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珍珠港(二战后期日本为什么要偷袭美国的珍珠港)

网友提问:

二战时期,日本为啥一定要偷袭珍珠港,没有更好选择嘛?

优质回答:

日本偷袭珍珠港对美开战之前,当时日本以近卫文麿为首相的内阁,一看到无法阻止战争的发生,干脆来个总辞职。近卫内阁总辞职后,除了东条英机谁也不愿意出来组阁,甚至连外相这个职务,一时也不容易找到人。为什么?傻子都知道,跟美国开战,纯属找死,既然是找死行为,那么谁愿意承担责任。可太平洋战争还是发生了,因为什么,因为当时的日本要是不和英美等国开战,它已经没什么事可干了。对于军国主义来讲,不打仗还有什么存在的价值。有人说,日本解决事情的唯一办法就是发动战争,至于怎么结束战争,它从来不会去想。什么人不去想?少壮派,代表人物是一些佐级的参谋们。这些参谋最擅长的就是“下克上”。昭和参谋“下克上”的事件最出名的几个:九一八事变,两次诺门坎事件,七七事变,入驻法属印度支那。这些事件,每一个都是日本的催命符,每一个都是参谋们在没有命令的情况下任意妄为的结果。入驻法属印度支那(越南),是对美开战的催命符。前面的两次诺门坎事件,尤其是第二次日本失败后,关东军受不了屈辱,正打算再次调集重兵大规模开战的时候,要不是德国和苏联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日本被德国在后面狠狠地捅了一刀,估计日苏战争早就发生了。那么日本政府为什么阻止不了这些参谋,这个一会会说到的。

日本的参谋被称为精英中的精英。以陆军为例,二战时期,日本的参谋全部毕业于陆军大学校。从陆军大学校建校到1945年的60年间只有3000左右的毕业生,平均每年不到60个人,早年只有十几个,所以几乎每一名参谋都会成为将军。毕竟,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生成绩在前20%的人才有报考陆军大学校的资格。二战日本被绞死的甲级战犯中,绝大部分都是参谋出身。“上等兵”东条英机是参谋出身,他爹东条英教也是参谋出身,而且东条英教是陆军大学校第一期的第一名。

陆军大学校前几名的毕业生,都会得到天皇御赐的军刀。而且日军参谋还有一个标志性的身份的象征,即参谋绶带。虽然日本海军培养参谋比日本陆军要晚一些,但是都是一个德行。

日本的参谋为什么能够左右战争?是因为日本的参谋不受他所在单位领导的领导。联队的参谋归师团的参谋管,师团的参谋归军参谋管,军参谋归方面军参谋管,方面军参谋归大本营的参谋管。作为关东军少佐作战参谋的辻政信,他可以直接向诺门坎战役主力的第23师团长小松原道太郎中将下命令。辻政信甚至会指着联队长的鼻子破口大骂,你去自杀吧!

另外,二战时包括二战之前(日清战争、日俄战争)日本军队有一个极其变态的三个“二元化”,政治和军事二元化,军政和军令二元化,海军和陆军二元化。也就是说,政府管不了军队,军队归天皇统帅,政府只负责征兵和给军人发工资,至于军队在干什么?怎么作战和用兵?政府管不了。还有海军和陆军出了名的不和,双方用70%的精力内杠,用30%的精力对付敌人,甚至陆军想要自己建航母,海军想要自己造坦克。陆军的参谋本部,海军的军令部,光看这两个名字,就能够说明日本的陆军和海军有多么的不和,都是参谋组成的部门,一个叫参谋本部,一个叫军令部,谁也不服谁,名字都不可以一样。

挑起入驻法属支那“下克上”的参谋是佐藤贤了。这个让议员(他曾经的老师)闭嘴的家伙,是和辻政信一样的恐怖参谋。他的“下克上”进驻越南,使日本陷入了对美开战的深渊。

在此之前,罗斯福为了稳住日本人,曾出卖过中国的利益。罗斯福跟日本人提出了:只要你不继续扩大战争,只要你在亚洲老实地保持现状,美国可以承认日本在中国的所有即得利益,包括承认日本扶持溥仪的那个伪“满洲国”和汪精卫的那个伪“国民政府”。那时除了不正常的国家,好像只有苏联承认过伪满洲国。

