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三八步枪刺刀钩(日本三八式步枪刺刀图片)

网友提问:

二战时,日本三八式步枪带的刺刀有个钩子,是做什么用的?

优质回答:

二战中,我们对日本人的凶猛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除了他们灭绝人性让人讨厌外,拼刺刀的做法还是值得学习的,而且我们解放军的刺刀,拼起来要更凶猛一点。不过,日本的刺刀和我们的有点不同,他们的把手上的一端,都带着一个钩子。那我们现在的人就表示看不懂了,为什么要弄一个钩子?这是干什么做的?

从设计的初衷来看,分为两个原因:

保护作用

在拼刺刀的时候,如果发力太猛,如果撞到坚硬的东西,可能自己都要冲前去了 ,所以发力太猛,很容易就会让自己的手前滑,然后狠狠地划过尖刃,这样手指基本是要断好几根了。这样兵器都握不住了,只能被敌人杀死。或者说敌人的刺刀刺过来,顺着刀刃可以一直滑到手上,同样也会带来可怕的伤害。所以考虑到这两个因素,便在下面的部位,装上了一个小钩子,这样就能有效地让避免上面两种情况的发生了。

开启弹药箱

相信很多人都开过一些包装盒,就算是普通的纸箱,也需要拿刀子划开,至于那些贵重的器材,那都是要用木架固定,然后运输队的。那打仗的时候,弹药要怎么运输呢?揣怀里的话,估计人们都不敢,毕竟长途运输,万一一个颠簸弄炸了,岂不是太可怕?实际上,弹药的运输经常要用到大量的木箱的,尤其是日本,他们的装备都是严格打包的。新到的弹药箱要如何打卡呢?手掰是难以办到的,牙咬更不可能,于是一开始很多士兵都是用刺刀的刀刃直接上去挑开。但是刀刃很脆,一不小心就弄断了,即便是没弄断,几次下去也不好用了。考虑到这个原因,于是就设计了一个钩子。

上面的设计已经够人性化了,但是实际上日军在使用的过程中,发现这玩意妙用还挺多。

最常见的就是挂枪了。打仗休息的时候,枪械是要统一放置的,都平方地上太占地方,所以经常要竖起来放,但是竖起来又经常容易摔倒。作战时,枪支跌倒,可能就会引来攻击,所以这时候这个钩子又有用了,用这东西把枪挂起来很方便。

还有一个就是,我们知道,日军在我国犯下很多的罪,除了肆意杀人外,还随处打劫东西。二战中虽然日军很凶猛,但是国内的百姓穷苦得堪比我国,所以日军的后勤补给,经常要靠打劫我们的百姓。于是很多日军在逮住小鸡、鸭子等家禽后,会喜滋滋地把这些挂在那个钩子上,然后带回到军营吃掉。

不过,纵然刺刀有多好用,这钩子有多有用,随着枪炮的普及,刺刀早就没什么用了,正面战场连枪都快没机会用了,更何况是刺刀,就算是站在几千公里外,都可以用导弹精确打击,刺刀根本没用。于是后来刺刀用的机会极少,这种设计也就不见了。现在我们还能看到的刺刀,就都是没钩子的了。

其他网友回答

这也不是日本人的专利,这种带钩的刀护手在一战之前世界各国的步枪上都挺常见的

这个钩子是在拼刺的时候,用来勾挡敌人刺刀的。勾住并卡上之后,往前一推甚至就能让对方的步枪脱手,再不济也是对方刺刀不朝向你,这样就能占据拼刺的主动权了。然而打完一战之后,各国发现这玩意在实际拼刺中没啥鸟用,而且随着拼刺概率越来越低,索性也就取消了这设计。

日本在一战中就打了个酱油,而且没参与惨烈的欧洲陆战,因此这个钩子到二战还保留,但到后期也取消了这玩意

其他网友回答

据大可观天下了解现代刺刀的应用起源于工业时代的法国,他们认为在把刺刀装上枪支以后,如果在对战排队枪毙时敌人快速突进打到了眼巴前,那么手中持有装着刺刀的步枪士兵们就拥有了自保之力,能如同古代用长矛作战的士兵一样与敌人展开肉搏厮杀。

