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子曰:“过,则勿惮改,”怎么理解?
优质回答:
这是孔子的交友做人观。
子曰:“君子不重①,则不威②。学则不固③。主忠信④。无友不如己者⑤。过则勿惮改⑥。”(《学而篇第一·第八章》)
这一章是孔子论述上层人物的一些为人之道,包括交友之道。
历代儒家们对《论语》的许多词语多有不同解释。如本章的“学则不固”、“无友不如己者”等,都有不同的释义。这就需要读者独立思考,善自审择。
①君子:此处指在高位的士、大夫、国君等上层人物。重:庄重,厚重。
②威:威严。
③固:有两种解释:一承上文言,固为坚固义,意谓人不庄重则所学不巩固。朱熹认为这种说法是;
另外一种解释作独立句解,固为鄙陋义,意思是说人能好学才会不固陋。从全章结构看,第二种解释才对。
④主:守。忠信:指道德。
⑤无友不如己者:
无通“毋”,禁止的意思,不要的意思。不如己:两种解释;一说,不如自己的人;一说,不仁之人。
照前说,显然不合理,也不现实。照后说,与孔子告诫子贡为仁的方法——“友其士之仁者”意同,即不仁之人不能帮助朋友为仁,故不可交。
⑥惮(读作:但):怕;畏惧。
过勿惮改,就是有了过错不要忌惮,不要害怕;有过则改,善莫大焉。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不要讳疾忌医。
其他网友回答
提问的人一点句读常识都没有,不该在“过”后加标点的。
“过则勿惮改”在《论语》中出现了两次,分别是《学而》第8章和《子罕》第25章,意思是“有过错就不怕改正”。
“过则勿惮改”是自我修正、自我完善的过程。有了过错不要讳疾忌医,要勇于面对,承认错误,不能拒不认错,也不可文过饰非,这是前提,是对待错误的正确态度。承认错误才能改正错误。“勿惮”的就是认错。知错才能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