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与黑小说评论(红与黑是一部怎样的小说)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红与黑》这部小说?

优质回答:

《红与黑》中对人类复杂心理的挖掘和表现,代表了同时代作家的最高水平,开创了后世意识流小说,心理小说的先河。

司汤达创造小说《红与黑》的初衷,是想通过文学人物个体的生活际遇来精准地记录当时法国社会的现状:代表封建、传统、保守的波旁王朝遭遇法国大革命后涌现出的新兴资产阶级的挑战,这样的社会矛盾激荡之下,最终法国在“7月革命”爆发后完成了历史的进步。(图 | 《摇滚红与黑》话剧照片)

小说中,以主人公于连为代表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追求改变个人命运的过程中,终究无法和保守的法国社会抗衡,最终以悲剧收场。而《红与黑》的故事则凭借犀利的人物刻画,以及浪漫的英雄主义情怀,为后世的艺术家们带来了无数的灵感启发。

一部作品想要成为经典,它就必须在写作风格、小说主旨等方面就要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即使在很多年后也能给人历久弥新之感,《红与黑》就是这样的经典:

首先,小说揭示了一个时代中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直到今天,仍有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巨大空间;

其次,司汤达颠覆了欧洲中世纪文学中千篇一律的女性扁平化形象,赋予了文学中的女性以智慧和主观能动性;

最后,司汤达成功塑造出了主人公于连这样一个让人爱恨交织、亦正亦邪的人物,还原了人性的善变与复杂。

正像《卡门》作者梅里美对司汤达所说:“您的罪过是将人心的伤口大白于天下,令人不忍直视。”再如德国哲学家尼采所说,司汤达是他“此生最美丽的邂逅之一”,还把司汤达说成“法国最后一位伟大的心理学家”。波伏娃也曾赞扬他说:“司汤达既是十足地浪漫主义的,又是决断地女权主义的。”其次,《红与黑》是司汤达受法国大革命与启蒙运动思想影响,对法国社会现实问题的回应

在18世纪末,法国农民与欧洲其他国家的农民相比就像生活在天堂。这是因为欧洲其他国家处于完全的封建权力覆盖之下的时候,法国人已经先行一步脱离了封建统治。

早在13世纪,法国的诺曼底就废除了农奴制。对土地的狂热点燃了农民对土地的投资热情,下层阶级只要一有点钱,第一件事情就是购买土地。直到大革命前,法国上下农奴制几乎已经绝迹,国家有一半的土地都已属于农民。法国农民不仅可以决定土地的各种使用方式,也能买卖作物、处置财产。

(图 | 米勒笔下的法国农民)

而这些事情在其他的欧洲国家,比如德国、英国都是难以想象的。直到18世纪末,德国几乎全境都还实行农奴制,农民的人身权、财产权、私生活方方面面都要受到领主的管制。也就是在德国和法国接壤的地区,才有少量的农民变地主的情况。

法国农民相对自由的同时,也代表着他们不再受到土地和领主的约束。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当工人后,巴黎的人口开始高度聚集,城市人口结构剧变时,在资源分配上还保持在旧制度下低效的封建集权模式:农民、工人被沉重的赋税压得喘不过气,新资产阶级崛起后被统治者无情地剥削,没落的旧贵族没有生存空间。

终于,法国大革命的引信在法国常年积累的社会矛盾中被点燃。

(图 | 法国大革命最终沦为“乌合之众的狂欢”)

虽然法国大革命的火焰最终演变成“乌合之众”的狂欢,但是从更深远的角度来看,法国大革命还是为人们留下了十分可观的遗产:启蒙运动中思想家推崇理性原则、自由、平等思想被播撒了出去,过往的封建、贵族和宗教特权,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革命中不断受到自由主义政治组织及上街抗议的民众冲击,旧的观念逐渐被全新的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的民主思想所取代。

由于母亲早逝,司汤达在他信仰启蒙思想的外祖父的影响下,从小就培养了对启蒙思想的信仰,以及对文学的兴趣。司汤达在成年之后,系统的阅读了爱尔维修,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等启蒙思想家的大量的着作,对启蒙运动的思想有着深刻的理解。