法国人这种把刺刀装在在步枪中的发明,对当时的欧洲国家军队来说非常的简单实用,正所谓,好的东西一定要大家分享!世界各国为了提升自己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就开始相互模仿了法国人这种简单实用的发明,慢慢的开始把刺刀这种武器普及到了自己国家的军队中了。

其实日本人的很多武器装备都是从当时欧洲发达国家照搬模仿来的,比如说这个简单实用的步枪上刺刀的使用。

中国人称倭寇的日本人经历了明治维新之后,这个原本只会闭门造车的国家开始变成了西方欧洲列强的超级粉丝,处处像欧洲列强疯狂学习、大事小情努力的模仿起了西方社会,只因为日本人有一颗称霸世界的野心。

众所周知“亚洲野心狼”日本是一个极度缺乏资源的岛国,日本国内的自然资源非常有限,黔驴技穷的日本人为了节省资源,他们就把注意力放在了士兵们的刺刀作战方向上,他们认为拥有武士道精神的日本士兵通过这种肉搏作战的方式,能节省下非常多的子弹。

据大可观天下所知在人类的大灾难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中国战场上,英勇无畏的中国战士们在手中的步枪在打完了子弹以后,只能与敌近身格斗的时候,一般会选择拼刺刀或是抡大刀。中国士兵可是在与日本兵拼刺刀时(比如《血战台儿庄》中有大量镜头体现),个头矮小的日本兵总是要更凶猛一些,因为他们从小被洗脑,被军国主义分子灌输了大量的武士道精神,所以这些日本兵穷凶极恶,特别善战。

大家都知道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日本兵普遍所使用的是三八式步枪,我们中国人都喜欢叫:“三八大盖”。这个三八大盖步枪最大的特点就是尺寸非常长,如果再加上刺刀的长度,全长达到1.68米,比大部分当时日本兵的身高都要高上许多,日本人的这种想法叫做取长补短。

日本人的三八式步枪加上刺刀的长度比当时美国、德国、苏联的步枪都要长0.4米左右。因为当时日本人的个子普遍都很矮,人家故意把步枪设计得长一点,好在拼刺刀时占有优势,我们中国有句老话叫“一寸长一寸强”,这时细心的大家可能就会发现,在日军三八大盖步枪刺刀上面有个弯钩。大家一定想问:这个弯弯的钩子究竟是用来干什么的呢?

大可观天下查阅资料才知道这个弯弯的钩子的名字叫做护手钩,不光是日本的三八大盖刺刀上有,其他国家的步枪刺刀上也有,因为最早设计的刺刀,护手钩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只是放到现在步枪上刺刀的护手钩全部取消了,因为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护手钩的用处不大了,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

科普小知识:步枪上的刺刀分为刀柄、刀格、刀身和刀鞘四部分。这个护手钩属于刀格部分。

这个刺刀刀格,它的位置处于刀柄和刀刃之间。大可观天下认为从一般来说的话,刺刀的刀格的组成十分简单,一个是枪口环,另一个是护手钩。大家千万不要小看这个护手钩,看似组成虽然少,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小。

大可观天下,总结了一下刺刀上护手钩的作用如下:

1.对于身体的保护作用:日本三八式刺刀的这个护手钩设计,首先第一个便是起到了保护作用,大家试想一下如果是手持刺刀进行肉搏战的时候,在战斗中用力过猛,很有可能就会手滑割伤到手,那么手指即使不断,也会受到严重的伤害,日本人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刺刀上的设计了保留了模仿来的护手钩。

如果把刺刀装在步枪上与敌人拼刺刀的时候,若是用力过猛,极有可能会导致整个人向前倾去。二战日军步兵的步枪刺刀上面带的个弯钩,就会有效地预防敌人的刺刀冲劲,因为刺刀上的钩子可以有效地阻挡对手刺刀的突进!这个弯钩会勾住对方的刺刀,甚至能改变敌人刺刀的方向,避免自己受到敌人刺刀的伤害。这样就相应地就增强了士兵的战斗力。

