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毒箭杀伤力很大,为何在古代战争中没有普遍使用?
优质回答:
1726年,雍正皇帝推“改土归流”,欲开辟黔东南三千里苗疆,八旗大军云集。云贵总督鄂尔泰亲率军兵进军广顺、长寨,严酷镇压不服王化之土司蛮军。
这是一场史诗战斗,鄂尔泰推行“改土归流”,当地土司举兵鏖战,并依托寨子,集结成联军,官兵每到一处,皆是凶蛮杀斗。
鄂尔泰采取了逐寨拔除,血战到底的方针,接连打下永宁、永安、安顺等1398寨,广顺、定番、镇宁等680余寨,平息了土司势力。
是时,清军在丛林中举步维艰,到处是带毒的冷箭,不少勇武的士兵不明不白的仅仅因为擦破皮的轻伤就轰然倒下,令其他士兵非常恐慌。经过艰难万分的残酷血战,清军仍然取得了最后的胜利。此战“缴弓弩四千三百余,毒矢三万余,皮盔、皮甲、刀标各数万”。
“毒矢三万余”,可见在黔东南的战斗里毒箭已经是被少数民族武装普遍使用的东西。
继任的云贵总督高其倬经过调查发现,山林土著使用的的毒箭毒素,是一种名为“撒药”的东西,系草木提取。其药“见血封喉”,药力霸道,受其伤者药石无医。
但“撒药”虽好,却只能保存两三个月,而且产药的树木非常珍贵。传闻毒树会淌下毒汁,毒汁滴在石头上被太阳烘干后化为红色粉末,山民们刮取这些粉末,便可以制作“撒药”。
高其倬对雍正皇帝上奏,请求铲除这些害人的毒树,并且寻找能解毒的方子,彻底平息这种丧天良的毒剂带来的恐惧。
很快雍正皇帝便发出圣旨,要求彻查“撒药”。名叫谭大经、何结、狄云的三个兵丁拜师瑶族山民,学习到了制造“药弩”的法门。原来山民们将一种生长在左江的毒树汁液与蛇毒混合,制作出见血封喉的“撒药”,这种毒药当地人时而就有贩卖,汉民称之“药母”。
谭大经三人在左江隆安县继续秘密查探,结果他们找到了三棵“棋树”,确定了这就是“见血封喉”的毒树之源。
广西提督韩良辅上奏雍正调查结果,雍正皇帝下令彻查“棋树”,随后左江前营游击将发现的三棵毒树全部焚毁,连树坑也没放过。各地总督也开始探寻和毁灭“撒药”。这种树木开始大规模的被铲除,仅在深山老林里少量存活。但“撒药”也让清军尝到了厉害,少量装备了一些,只是“棋树”大量减少的情况下,这种装备能维持多久是未知数。
毒箭在中国历史上并不算一个陌生的词汇,例如《三国志·关张赵马黄传》就有关公刮骨疗毒的文字叙述: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
但我们真正能见到使用毒箭作战的战争很少很少,恐怕最详细最大宗的就是清军对土司的改土归流作战了。
古代制造毒箭,最主要是成本和储存问题,毒箭使用非常繁琐,并不是简单的沾了毒的箭就能作为毒箭使用,一般都有一套淬毒的流程,耗时耗力。对大规模的军队而言,弓箭就是个消耗品,一阵战斗十几万只就射出去了,哪还有淬毒的时间,临时淬毒又来不及。故而战争的规模都比较小,多是便于就地取材的热带雨林地区。
古代对毒理的研究其实相当简单,一般大众认知里也就砒霜、鹤顶红这些砷类矿物毒剂,有些时代连水银都不当毒的,还为此发明了通过银反应测毒的方法。但归根结底这些矿物毒药非常昂贵,且不适合临时给弓箭淬毒,会无谓的增加一大笔开支。
何况矿物毒素的杀伤力其实很低,哪怕淬在箭矢表面,射伤人体后可能也就阻碍一下伤口的愈合。反正又不会当场发作,伤口只要有清洗清创,很难造成真正的杀伤。箭矢基本不从这方面谋求缓慢的杀伤能力。
反倒是明代装备的一些热兵器中,矿物毒素使用的非常普遍。明人将火药配方中加入砒霜、巴豆、狼烟成分,借助黑火药的强燃烧能力,对敌人造成毒气杀伤。
生物毒素是最适合给箭矢淬毒的,从植物、昆虫、动物体内提炼的毒素易于粘附、毒性猛烈霸道。如蛇毒、箭毒蛙、虫毒、箭毒木等,可谓是见血封喉,稍微破开皮肤即可造成强烈中毒反应,迅速使对方士兵丧失战斗力。
