国家,主要使用的是精工制造栓动步枪,这些栓动步枪也都不过30美元左右的价格,而冲锋枪,战前英国、法国间谍拿到德国MP的图纸和实物时,面对大量使用冲压、铆接工艺生产的枪支,还嘲讽其简陋粗鄙,进而怀疑德国国力,等打起来了,知道了厉害,到也赶紧跟着制造这种冲压件为主的冲锋枪,美国到参战前,军队中一共才四百多支芝加哥打字机,参战后开始扩军,仗着财大气粗,就选购这款冲锋枪,要说玩赏收藏,那汤姆逊真是一款好枪,也对得起它的价钱,可是打仗用,光漂亮、光精工制作没用,作为冲锋枪它嫌长!每分钟750发的射速听起来牛叉,可是这种射速对于有脚架的机枪,由专业射手操作,也只做面压制武器,端手里打,哗哗哗一通乱扫,就是听动静为主。而且生产工艺的过于复杂,也导致其无法满足二战规模的需求,因此M3黄油枪应运而生,通过计算,如果黄油枪可以达到汤姆逊的生产规模,将可以把成本压缩到5美元一支的程度,可惜是M3出现的太晚,没能成气候,之前美国没办法,冲锋枪这一块已经开始替盟友生产他们自己的型号,没敢继续采购汤姆逊冲锋枪去支援盟军。纵观二战,各主要参战的工业国家,冲锋枪的发展,都是从最初的从栓动步枪身上继承来的木枪托枪,发展到后来的全金属冲压件组装,都摒弃了华而不实的东西,以满足大规模战争需求的价格便宜,生产简单。汤姆逊冲锋枪那种一支可以让一个排装备司登冲锋枪的代价,作战性能上还不及司登冲锋枪,被淘汰是必然的,再有钱的军队,也不会这么花钱的。

其他网友回答

冷兵器时代的是拼武艺的,十八般武艺全部精通才能打胜仗。

可是到了热兵器时代,就是拼武器装备了;如果没有先进的武器,大胜仗就是镜花水月。

回顾二战历史,就是一场新式武器的较量,谁的武器更先进,谁就能取得战争主动权。

德国发明的潜艇、火箭弹、MG42机枪,日本制造的零式战机,美军的火焰喷射器和原子弹,都是当之无愧的王者,都曾在战场上大显身手。

尤其是美国研制的原子弹,更是直接让日本军国主义精神崩溃,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

美国除了战术武器厉害,还有一款普通冲锋枪非常有名,那就是美制汤姆逊冲锋枪。

冲锋枪在二战的陆战中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德国人凭借手中的MP0冲锋枪,跟装甲集群配合发起闪击战,几乎打遍欧洲没有对手。

而当时在美军中冲锋枪还没有担任主角,挑大梁的还是半自动步枪。

这并不是说美国没有钱,造不起冲锋枪,而是二战没有爆发的时候,美军将领对于冲锋枪并不看好,说它们们是女人的武器,因为冲锋枪发射的是手枪子弹,被他们说是没有男人气概。

而且美国下级官兵也觉得,冲锋枪是个摆设,不能跟步枪相提并论,难以承担起冲锋的重任。

二战刚爆发的时候,美军虽然没有参战,但也做了参战的准备,他们多角度了解战场信息,从战场反馈的信息,他们见识了冲锋枪的威力,无论是德制MP40冲锋枪,还是苏联的波波沙冲锋枪,都在战壕战,遭遇战,以及巷战中大显神威,出尽风头。

其实早在1910年,汤姆逊冲锋枪就有已经问世,它是美国人奥克霍夫设计的,这款枪射击的时候声音清脆,也有人叫它芝加哥打字机。

汤姆逊冲锋枪不断更新,升级换代,其中的M1928A1式于1930年研制成功。

二战爆发后,汤姆逊再次升级。

1942年,汤姆逊M1式冲锋枪应运而生,并正式装备美军,成为美军第一支制式冲锋枪。

二战期间,汤普森冲锋枪不仅为美军装备,盟军也大量装备,中国战场的国军尤其是缅甸远征军装备有汤姆逊冲锋枪。

因此二战中,汤姆逊系列冲锋枪先后生产了约175万支。

但到了二战末期,即1944年,美国军队再次进行升级换代,大多数士兵用上了M3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基本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汤姆逊冲锋枪在二战中大显神威,在盟军中有口皆碑,为什么会被M3替代呢?

一、汤姆逊冲锋枪造价高,M3造价低。

当时它的采购成本高达206美元,而在当时的美国,买一辆比较豪华的汽车不过400美元。美国国力雄厚,富得流油,但美国人虽然有钱,但不会浪费一分钱,很善于精打细算。

而M3冲锋枪一支的造价才20美元左右,想花更少的钱,办更多的事,何乐不为?