2.开启弹药箱的作用:大家在影视剧中都看到过二战日军的许多军用物资都是用大木箱子进行装运的,日军在使用木箱里的物资时,那么开箱就变成了一个困难的事,用自己的手掰开一般人肯定做不到,用牙咬就不用想了,那得多蠢啊,这时刺刀上的小钩子起了作用,因为你用刀刃挑开的话,由于刀刃较薄,容易发生断裂的情况,用钩子打开才是最好的,可以说这个设计十分人性化。所以日本兵就可以用随身携带的刺刀上的弯钩来撬木箱盖,当然还有一些军用罐头类也可以用刺刀弯钩来开启,所以说这个护手钩实用性非常强。

3.行军途中悬挂物品:这是万恶的日本侵略军在侵华战争期间最常见的画面,这些鬼子在中国到处实行三光政策,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在抢劫了中国老百姓的一些物品后,这些日本兵通常会把刺刀和枪一起扛在肩上,耀武扬威的炫耀用这钩子来悬挂一些他们抢来的所谓“战利品”。于是很多日本兵在逮住中国农民家的鸡、鸭,鹅等家禽后,会非常荣耀般地把这些中国老百姓自己都舍不得吃的家禽挂在那个钩子上,然后大摇大摆的离开并吃掉。

4.挂枪:大家在抗战剧中会发现,士兵们在野外宿营时,一般都是把步枪竖起来放到一起,但是竖起来如果没固定物的话,步枪很容易倒下去,但日本人在使用的过程中,注重护手钩挂枪的作用,所以大家千万别小看这些小细节,日本兵就用钩子把枪勾起来摆放,十分的方便好用。

5.既然是刺刀的一部分,也是杀人利器!通过我对世界上最残忍无情的日本兵的了解,日本侵略军这个三八式步枪上刺刀的护手钩,我想:日本兵在肉搏时总喜欢是捅人肚子,因为人体就那软,在拔出刺刀的时候如果把肠子带出来更能加重对方的痛苦感和死亡率,这是毫无人性的日本人喜欢做的事。

综上所述:关于日本三八大盖刺刀上钩子的一些用处,也就这么多,欢迎大家进行补充。到了二战后期,妄想建立大东亚共荣圈的日本政府没钱了,就取消了这个护手钩的设计。

随着当今世界科技水平的不断进步,大可观天下认为在战场上能用子弹解决的敌人,谁都不会傻到要上刺刀去肉搏,所以在当今高科技条件的战争下,刺刀这种冷兵器的出场率是不会太多的,尤其是在现代局部战争条件下,像一些拥有高精尖武器的大国,能用导弹解决问题的就坚决不用步枪来解决。冰冷的刺刀到了21世纪,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一般情况下,现代步枪装刺刀,只是为了在仪仗队中表演用,实战中运用的几率已经很低了。

我是大可观天下,欢迎大家评论,点赞,转发及关注!

其他网友回答

抗战期间,日军清乡之后会获得很多战利品,有些日本兵就会把鸡啊,鸭啊什么的挂在步枪刺刀的钩子上。但这可不是这个钩子的正经用途!

侵华日军普遍列装的三八式步枪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八大盖”,一般从照片上区分“汉阳造”还是“三八大盖”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看刺刀上有没有钩子。这个钩子叫做护手钩,其功能非常多,很多可能你想都想不到!