但这种毒素获取受条件影响非常大,且难以保存。蛇毒之类的东西,即便是当代依托养殖业取毒,也是金贵无比;箭毒蛙是南美生物,且只有雨林土著装备,大部分地区的士兵无获取;虫毒成分混杂,蜈蚣、蝎子、蜘蛛或者其它毒虫的毒性虽强,但威力和产量估计比蛇毒还差。最适合的只有“箭毒木”。
箭毒木是屡次出现在中国古代战争里的东西,尤其是一些少数民族势力特别喜欢使用箭毒木,这种桑科波罗蜜亚科植物别称就是“见血封喉”,可见毒性的猛烈。
“见血封喉”在我国的南疆边陲广泛分布,云南、广西、广东、海南都有生长。少数民族的部落民们割取它的树汁,然后涂抹在箭头和武器上,只要刺伤猎物,很容易就能让它送命。生活在丛林中的少数民族人民依靠这些东西对付熊虎之类的猛兽,因为被毒箭射杀的猎物是没法吃的。
美洲的印第安人也很喜欢使用箭毒木作战,他们的毒箭是一大特色,一般在战争开始前,由妇女儿童完成对箭矢的淬毒,然后送给男人拿去作战。
东印度群岛的婆罗洲土著也曾经大规模的使用箭毒木对付入侵的殖民者军队,记载于1859年的一次冲突中,土著的毒吹箭给英军带来了极大的伤亡。起初英军往往忽略了这些杀伤力极小的吹箭,但中箭者没多久就猝然而亡,死在冲锋的路上。
抗日战争时期,在海南坚持抗战的游击队军民也采用了箭毒木来袭击日军。文昌南阳地区福基园村村口还留有一棵满是刀痕的“见血封喉”,树龄有100多年,树身累累的刀痕就是割取箭毒树汁时留下的。
缺枪少弹的艰苦岁月中,海南人民就是依靠箭毒木化成的子弹,取走了一个又一个鬼子的狗命。他们还制造了“荔枝炮”,用老荔枝树做炮管,发射混了箭毒木汁液的铁砂,日本鬼子挨上必死。
不过毒药毕竟是需要成本的,无论是生物的还是矿物的,储存都有期限,受地域影响严重,产量也不高,很难完全应用在大规模的战争中。话说回来,弓箭杀伤力足够强,还要淬毒做什么?一箭随缘罢……
但战争里一样诞生了“毒箭”,这种毒箭与毒药不同,也更简单,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许多的影子。
比如:尿里泡过的箭头、把箭头插马粪里搞脏、故意泼水让箭头锈蚀等等。这些搞法,使箭头带有大量的病菌,在缺少抗生素的古代,如果士兵让这样的箭头射中,又得不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往往注定了结局不会那么美好。不是死于伤口感染,就是死于破伤风。
所以,带毒的箭头其实在战场上不是那么稀有,只是古代无法大规模应用。但这方面的意识其实古代人早就有了。大家还有什么要补充的看法呢?
其他网友回答
首先要澄清一个问题,古代的毒药都有哪些?
古代没有化学合成毒药,毒物基本来自天然矿物(比如砒霜为代表的砷化物)以及天然动植物毒素(比如毒箭木和蛇毒)。
动植物毒素没有大规模提取并列入现役装备的可能,只有少数民族地区由有经验的山民自行提取涂抹武器。
而砷化物中毒至死所需的剂量并不能靠涂抹武器完成,而且至死速度慢,无法使中毒者立即失去反抗力。在古代破伤风致死率极高的情况下何必再画蛇添足涂个毒药?
因而除了狙杀必死目标,毒箭并没有大规模装备的价值。反而把箭头在尿桶里泡一泡效果更好,中箭者基本没有存活希望。
其他网友回答
很明显,原因很简单。第一个必须是制作成本高!打一仗都用毒箭要不出来,也不能一次性快速造好。第二个不易保存,毒性物质有挥发性!造多了不能妥善保存,就会失去性能。第三个就是使用的士兵必须经过特殊训练才能安全操作!就像现在的一些高端武器一样。如果不能随时的拥有多数的常备军,那么也不会随时能大规模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