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是圣人的原因(人们称孔子为什么圣)

网友提问:

孔子是伟大的圣人,但他也有缺点,能否详细谈谈?

优质回答:

孔子的缺点就是喜欢吹牛逼。

他说,若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乃成。他一生中也得到过多次重用,只可惜连一个月都干不下去就撂挑子不干了。比如当了鲁国的司寇,四把手,位高权重,一上手就杀了少正卯开刀,但是因为祭拜天地时季氏没有参加分猪肉的庆典,他就觉得受了侮辱,不干了,跑到了卫国。一共没干一个月。

所以晏子曾经评价说,儒家这帮家伙,就会耍嘴皮子,正事一件都干不了,说起来一套一套的,牛皮吹得山响,干出的事根本没法看。孔子作为儒家的中兴鼻祖,也有这个毛病。

儒家还有一个缺点,就是说一套做一套。孔子有一次被人围了,不让他去楚国,他答应了。人家把他放了之后,他一溜烟跑到了楚国,学生说,你不是平常教导我们做人要诚信么,怎么订立的誓言也敢违背?孔子说,我是在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订立的盟约,这种合同是无效的。

但是他又教导我们,做人当做大丈夫,威武不能屈,要舍生成仁,要以身殉道。

所以真正懂得孔孟之道的大佬都是教给别人做的,自己按照孔孟之道为人处世的很少。比如王阳明,比如曾国藩。

其他网友回答

提到孔子,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位“圣人”,是个非常伟大的人。但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孔夫子也是有着自己的缺点的。

第一、孔子歧视劳动人民,歧视农业,认为其皆不思进取之辈,也不许自己的弟子从事农业。

第二、孔子主张贵贱有序,也就是说他看不起地位比较低的人。窃以为,这也是他很大的一个缺点。

第三、孔子的长相不太好。据说他鼻孔外翻,眼睛凸出,大暴牙齿,大耳垂肩等等,果然是其貌不扬。不过,人也是不可貌相的哦。

其他网友回答

连圣人也要评判,你得有多圣?

其他网友回答

“缺点”是人都会有,只是圣人与凡人在缺点的处理上还是有区别的。

孔子弟子子贡曾说:君子之过也,如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 。

你看,这就是儒家对君子之过,也就是所谓”缺点“的观点。故此可以知道,圣人是会有过错的,但他的过错却是大家都看到的,而且他能马上改正,也是大家都能看到的。

估计题主所谓“阴暗面”就是人们看不到的缺点,就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那种,孔子有吗?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儒家强调“慎独”与“慎微”,强调“一以贯之”,假如当面一套背后一套,怎么会有“君子坦荡荡”?须知只有小人才会“长戚戚“,因为小人才是阴暗面的集合体。

孔子”圣人“的称号可不是白来的,就连庄子也是承认他的圣人地位的。

其他网友回答

长期以来,几乎所有教科书、辞典、百科全书中都讲:孔子打破官学教育垄断,开创了私学之风。

  孔子是我国古代一位重要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化人士,这是没什么问题的。但一定要说是因为有了孔子才打破官学垄断、才有了私人教育,这恐怕不是历史事实。

  我国自古就有极为重视教育的传统,在孔子之前,教育之普及、文化水平之高恐怕超出很多人的想象。《礼记?学记》中讲:“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孟子也讲:“设为库序以教民,库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滕文公上》)我们都熟悉子产不毁乡校的故事,子产比孔子约长三十岁,是同一时期人,可见孔子时代“乡校”是很普及的。“乡”的规模,有解释为一万二千五百家,有解释为三千六百家。如果连“乡”都普遍有“校”的话,那就很难说是“官学垄断”了。

  

  孔子自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论语?为政》),又自称“吾少也贱”(《论语?子罕》)。既然“少也贱”的孔子都可以受到良好教育,那就很难说“有教无类”(《论语?卫灵公》)是自孔子始。 

  因此我们可以说:在孔子时代乃至孔子之前,“官学”与“私学”的界限很可能就并不明显。我们甚至可以做这样一个假设:对“国人”来说,也许原本就没有官学与私学的区别,因为在理论上每个“国人”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当然,这一假设能否成立还需要更多的证据。