二、前者工艺落后,后者工艺先进。

枪的主要部件全部是铸造而成,这就影响了生产速度,不能及时供应战场,满足部队需求。

M3冲锋枪的主要部件如机匣是由冲压成型的,而且是由左右两部分组成,机匣只要焊接就成为一体。

而M3的复进簧、枪机等零部件完全可以从机匣前方装进去,扳机、阻铁等各部位的零件也都是冲压件,工艺的先进就加快了生产速度,能充分满足战场需求。

3、 前者枪身笨重,后者枪身轻便。

由于汤姆逊冲锋枪大多数零件为铸件,全枪质量较大,不含枪弹时达4.9千克,枪身长长85公分。

而M3冲锋枪由于采用冲压工艺,全枪重量只有3.47千克。

N3冲锋枪采用折叠枪托,折叠起来只有57厘米,即使展开也只有75厘米。

汤姆逊冲锋枪因为采取铸造工艺,结构复杂,相比之下M3结构简单得多只有几个零件。

此外M3稳定性很好,这就使它的可控性非常优秀,说白了就是射击的时候震动小,儿童和妇女都会操作。

最后一点非常关键,那就是M3无论是初速,射速和射程都不比汤姆逊差。

而且当时美军陆军在研制M3的时候,把二战各国的冲锋枪都拿到阿伯丁靶场进行了综合对比实验,M3独领风骚完美胜出。所以M3从1944年问世,没多久就生产了65万支。

如果真要说缺点的话,M3也有,那就是它的外观实在太丑,不敢恭维;远远望去,还以为它是一支给汽车部件加油的黄油枪。

假入美军在半夜发动偷袭,人手一支M3,知道的是冲锋枪,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周扒皮半夜鸡叫催促他们起早去给汽车打黄油呢。

其他网友回答

提到汤姆逊冲锋枪,相信很多玩过射击类游戏的朋友都非常熟悉。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面,汤姆逊冲锋枪都是一把弹容量充足,威力较大的冲锋枪。实际上现实中的汤姆逊冲锋枪,也是一把弹容量充足,威力较大的冲锋枪。不过在汤姆逊冲锋枪出现的时候,美国正在实行孤立主义的政策。美国军队并没有大量采购汤姆逊冲锋枪,反而是美国黑帮采购了不少汤姆逊冲锋枪,才让汤姆逊冲锋枪的生产线勉强维持下去。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为了增强步兵的火力,采购了大量的汤姆逊冲锋枪。汤姆逊冲锋枪的质量很好,火力也十分的充足,但是汤姆逊冲锋枪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这个缺点就是汤姆逊冲锋枪的价格高。汤姆逊冲锋枪的单价超过200美元,这个价格在当时称得上是一笔巨款,如果不是美国财大气粗,汤姆逊冲锋枪很难能够在美国大量装备。

二战爆发后,很多国家都研制出了性价比较高的新型冲锋枪,汤姆逊性价比低的缺点逐渐暴露出来。英国在二战爆发后发明了司登冲锋枪,司登冲锋枪的价格只有11美元,远低于同时期的汤姆逊冲锋枪。美国利用英国司登冲锋枪的技术,研制出了M3冲锋枪,M3冲锋枪弥补了一些司登冲锋枪的缺陷,继承了司登冲锋枪价格便宜的优点,很快便成为了美军的新式冲锋枪。

除了成本上的问题外,M3冲锋枪的操作难度也更低,重量远低于汤姆逊冲锋枪。虽然怎么M3冲锋枪不如汤姆逊冲锋枪更有名,但是经常看抗日剧的朋友,基本上都见过M3冲锋枪。不管是《亮剑》里面的山本特工队,还是一些神剧里面的奇侠们,都喜欢“用”M3冲锋枪。实际上M3冲锋枪一直到了1943才开始大量生产,以1943年以前为背景的战争片,使用M3冲锋枪都是错误的剧情。

其他网友回答

打仗除了武器装备要好用之外,更要考虑性价比问题,总不能以价格为标杆越贵越好。说到底现代战争就是拼装备、拼国力的较量,汤普森冲锋枪是好用,但价格太高,M3虽然相对简陋但成本低更符大规模作战中的消耗。

汤普森冲锋枪一经上市,由于配备20/30发弹匣、50/100发弹鼓火力持续性强,另外200米的有效射程让它在市场上相当讨人喜欢。早期美国黑帮、警察大量采购,在街头火拼中经常亮相,由于射击声音像打字机的嗒嗒声就有了”芝加哥打字机”的外号。

汤普森冲锋枪采用整块钢材加工而成,结实耐用但重量偏大,而且细节方面还需烤蓝,枪托、握把用的是胡桃木。很多零件还得通过复杂的切削加工耗时耗力,单价超过200美元,后期虽有降低但并不可观。

对于二战美军这种自用再外援的大量用量来说,成本早确实是一个大问题,和二战最简楼的司机冲锋枪比。两者都可以打死敌人,但司登单价仅9美元,就算大量损耗也不是大问题。

所以到了1944年后,美军开始大量采购M3冲锋枪,M3广泛采用冲压件,因此该枪产能超过以往任何的冲锋枪。这样下来M3的单价仅20美元,远远低于汤普森冲锋枪,如果早几年出现估计美军普遍装备的是M3为主。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