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谁的死让你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大道理呢(《三国演义》谁的死让你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大道理翻译)

网友提问:

《三国演义》谁的死让你明白一些为人处事的大道理?

优质回答:

《三国演义》这部鸿篇巨著,以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之死为一个重要转折,这几个自带主角光环的人去世后,读者大部分失去了读下去的兴趣,今天不提上面这几个,说一下杨修之死。

杨修,(175——219)字德祖,今陕西华阴东人。杨修祖上一直在东汉朝廷为高官,四世三公门庭显赫,可与冀州袁绍相提并论。

此人博学多才,学贯古今,但偏偏恃才放旷,喜欢卖弄小聪明,最终被曹操所杀。死于219年,仅44岁。

关于杨修之死,实际上是他一步步激怒曹操而不自知的一个过程。曹操由欣赏到厌恶,由厌恶到憎恨,由憎恨到大怒杀之,这么一个过程。

比如:一盒酥事件和花园阔门事件,属于卖弄聪明,善自做主。曹操有些欣赏其才也略有些不悦。

再比如:曹操梦中杀人事件,私下散布曹操隐私,戳破曹操心事,曹操焉能不恨。

最不能容忍的是,杨修介入了曹植和曹丕的储位之争,给曹植泄露考题,教曹植如何出城杀死门吏等等,让曹操大怒,动了杀心,寻找机会除掉杨修。

果不其然,曹操连吃败仗,心情糟糕透顶,在军营中喝鸡汤吃鸡肋,随便一句“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杨修闻言,善做主张鼓动军心收拾行囊,准备撤离。曹操知道后大怒,即以军法处置了杨修,并把其首级悬挂,以儆效尤!可见曹操已经把杨修恨透了,杨修处处卖弄聪明,揣摩上级心思,干涉曹操家事,此乃大忌!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杨修之死是必然,不可避免,咎由自取。作为臣子,应谦逊、低调,藏拙、闭嘴,而不是张扬和卖弄。

杨修之死可悲可叹!他不及郭嘉、司马懿、贾诩之万一。

其他网友回答

三国里的英雄人物太多了,每个人的人生都有启发和感动。这其中以下六位之死让我印象颇深。

祢衡之死:狂傲之人,纵然才智过人亦难存身!

祢衡的故事在《三国演义》第二十三回以半回的篇幅做了描述,具体的故事就不详述了,大家可以看原文也可百度一下。没看及此回时,我都觉得很惋惜。这样一个文采纵横的人,为什么不去做点实事,而总是逮着机会就不惜以身试险,嘲弄权贵,奚落所有他所见到的人。难道他看不到这些行为的风险吗?更重要的是,我实在很难理解,他如何看待这种奚落的意义呢?与其这么毫无目的的调侃、谩骂,不如去想想去做点能对那时社会有帮助的事情。我实在不理解这种人,所谓的那些才华真的只是装饰,其人终其一生都沉浸在自以为是到狂傲无物的自我中,看不到其生命对外在的意义,惋惜其才华,但死有余辜!

所以,人不可执着于自我,更要看自己的社会意义,执着于自我而心中无他时,基本也就离葬送自己不远了。

杨修之死:恃才傲物自以为是的人看不到危险!

得益于我们的教材,杨修是三国里比较有名的人物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我觉得他也是跟祢衡一种类型的文人,只是杨修比祢衡聪明太多了,而且有很高的政治修为,但我还是认为他是与祢衡一种大类的文化人,很执着于自己的才华并予以表现而忘记目标,虽然他不狂傲,但却视野太窄,格局太小,总以为自己聪明盖世。说实话,看完《三国演义》给人的感受就跟在社会里拼搭十几年的感受很相似——你会发现这个世界上没有聪明人也没有特别傻的人,如果真的以为自己聪明,以为自己比别人更聪明从而可以主导局势,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死,给我的触动是:时刻虚怀若谷,就像乔布斯说的Stay foolish。一旦对自己所在的领域或圈子开始自得意满、自以为是起来,那么危险就开始包围自己了。

周瑜之死:学会欣赏懂得共赢的战略家才不会陷死到事件中

周瑜真的是被三国曲解最多的英雄了,为了凸显诸葛亮,周瑜真的被刻画成那样一个小器短视的人物。但不管怎么说,若仅就《演义》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上看,周瑜确实是死于自己的“小格局观”,他确实没有像鲁肃那样具备那么开阔的战略眼光,总是在错误的时候在战术上与刘备计较。总体来看,如果能够在起初的孙刘联盟阶段,坚定地走孙刘合作道路,他就不会那样冒进、急迫地去和诸葛亮抢城池了,也不会被暗算。所以,该合作的时候合作,在每个阶段区分好敌人和朋友,在战略层面布局,而不陷入到事件中,这样会让自己四两拨千斤,不会把自己压垮。

曹操之死:人的真实自我永远不是那个外在的角色

《三国演义》在描述曹操临终之时,特别描述了他逐个分嘱自己妻妾后世遗产之事,在我读书时,我觉得这个描述实在令人大跌眼镜,不世出的一代枭雄,最后要死了,却念叨是后宫里的儿女情长,原来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那种气象去哪里了?不过后来成家之后,能够感受到,这一代枭雄啊,一辈子都活在那种霸主的角色之中,要在乱世里活下来,就必须拼,必须称王称霸,那角色都演绎得多么完整啊!连睡觉都要装杀人。但人毕竟是人啊!他的死给我的感觉是,无论是谁,什么角色,生命的底色和本质都是由最亲近的家人赋予的,可能只在最后的关头,才有可能看到生命本身的真相吧!