先来说说比较正经的用途,既然叫做护手钩,自然最重要的就是对敌的时候保护自己。虽然这是装在枪上的刺刀,但有时候也会当做匕首使用,在使用的时候由于较短,所以护手钩就有着防止被对方的武器伤到手的作用。

当然,这个钩子也能够在对敌的时候勾住对方的匕首,熟练的士兵可以用它夺去对方的武器,这个功能是装在枪上也能使用的。“三八大盖”非常长,在拼刺刀的时候很有优势,可以刺也可以砍,配合着这个钩子,就能做到有攻有守。

同时,拼刺刀的时候都是竭尽全力的,很可能会造成刺刀入肉太深拔不出来的情况,甚至连带着枪管都刺入了人体,这个钩子可以阻止这种情况的发生。

其实“三八大盖”的设计者村田经芳在设计之初,自己都没有搞清楚这个钩是干啥用的,因为他是抄法国M1874步枪的。因为搞不清楚有什么高深的功能,所以就原封不动的保留了下来。

其实按照法国人的本意,这个刺刀的钩日本人是不需要加的。因为以前法国贵族佩刀的护手是直的,所以在骑马的时候很容易戳到战马,导致马匹吃痛乱跑。路易十四就曾经在挥舞佩刀的时候不小心用护手扎到了马屁股,导致马屁吃痛受惊,他本人更是摔了个嘴啃泥。

所以后来法国人就将直的护手改成了圆的,形成了一个钩子。后来在设计M1874步枪的时候,法国人赶工期,就将佩刀上的设计抄到了刺刀上,后来日本人又抄了法国人的设计,于是“三八大盖”上的刺刀就有了钩子。

不过存在就有其价值,任何一款武器都可能被士兵开发出其他稀奇古怪的用途。这个护手钩就常常被士兵用来撬东西,比如开罐头或者弹药箱。

另外当时部队在休息的时候,总是会将枪相互支撑着架在一起,用这个护手钩相互抵着可以更好地稳住枪堆,方便架也方便取。日军有时候还会将“膏药旗”的一端绑在在钩子上,一端绑在枪带卡环上,这样就可以扛起旗子来。

还有就是和开头说的一样,用来挂鸡鸭等战利品。绑在上面鸡鸭脚不着地,也扑腾不起来,比拎着省力许多。

不过随着武器越来越先进,这个设计就被取消了,后来大多数的刺刀都没了这个钩子。

(全文完)

(以上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本人删除!)

其他网友回答

刺刀,作为挂在火枪前方的拼杀武器,最早的雏形可以追溯到我国的明朝时期,当时明朝士兵把它装在铁铳上方便于刺杀,随着火器从中国传入欧洲,欧洲人对刺刀进行了改良,我们现在所见到的刺刀,基本都是仿造欧洲人的刺刀而改良的。

刺刀在一战至二战当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在整个二战当中,其实刺刀的作用随着武器的进化威力越来越小,当时也只有中国和日本在战场上经常爆发大规模的刺刀拼杀,在欧洲战场已经很少见了。

(日军三十式刺刀)

喜欢军事的朋友知道,刺刀现在仍然装备于解放军部队之中,阅兵的分列式也经常会有劈刀方队。其实主要一点就是训练士兵的集体意识和杀气,就如同正步一样,它永远不会被淘汰。

而我们看电视剧的时候经常会看到日军的刺刀下面会有一个钩子,这又是起到什么作用?

这种钩子叫做“护手钩”,装备在日军三八大盖三十式刺刀上。它最开始的初衷是为了与敌人拼杀时能别住对方的刺刀,使对方刺刀卡住,但后来的实战中发现,这种用途作用并不大,几乎就是摆设。

(日军三十式刺刀)

后来日寇士兵就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在不断的摸索中,日军把护手钩的作用发挥的淋漓尽致。

首先,在休息房中,护手钩可以使枪支安稳的挂在架子上,使枪能够整齐的排列在一起。其次,在作战中,可以把刺刀拿下来当撬棍用,用来开启装在木箱中的弹药。最后,日军每次扫荡,都会抢老百姓的粮食和家禽,这个护手钩正好派上用场,把战利品挂在钩子上扬长而去。

(现代刺刀)

后来在和平年代,因为护手钩与设计的初衷相差甚远,于是各国的刺刀中也就慢慢将护手钩给去掉了,现在日本军队的刺刀上也没有这种护手钩了。

我是亮仔,欢迎大家讨论留言,关注亮仔学史,共同探讨历史的那些事儿!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