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现在的茶道表演和所谓的茶文化是不是矫作?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现在的茶道表演和所谓的茶文化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茶文化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现代人只是传承和发扬光大。能够欣赏茶道表演也会让人心情愉悦,美丽了心情的同时受传统的熏陶,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儿啊?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也感谢题主的问题,所有网友的回复都非常棒,让人大开眼界。任何时候,任何事物都在发展变化,存在就应该有合理的一面,我有幸和中国许多著名的茶叶生产、茶叶经销、茶叶品鉴和茶叶研究的专家有着很深的交往,从他们身上很难看到娇作之气,相反都一致的质朴,但是在下面的流通层面的确有你说的现象,我只能理解这样的做法在一定程度上也起到了对饮茶的启蒙和推动作用。
其他网友回答
这些年里看多了茶艺表演,多数是乌龙茶,紫砂壶,扭捏的女子,刻意的动作,千篇一律的解说词,拿个闻香杯,不停的翻来翻去,让人审美疲劳,看烦了也看腻了。
某次茶博会上举办茶艺大赛,连续上台表演的九位茶艺师,都穿着相同的衣服,表演相同的茶艺,上来就是孔雀开屏,每个人都慢声细语地介绍了5分钟泡茶器具的名称及功能,完全相同,一个字都不改,看的人心里都是揪着,这绝对是一件磨人心性的事。
到后来我看几个评委都看不下眼儿了,愁眉苦脸的想要离开。
也许是一个茶楼送来的选手,才出了这样典型的事件吧,如果不是苦练钓鱼的高手,或者常年打坐念经,耐得住性子的人,是坚决受不了这个的。
前几年,国内各种茶艺比赛上都发生过这样类似的事儿,循规蹈矩,实在是世间最无聊的一种存在形态,那么茶艺为何要不断重复这种悲哀呢?
艺术就不可以雷同照搬,艺术本身就是美学上的升华,再好的表现形式,一旦重复多次,也会引起审美疲劳,许多早期的茶艺解说词,牵强附会,甚至词不达意,不知道是什么人编的,总之流传很广。
有的女孩子,照着学会了,就说自己会茶艺了,是茶艺师了,真是让人无语至极;还有的女孩子,明明长得威武雄壮,偏要掐着胡萝卜粗的兰花指,露出血盆大口和甜美的微笑,配上硬塞进旗袍里的水桶般粗的腰身,扭捏着,一点也不顾及观众的感受,这样的茶艺表演是越发的看不下去了。
近几年情况好转,选手们都开始注重创新和表演中的流畅及神韵和谐统一,从形式上的单一到繁复,从简单的茶器到插花,挂画,焚香的展示,从单人到多人,从自说自演到有古筝古琴伴奏,有人朗诵台词,增加了副泡,礼仪,舞蹈等形式的衬托,背景的布置在形式上是日益丰富。
2013年的有一次茶艺比赛中,数十位参赛者将歌舞,武术,宗教,历史穿越众多的元素穿进茶艺表演中,无一重复,活色生香,令人记忆深刻,堪称国内领先。只可惜这一次的舞台太小,传播有限。
截至2016年,国内各地纷纷雄起,有些茶艺表演俨然成了一台歌舞晚会,古筝古琴伴奏,花道,乡道书画道齐备,舞台声效背景受到高度重视,经常是一个茶艺就出动若干人,真是越来越有看头了,但只怕是以后穷一点的茶艺师,买不起好茶器,道具少的一上台就会被比下去。
那另一个问题就是,随着表演的内容过多,茶的主角地位被顶下去了,有的茶艺表演成了才艺大杂烩,茶反倒成了附庸,一旦偏于布景或者载歌载舞,看得多了,经常忘了茶艺的价值体现在何处,许多学茶艺的人,只关心肢体语言动作方面,对茶和器物,风格,色彩,氛围,时空感扩展认识不够,不去关心美学,哲学,艺术的融入,多半会走向歧途的。
还有些是我不好理解的,某次亲身感受到宗教味道浓厚的茶艺演出,主泡师用了个壶,一滴滴的往公道杯里注入茶汤,半天不动,这茶汤都滴到手指头上去了,也强作镇定,一脸茫然,而其他人也虔诚望着,我不知道这样的茶汤还能不能喝,是不是太凉了,这可能表现的不是茶艺,而是禅机吧……
其他网友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先来简单了解一下茶。
茶自古以来就受人们喜爱,尤其是士大夫文人们,更是对茶倾注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情感。写茶的诗词文章,多不胜数。茶在《诗经》里就有了地位,而《诗经》诞生在周朝,可见茶的记录出世之早。后来陆羽著述《茶经》,更是为茶树立一座丰碑。关于茶的最神化词句有“茶圣”,“茶神”,“茶仙”等等,茶无形中就与佛家和道家紧密相连了。民间有谚:油盐酱醋茶。茶的分量之重,可窥一斑。故而,茶是士大夫文人的宠儿,也是老百姓喜欢的。这也就形成了几千年的中华茶文化。
现代很多人说“茶道”,就是一个穿汉服的女子,拿着茶壶茶杯表演一番。还说出一番饮茶的道理来。实际上,不过是一种表演,若是换成咖啡,那个女子一样可以表演得好。所以关键不是表演,而是茶本身。
“茶道表演”,这一招对外国人很管用,完全是吸纳外国人所特设的,外国人觉得很稀奇。对中华文化圈(包括日本,韩国,马来西亚,越南等国,都在中华文化圈内)的人们,则多此一举。因为茶不是用来表演的,而是用来感受和品味的。感受属于精神愉悦方面,品味属于味觉与嗅觉,还包括视觉等的直接感触。
在中华文化中,一般有天道,人道,茶虽受宠,民国以前却很少人叫茶道。中华文化对“道”这个词非常谨慎。茶文化到了日本韩国等地,尤其是融入日本生活后,就形成了茶道。可以说,现在很多茶道表演,反而是取自日本茶道表演的样貌,不能完全反映中华茶文化的精髓。
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茶文化属于中华文化分支,茶道属于茶文化的精神感受,茶道大约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日韩返归中国的称呼,一是依附于道家修炼成仙的叫法。
其他网友回答
其实呢,茶本无关俗雅,陆羽的《茶经》,也没说什么关于茶的雅俗分别,陆老爷子就是把自己泡茶那点事记录下来,告诉我们怎么泡茶,什么茶,水,用具之类的,配好套,不然弄不好味道不好糟蹋东西。再后来,事就多了,文人骚客们一再渲染,茶就成了一件很逼格很高的事情。
静静地喝一杯茶,不去想世事纷扰,喝茶的那人,便是最真实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