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百年孤独》到底有多少人能读懂,对此你怎么看?
优质回答:
《百年孤独》又不是中国的文言文,应该
容易懂。外国名著读多了,你就不会有那
种难懂的感觉了。
其他网友回答
就我个人的阅读经历和对周围人的了解来说,对于《百年孤独》知道的人不少,看过的人也不少,但是,能真正认真看完的不多,读懂的人更少。
《百年孤独》作为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享誉世界的著名小说,只要是对文学稍有兴趣的人就会知道这部作品,也想尝试阅读。但完成阅读并不轻松。首先是版本和翻译的问题,由于是世界名著,所以市面上有不同出版社和翻译者的不同版本,质量参差不齐。选错版本会造成阅读上的障碍。其次,不论是哪种版本,小说中的人物名称都是中国阅读者感到最头疼的问题,名字太长,难以记住,影响对故事情节的把握,进而破坏阅读的兴趣,读着读着就读不下去了。所以,要想读的话最好先选择权威的版本。较早的版本中上海译文出版社黄锦炎版不错,语言文学性强;比较新的正式授权的版本是南海出版社范晔版,语感节奏都还不错。
除了版本和人物名称造成的阅读困难之外,造成这部小说难懂的原因还有小说故事本身。故事讲述的是拉丁美洲哥伦比亚100多年前发生的故事,和中国读者有着巨大的时空隔阂,读者进入小说情境有一定的难度。还有,作者马尔克斯创造这部小说所采用的手法是不同于一般小说的魔幻现实主义手法,小说内容庞杂,人物众多,情节曲折离奇,而且还大量穿插拉美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和宗教典故,还使用了作者独创的从未来的角度回忆过去的倒叙手法,整部作品让人眼花缭乱。阅读时如果不能梳理清楚这些,读者很难能坚持读下去,更别说读懂了。
此外,我觉得能否读懂小说还与个人阅历有相当大的关系。人生阅历丰富,对小说的理解力就会强一些。实话说,年轻时我看不下去,也不懂这部小说,只是人云亦云。现在再读,觉得懂了一些,但还不能说都懂。我想等将来有时间能静下心的时候,再来读一读,可能会有新的体会。
现在读不懂没关系,可以放一放。随着自己经历的丰富,人生阅历的增长,生活感悟的积累,若干年后,如果还想读这本书,而且还能读下去的话,一定会体验到更高一层次的审美享受。
其他网友回答
《百年孤独》,这本书讲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从创立到灭亡、七代人一百年的经历。
很多人被书中冗长而高度重复的名字劝退,仔细读书其实不难区分。乌尔苏拉代表乐观坚毅,蕾梅黛丝代表美好善良,阿尔卡蒂奥代表情欲物欲,奥雷里亚诺代表理性思索。叫相似名字的人有相似的性格,一代一代周而复始。这个为了躲避因近亲结婚生出猪尾巴孩子而创立马孔多小镇的家族终因生出猪尾巴的孩子而灭亡,羊皮卷上的预言直到命运上演才被译出。宿命早已写好,命运罗盘转动,人们陷入轮回而不自知。
(一) 关于孤独
“马孔多在下雨。”
“别傻了,赫里内勒多,八月份下雨很正常。”
这段对孤独的刻画堪称神来之笔,传神之处就在于相似的场景已经无数次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了。
轻描淡写的开头,实际上已经孤独至极,希望引起关心,却被同样轻描淡写地回复。更可怕的是想倾诉的人能感受到这样言简意赅的回复背后暗含的冷漠。
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很多时候是因为人们其实不想悲欢相通。
老何塞为了满足好奇心和求知欲沉迷研究,脱离家庭生活。乌尔苏拉年轻时为一大家子的生计劳碌奔波,晚年被孩子们当玩具耍弄。奥雷里亚诺上校发动三十二场战争甚至背离初衷于战争中迷失。阿玛兰妲被告知做完寿衣就会死去,从想尽办法拖延到静静迎接死神降临。他们都是孤独的。何塞的孤独来自无人理解,乌尔苏拉的孤独来自不被关心,上校的孤独来自他对这个世界的冷漠,阿玛兰妲的孤独来自对付出爱和接受爱的恐惧。可怕的是,这些因素藏在我们每个人的生活里,使孤独无孔不入。
有人说,爱是孤独的解药,而布恩迪亚家族没有爱,所以注定百年孤独。这个说法我是不认同的。书中有几个情节打动了我。
乌尔苏拉说,只要我还活着,这个家就不会缺钱花。奥雷里亚诺第二死前拼命赚钱为了女儿能继续读书。
阿尔卡蒂奥(第三代)被执行死刑前告诉妻子给女儿取名乌尔苏拉。他想说还是改成蕾梅黛丝吧,话未说出就被击毙。女儿出生后,乌尔苏拉说叫乌尔苏拉的人一生都很苦,还是叫蕾梅黛丝吧。
尽管记忆里上校描述了战争的种种,何塞阿尔卡蒂奥第二仍感受到上校心中对战争最真实的想法——恐惧。
家人间延续到生命尽头的奉献、心照不宣的默契、对先人跨越时空的理解,都是对爱的写照。魔幻现实主义的手法让情节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对于爱和孤独的刻画却真实到似曾相识。
有了爱,也会孤独。
书中有人把孤独当特权,不希望被打破,有人把孤独当灾难,想尽办法摆脱,有人把孤独当常态,与之和解。上校晚年与孤独相伴,重复制作小金鱼再熔掉。起初我以为是因为他渴望见到蕾梅黛丝的愿望达成时他正在制作小金鱼,他想以这种方式缅怀过往的心动,后来读到他把蕾梅黛丝的东西也烧掉,试图清除一切自己在世间的痕迹,发现他只是孤独。
这是孤独,也是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如果我们没有达到这样的孤独,或许是我们还年轻,没有见识到生活最本真的面目。
人生而孤独,又试图把孤独变成独处,期待在独处中获得自我圆满。而孤独是无法百分之百地转化为圆满的独处的,在选择享受独处的同时,也附带与孤独的相处。是逃避,是和解,还是机械地重复,这是由心情与境遇决定的。
我们无需自怜自苦地感慨孤独,至少我们比这个注定孤独百年的家族幸福得多。
“总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触动心灵的弦,生未百年,死不孤独。”
(二) 关于文学
什么是文学?