再有,司汤达的青少年时代是在法国大革命的高潮当中度过的。他自觉的接受了大革命思想的洗礼,热烈拥护并积极参与了家乡的革命行动。

《红与黑》中,主人公于连的平等的意识,自由的思想,反抗的精神,正是司汤达的启蒙思想在文学中的投射。

最后,《红与黑》是司汤达对他自身经历的投射

拿破仑是公认的军事天才,司汤达对拿破仑极其崇拜。拿破仑指挥很少的法国军队,在欧洲沉重的打击了封建贵族势力。他大胆启用了很多有才华的人,并不看他们原先是什么地位和出身。这就使得许多出身寒微的年轻人获得了机会,可以凭借个人的才能展露头脚。因此,在拿破仑的军队中,二十几岁当上将军的大有人在,拿破仑深受广大青年的拥戴。

在司汤达的眼中,拿破仑还是法国大革命思想的继承者和践行者。1800年17岁的司汤达,在一个在拿破仑手下担任高官的亲戚皮埃尔的引荐之下,加入了远征意大利的预备军团。在跟随大军翻越了阿尔卑斯山,到达米兰之后,司汤达被认定为龙骑兵少尉,随后在拿破仑的总参谋部任副官一职。

1810年2月司汤达又升任了帝国的会计检察官,继而又担任了拿破仑在德国的皇家领地的总管,1812年司汤达随拿破仑大军远征俄罗斯,在经历了莫斯科大火和随后的溃败后,他在俄罗斯的冰天雪地当中跋涉了100多天才逃回巴黎。

在拿破仑倒台之后,司汤达在自传里这样写道,“1814年4月,我和拿破仑一起下台了。”

司汤达终身崇拜拿破仑,称他是继凯撒以后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物。司汤达一生的荣辱,也是和拿破仑的沉浮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也反映在《红与黑》的主人公于连的人生追求当中。

司汤达的家乡在法国东南部罗纳-阿尔卑斯大区的格勒诺布尔,这是座在1968年举办过冬奥会的城市,位于阿尔卑斯山区,临近瑞士和意大利。

司汤达的母亲祖籍是意大利,思想开明,性格活泼、热情,对桑拿影响很大。因此,司汤达具有典型的意大利人性格。

司汤达的一生有相当长的时间是在意大利度过的,他随拿破仑的军队到过意大利,拿破仑战败之后,他在意大利的米兰生活了整整7年时间。1830年7月革命之后,他又被法国政府任命为意大利一个滨海小城的理事,担任这个职务,直到1842年去世。

司汤达一生都热爱意大利,写了大量与意大利有关的小说论著,随笔,游记。例如《帕尔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意大利绘画史》,《罗马、那不勒斯和佛罗伦萨》还有《罗马漫步》等作品。

司汤达在为自己题写的墓志铭上,甚至自称是米兰人。

司汤达在一生当中,经历过两次刻骨铭心的爱情,对象也都是意大利女性。

第一位叫安吉丽娜·皮塔格鲁,大家都称呼他吉娜。这是一位政府小职员的妻子,司汤达与他在1811年陷入热恋,吉娜的感情,像夏天的雷电和暴雨,狂暴又反复无常,给了司汤达强烈的刺激。

另一位女性叫玛蒂尔德·维斯孔蒂,他们相识于1818年。玛蒂尔德是一位伯爵夫人,离婚之后爱上了一个意大利爱国主义诗人,积极投身烧炭党人的解放意大利的秘密活动。玛蒂尔德有着惊人的美貌,高贵的气质和纯洁的心灵,让司汤达大为倾倒。但是玛蒂尔德只把司汤达当成是一个可以信赖的朋友,始终拒绝他的求爱。

这两位女性在司汤达心灵当中都留下了深刻的烙印,他们的性格气质也都折射在《帕尔马修道院》、《意大利遗事》、《红与黑》等作品当中,塑造的女性人物形象身上。意大利人那奔放、激情、追求感官享乐和现实幸福的民族性格,是司汤达所神往的。

《红与黑》虽然是以法国社会背景,但是玛蒂尔德火热的激情,于连容易冲动的性格,对个人幸福的执着追求,都反映了司汤达所推崇的意大利民族性格。

其他网友回答

太多人在阅读《红与黑》的时候,喜欢把它当作一本爱情小说,更多关注于连与两个贵族女子间纠葛的爱情,诚然,瑞那夫人的柔情与拉莫小姐的激情都有令于连痴迷的力量,然而于连想要的不是爱情,两个女子可以说仅仅是他的跳板,他不择手段的手段。