刘备之死:有些人的宿命是改不了的,没有选择。

死于白帝城的刘备,就此一败,千年争论不休。我个人的观点是,他没得选择,只能攻伐东吴,也最后在三国权力的失衡后,最终被东吴战胜,他必然一攻,也必然一败。要不然,他就不是可以称帝的刘备了。大家想想,其政权的建立,是起于其核心价值观的“仁义”,其核心干部也都是因其价值观而凝聚在一起的,这是蜀刘根本的政治发动机,如果关羽的仇不报,其政治基础还在吗?所以必须得报,特别是在张飞的怂恿下,而张飞的死恰好也促进了此仇得快报。如此以来只能攻伐东吴(情感都上不允许选择),而不管是否陆逊有着绝杀的天赋,因为士族政治体系,三国历史上的东吴打防守也从来没败过,再加之三国势力平衡的打破,刘备必然一败,我相信这个逻辑,一代枭雄一生征战的刘备不可能不知道,更何况群臣力谏、赵云苦谏。但除却感情原因,刘备心里应该很清楚(未必是逻辑思考的结果,而是其做人的自然反应),但他还是去了。最后也死在了白帝城。他的死,证明了那些促成成功的因素往往也是促成失败的因子,换句话说是宿命。跳出宿命唯一的解药:就是放弃角色、放弃责任。但枭雄是不可能的,死也得是枭雄。

孔明之死:鞠躬尽瘁的楷模真正做到了死而后已

如其所誓,诸葛亮做到了中国古今读书人的楷模。他用实际行动了践行了其初出草庐的誓言。每每看到“星落五丈原”这个篇章上,心里都很感动。人的一生自当如此,初心不改,一诺千金。孔明之死,让后世的读书看到了这种风骨的现实性和力量,其死如不灭之光,照耀着后世无数英雄。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我认为人的最终归宿均由每个人的性格决定的!比如曹操生性多疑,明知自己病入膏盲而当时也只有华佗能医,却害怕华佗乘机陷害自己而把华佗给杀了,结果再也没有人能治好他的病而提前毙命。华佗明知给曹操做颅脑手术会招来杀身之祸却不知婉转迂回而先曹操亡命。关羽眼中只有刘备,曹操的三天一小宴五天一大宴也无法感动他,试问当时的情形天下谁还能和曹操抗衡?所以关羽的狂傲才导致最后被东吴的无名小卒手刃项上人头。而周瑜和王朗皆因心胸狭隘均被伶牙俐齿能言善辩的孔明给气死。三国里我最欣赏司马懿的睿智,每当大功告成之时总能急流勇退的在家装病来保护自己,最终完成三国归晋的一统大业。其二就是赵云能让刘备亲呼为四弟,并在多方势利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谁也不得罪,尽心尽职的做好自己的事最终取得善始善终。其实孔明若不出山绝对没有那么多的战争,曹操也可以早日完成大业,他自己定会修炼成仙。魏延明知道自己没有靠山又势单力薄,却总是一副谁都不服的样子,最后却因后脑勺的锁骨拖累被早已提防他的孔明设计害死,到最后死的糊里糊涂……。此正是——

为人切记太轻狂,遇事务必多考量。

刀锋过利易早钝,委曲求全乃妙方。

其他网友回答

曹操:告诉我们做人要自私,宁可我负天下人,休让天下人负我,看人要准,用人要狠。人可以无为但是要有做事的壮志。

司马懿:在人屋檐下做人要善忍,要利用自己的长处对敌人短处,要经受的起屈辱,诠释了大丈夫能屈能伸。

诸葛亮:再聪明的人也要相信别人不一定要事必躬亲,到最后会被人熬死。

周瑜:做人呀有才有能但是一定要大度,小肚鸡肠必死无疑,实为无大能者。

关羽和张飞:人莫太狂,江山代有才人出,身体好永远赶不上脑子好。

其他网友回答

吕布。为人朝秦暮楚,太过于精明。却又无义。一旦风向不对,立马背叛原来的主子。自己没有原则底线。虽然武艺超群,勇冠天下,却逃不掉窝囊一死。本可以成为大英雄,成就不是伟业,终坏在自己品行不端,德性不够,自私自利和狂傲自大上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