我不能很学术地释义。不过当我打开第一页读到“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会想起父亲带他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的时候,我知道这就是文学。一句话,三个时空,写出一个人历经沧桑后怀念最初的快乐的那种心情,读者过目成诵。这是电影镜头、舞台剧等其他艺术形式无法展现的、独属于文学的魅力。
在思考了“文学是否是矫饰的”这个问题之后,我觉得成熟的文字需要的不是煽情、矫情和妄加评论,而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是克制。于是我在讲述一个故事的时候以旁观者的视角尽量真实还原事情本身,而这难免给人一种时而温情又时而疏离的感受。马尔克斯运用文字的方式启发了我。通过旁观者的视角讲故事的同时,描述要细致,过渡要自然。他的文字读来令人神清气爽,犀利的讽刺轻松诙谐,偶尔的感慨深刻厚重,既脑洞大开包罗万象,又贴近生活洞察人心。实在佩服。
读罢不禁感叹中外文学异曲同工。说起马孔多小镇,我们联想到桃花源。说起家族兴衰众生相我们联想到红楼梦。说起魔幻现实意义,我们联想到莫言和蛙。说起权力倾轧和乱伦,我们联想到白鹿原。褪去形式,文学作品所表达的内涵是相似的,文学作品之间也是相互影响和启迪的。
哲学观点认为事物发展是迂回前进的,而这本书里我们看到的是高度的重复,原地踏步。人性里最真实的欲望与丑恶,在没有政府、没有制度、没有伦理自然生长的马孔多小镇展露无遗。规则的确立、科技的发展带来的只是便利与简化,没有实质影响。文明没有得到传承,人们依旧愚昧,人性依旧野蛮,人们依旧控制不了人性,纵欲过度受到反噬,人们依旧摆脱不了思维惯性,在命运的漩涡中随波逐流。时代进步了,人类也就进步了吗?已有的或是新生的事物真的会让生活变得更好吗?
物质繁盛,心灵浮躁,能静心读完一本书实属不易。这是一本常读常新的书,再读会觉得之前的自己浅薄,上次读这样的书还是数学分析(勿喷)。令我痛苦的是网络的发达、语言的程式化使感触日渐麻木,我们随时随意引用着书中名句,概括着故事情节,重复着之前有无数人说过之后还会有无数人说过的名言和感悟,却忽略了自我体会、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是否也已经陷入一个轮回?
马孔多小镇历经百年沧桑,作者勾勒出战争的惊扰,资本的入侵,政客的无耻,看客的麻木,平民的卑微。随着上校切断与这个世界的联系,随着载有被屠杀的三千工人尸体的火车驶向大海,随着猪尾巴孩子到来、小镇被风卷走,真相被掩盖。民众是权利斗争的牺牲品,也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粒尘埃,风吹过连痕迹都不留。
读完顿觉荒凉,也为家族的人最终冲破桎梏因爱结合而喜悦。翻到最后一页,读着“羊皮卷上所载的一切永远至永远不会再重复,因为注定经受百年孤独的家族不会有第二次机会在大地上出现”,意犹未尽。
如果说文学有什么不可替代之处,想必就是一种直接撞击心灵的感受,是不曾经历的人生引发的思索,也是不眠之夜化孤独为独处的一点力量。
《百年孤独》做到了。
其他网友回答
《百年孤独》是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最负盛名的代表作,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领域占有甚高的位置。它通过何塞家族七代人在百年里的兴衰史,反映了一个时代的变迁。它不仅在小说的艺术手法上别具一格,而且在语言叙述上也是独具创新的。这部小说不仅深深打动和感染了普通读者的情绪,就是对专业作家来说,似乎没有哪一部现代文学作品对世界文学及文学创作产生过如此大影响。据说,莫言早年在军艺读大学的时候,偶然在朋友处看到《百年孤独》,只是翻看了几页,就感叹说,没有想到,小说居然还可以这样写!说罢,便跑回宿舍,趴在床上开始写他的小说——此后,他的“高密”系列小说便自成一格,最终成就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大梦。可见,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之所以执诺贝尔文学奖牛耳,是凭借这部作品的真正实力的。至于说有人读不胎懂这部小说,要我说,那是他没有真正感受到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如果他稍微用心去读读,就不会这样认为了。《百年孤独》,是一部须用心去读去感悟的文学作品,想读懂,得用心。
其他网友回答
不管别人懂不懂,反正我懂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