当于连怀着热情与野心走向世界的时候,他得到的只有失望,这里没有革命、没有拿破仑,只是一个庸常的世界。他的前途平坦,但远不是他渴望的那般光明。

而他不甘心沉沦,只有像拿破仑握住子爵夫人的手一样,走向一条卑劣的捷径——两次。

我们能说当时他感受到的只是一个男人对于女人的纯粹的迷恋吗?能忽略他那极度冷酷自私、敏感自尊的内心对于哭哭啼啼的女人的蔑视和厌恶吗?显然不能。

所以对于《红与黑》,只要不把它理解成一个三角恋爱情故事,那么一切都好办了,于连接近这两个女人,或许带着情欲,但更多的是更为冷酷的,极端目的性的东西,这一切都是为了他的野心。

《红与黑》是一部野心家覆灭的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红与黑》是法国作家司汤达创作的长篇小说,也是其代表作。这部长篇小说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十九世纪法国乃至欧洲文学的一座丰碑。其实小说也是根据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经过艺术加工而成的。

小说的故事梗概:于连来自乡村,是个野心勃勃的青年人,他不愿意待在家乡和父母一样,当木匠每天和家具打交道,因此跑到了城里当了神父,钻研起神学,把一本拉丁文《圣经》全背下来,这事轰动了全城,他聪颖好学,从小受启蒙思想熏陶。具有反抗精神的于连,19岁那年进市长家当家庭教师,因与市长夫人瑞娜夫人有暧昧关系被迫离开小城,进了贝尚松神学院学习,后又因院内党派斗争不得不离开省城来到巴黎德·拉莫尔侯爵家当私人秘书。他因才华出众,颇受侯爵赏识,并博得他女儿玛蒂尔德的好感。但正当他沉醉在30岁时当上个司令的美梦时,市长夫人的揭发信,使一切希望成了泡影。在气’偾之下,他试图枪杀夫人。事后,得知夫人的揭发信是在忏悔教士强迫下写的,他痛悔不已。在监狱里,他不愿申诉,而且拒绝接待探监的玛蒂尔德小姐,只喜欢与瑞娜夫人相处,最后终于上了断头台。三天后瑞娜夫人也抱着孩子离开了人世。小说写的都是年轻人在异乡的奋斗史,经历了短暂的成功,但最终获得的是失败。

小说的艺术价值:那么小说在艺术方面具有哪些鲜明的特色呢?第一是摆脱了以往纯粹按照线性时间安排小说情节推进的结构,向着“空间”长篇小说过渡,显示了作者在小说结构艺术方面的创新;第二是杰出的心理描写。作品的主要艺术魅力是对人物行动时的深刻心理分析。而其最为突出的成就,就在于塑造了主人公于连这一经典人物形象。

在整部小说作品中,主人公于连这一典型人物形象是个性格复杂的人物,他的性格并非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反抗——妥协——反抗的曲折变化的历程。连这个人物形象,还具有一定的性格分裂特征,他既自尊自爱、勇敢真诚,同时又自卑、怯懦、虚伪;既富余激情而又冷静,既要独立自主,又时时表现出屈从和依附。

为什么书名叫红与黑?

小说原取名《于连》,等到正式出版的时候则又改为更具象征意义的《红与黑》。只所以改名叫《红与黑》,有人说,红代表法国大革命时期,黑是教会势力猖獗复辟时期;有人说,红是法国军官的军服,黑是教士的教服;有人说,红是热情,黑是阴谋。不过后来也有读者说,《红与黑》代表书的前、后两部分。前半部分于连的成长经历和德?雷纳市长夫人的爱情,是谓“红”;后半部分主要写充满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是谓“黑”。红色的爱情,读起来轻松愉快,故事性也强。黑色的政治,戎长拖沓,十分枯燥乏味。特别是书的结尾,于连死后第三天,德?雷纳市长夫人也随之自杀,真正感到如梗在喉。

这部作品在整体上展现了19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面,全面地展现了当时法国从小城到省城直至京城的贵族、教会、资产阶级和贫民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状态。可以说是一部反映十九世纪法国社会的百科全书。《红与黑》具有强烈政治倾向性,它描绘了王政复辟时期激烈的政治斗争。例如小说第二十一至二十三章,就对法国贵族政权蝇营狗苟的卖国行径给与尖锐批判。此外作品还对当时的神学院的伪饰进行了大胆的揭露。

关于更多详细内容,可以看我的博客大汇总: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79832978 或者 https://blog.csdn.net/m0_37700275/article/details/82972318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