对于美国人奉献的橄榄枝,日本高层非常地欣喜。只是在德国、日本外相松冈洋佑和一群参谋的鼓捣下,不得已被迫流产。而直接造成入驻法属支那事件的人是佐藤贤了。他在得到法国维希政府的同意下,不知怎么想的还要强行入驻,不光强占了越南,还和法军产生了小规模冲突,这是公开违反国际公约的。法国人受德国人的气,是能够忍住的,可是受了一群身高不到一米六的小鬼子的气,高傲的法兰西民族是不能够忍受的。

其他网友回答

日本偷袭珍珠港。使美国向轴心国宣战。因此而决定了现在这个世界格局 如果日本不偷袭珍珠港的话 美国是民主国家 国民惜命 政府不敢任性向轴心国宣战。当时的形势 欧洲大陆己被团灭。英国只是苟延馋喘苏联也己无力支撑 都己进入灭亡的倒计时。而日本己占领亚洲的绝大部分地区 只要假以时日 轴心国就会如愿……可惜日本高层在之前的所向披靡以后 已经飘了。一记重大策略失误 迫使美国加入战团。大量的军事支援和物资流向英、苏联。使其两本己进入灭亡倒记时的最后两大敌人满血复活。而日本的战斗力和有仇必报的美国相比差距太远。被美国打得节节败退。无还手之力了 二战中日本政府是轴心国的罪人

其他网友回答

法国和荷兰本土已经沦陷,英国又在欧洲苦苦支撑,对于东南亚都已无暇顾及,唯一能对日军南下造成威胁的唯有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所以如何解决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是日军能否成功南下的关键因素,当时日本军方也分为两种对战思路,一种是等待美军舰队前来与其展开类似于日俄战争对马海峡海战那样的舰队决战(围绕战列舰),再一种就是山本五十六所提出的先发制人偷袭其舰队母港计划(围绕航空母舰),而珍珠港作为美国的太平洋舰队总部以及核心驻地自然而然成为了日军的首选攻击目标。

其他网友回答

不管什么原因敢攻击美国本土的似乎只有日本。

其他网友回答

偷袭珍珠港意味着向美英等西方国家开战,这是日本没有办法的选择。

首先,这是夺取战争资源的需要。

日本自然资源极度匮乏,特别是石油严重依赖进口,每年80%的石油消耗靠从美国进口,日本自身的石油储备仅能维持不到一年。当时,日本在东亚的扩张已经严重威胁到了美国的利益,美国试图用石油卡日本的脖子,通过停止对日本的石油供给逼迫日本从中国撤军,恢复到“七七事变”前的状态。这意味着日本要放弃1937年以来的几年的扩张成果,这是日本军人无法接受的。

当时的中国是贫油国,日本人虽然在中国东北到处找油田,但幸运的是大庆油田没有被发现。日本人在亚洲唯一能够大量获取石油资源的地方只有荷属印度尼西亚和英属缅甸等南洋地区。所以不得不选择向美英列强开战。当日本占领南洋后,马上把国内70%的石油工人派到南洋油田进行开采。但这些油田由于在战争中遭到了严重破坏,直到1943年才恢复了战前的产量。此时日本的海上优势已经丧失,只有少量石油能安全运回日本国内。

其次,这是日本陆海军博弈的结果。

日本陆军和海军一直存在复杂而尖锐的矛盾。日本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前的扩张主要是在大陆,陆军出尽了风头,海军发挥作用的“舞台”比较小。如果日本选择北进苏联,海军的作用将继续被弱化,所以海军极力主张夺取南洋。况且当时日本海军规模庞大,有先进的零式战斗机等武器,信心满满。

最后,这是从实力出发的选择。

日本当时的选择除了北进苏联就是南下。苏联在远东地区长期驻扎着强大兵力,即使是在1941年苏德战争最紧要的关头,远东地区仍驻扎着苏军70万人,专门防范日本。日军1939年在诺门坎已经被苏军狠狠教训过了,日本掂量了一下,北进没有太大胜算。

而当时南洋地区的美英军队主要由当地人构成,是典型的殖民地军队,战斗力有限,而且士气低落。日本人把自己宣传为推翻白人殖民统治的亚洲解放者,迷惑了不少当地人。比如,缅甸人不仅不帮助英军作战,还充当日军的向导,配合日军占领了缅甸全境。所以,柿子当然要捡软的捏。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