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果养儿女不能养老,人还会生孩子吗?
优质回答:
养孩子防老是以前的观念,现在与世俱进,人们的观念一般有三派。
乐观派:人们愿意生孩子,养孩子,并不是防老的,认为生孩子只不过是生命的延续,情感的需求,一个家庭的完整。
例如:两夫妻年轻时,有一定的收入,而老了后,平时存的一些积蓄,加上退休金,就可以保障晚年生活了。
传统派:人们愿意生孩子,养孩子,是完全期望孩子长大后,在自已没有生活能力时,靠孩子来赡养,照顾自己。
例如,两夫妻思想比较保守传统,虽然老后,自己能养活自己,也认为养孩子是为了防老的,是天经地义的。生了你,养你长大,你必须养我到老。
理想派:人们不愿意生孩子,养孩子。
例如,丁克一族,喜欢两人世界。而养孩子,需要精力,物力,投入太多。至于防老,会做好前期规划,就算自己老了,不能自理了,有保姆,养老机构就行了。
综合以上几点,生孩子,养孩子,是在于每个家庭的认知而选择生与不生,养与不养。敬爱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一种延续。
希望天下的老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养,健康长寿!
题主好,关于这个问题,作为新晋宝妈,我想说说我的理解。
首先,养儿防老这个观念是以前的观念。
养儿防老是人们通过养育儿女解决在老年阶段的经济和生活有所依靠问题的一种传统的养老观念。
产生这种观念的直接原因是老人赡养问题得不到社会的解决,而必须通过家庭自身来解决;根本原因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低,经济落后。
而中国农村老年社会保障的范围很小、水平低,老人在家庭中主要由儿女供养,因而养儿防老的观念在农村很普遍。
其次,养儿不为防老,只是因为那是爱的结晶,生命的延续,是新时代的观念。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社会观念的深入人心以及大家庭的解体、单一家庭的出现,中国的养老方式最终势必由以家庭为主转向以社会为主,所以,近些年,养儿防老的观念在许多地方似乎不存在了。
就拿我自己来说,我愿意生小孩,不是因为我觉得我必须生,不然我老了无所依靠。而是因为,我与我老公的感情发展,顺其自然,水到渠成,就有了我们两的女儿。而我两个女儿的出生,在我跟老公眼里,从来都是我两爱的结晶,是带着我们的基因延续了我们的生命,我们爱她们,爱着她们自出生后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而那只是单纯的爱,没有任何功利与目的。
在我的两个女儿还未出生前,我从未想过,我生孩子是想将来给我养老。我两个女儿出生后,许多人跟我聊天说,“生女儿好,将来老了,女儿会比儿子照顾的更好。”我都是笑笑,当做附和。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将来我老了,是需要我的两个女儿来养老。
我跟我老公的想法从来都是,将来我们老了,女儿需要我们帮忙带小孩,我们就带,不需要我们带小孩,我们就出钱补贴她们生活。至于我们自己,可以单独住,等需要人照顾的时候,我们可以住疗养院。
而我对女儿的期盼,一直都是希望她们平安喜乐。
再者,与其考虑养儿防老,不如考虑有了孩子之后如何教育孩子!
教育孩子远比养儿防老重要。一个人在社会的立身之本,就是自身的素质教养。国家都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见教育才是任道而重远的工作。
一个人的自身素养较高,对老人,就算不是父母,也能存有爱护之心。反之,别说是其他老人,就算是父母,都能一推二五六,所以经常看到有殴打老人、啃老啃不了了就开始折腾父母的新闻。这样的人,也许当初就是在父母的养儿防老的期盼下出生以及长大的,结果呢?
可见,与其考虑养儿防老,不如考虑有了孩子之后如何教育孩子,才是最根本的。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是这样,毫无疑问的讲,丁克家庭会多起来。
其他网友回答
养孩子是为了付出和欣赏,其它是自己多想了。
其他网友回答
喜欢孩子就生,不喜欢就不生。
其他网友回答
养儿防老觉得是丢面子的话题,、予取予求的老人自己又有多少养老能力?说出来简直是种现与的讽刺,甚至太重的剥离痛,相互理解万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