  下面就孔子教育思想的优缺点谈一些个人看法。

  孔子教育思想的缺点:

  1、忽视科学

  忽视科学这点是中外不少人对孔子的批评。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在孔子那个时代,中国自然科学已经有了惊人的发展和积累,主要有:

  

  2、 缺乏尚武精神

  如果说忽视科学是先秦多数士人之通病的话,那缺乏尚武精神恐怕只有孔孟、杨朱等少数学派了。以军事见长的孙子等人就不用说了,主张耕战强国的商韩吴起等人也不必说了,就是《墨子》、《管子》中也有相当篇幅、很高明的军事理论和技术,连主张虚静无为的《老子》中,虽然多有反战言论,但也讲独特的用兵之道,如:“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第六十八章》)等。

  

  3、缺乏务实精神

  如上文所讲,孔子不讲科学、不讲军事;以前也曾述及,孔子不讲经济、不讲法制。那么孔子讲什么呢?只讲两类内容:一类是《诗》、《书》、《春秋》等“文”类;一类是礼仪、道德、伦理等“礼”类。因为孔子认为有这两类东西来维护君主统治、防止犯上作乱就已经够了,这就是他的那句名言:“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这句话在《雍也》和《颜渊》中重复出现,可见这是孔子本人所注重的观念。

  孔子还有另一句名言:“君子不器。”(《论语?为政》)“器”是器具,孔子这句话是说:理想的君子是不像器具那样,具有某方面用途。

  那么,孔子是不是说“君子”应该有多方面用途、有多方面能力呢?不是。孔子的意思是说“君子”应该坐而论道、不做任何具体事。孔子并不欣赏有多方面实际才能的人。

  孔子诸弟子中最有才能的要说是子贡了:政治上“常相鲁、卫”,外交上出使一次使“五国各有变”(《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学术上被孔子称为“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并且经商能力突出,是位商业巨子,因此当时有“子贡贤于仲尼”(《论语?子张》)的说法。而且子贡对孔子的贡献也可以说最大,孔子厄于陈蔡时,是子贡使楚,“楚昭王兴师迎孔子,然后得免”(《史记?孔子世家》);由于子贡“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因此“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史记?货殖列传》)

  但孔子并不很欣赏子贡。他曾当面对子贡说:“汝器也”(《论语?公冶长》),联系他所讲的“君子不器”,“汝器也”并不是一句好话。(不过当子贡进一步问“何器也?”他答曰:“琏瑚也。”还是肯定子贡是庙堂之器。)另一次他还故意问子贡:“汝与回也孰愈?”子贡自然回答:“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以知十,赐也闻一以知二。”孔子进一步肯定:“你的确不如颜回。我和你都不如他。”(“弗如也。吾与汝弗如也。”《同上》)

  孔子最看重、最喜欢的弟子是颜回。颜回的确聪明好学,上文中讲子贡曾称赞颜回“闻一也知十”;颜回去世后,孔子甚至认为再没有好学的人了:“季康子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论语?先进》)他的心地也很善良,孔子称赞他:“回也,其心三月不违仁,其馀则日月至焉而已矣。”(《论语?雍也》)他的性格比较温顺,孔子曾讲:“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论语?为政》)甚至认为他过于温顺了:“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悦)。”(《论语?先进》)他的修养也很好,孔子说他:“不迁怒,不贰过。”(《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同上》)但颜回做过什么具体事情吗?什么也没做过,连谋生也是个问题。(“回也其庶乎,屡空”《论语?先进》;“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论语?雍也》)

  孔子自己只注重“文”和“礼”,不喜欢实用学问,因此也最欣赏颜回这种没表现过实际能力,但好学、在为人上温顺谦恭的人。

  

  4、二分法思维,缺乏包容度

  二分法思维是指那种非此即彼、非黑即白、非我即敌、否认或忽视中间状态存在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方式必然导致缺乏包容度。

  孔子二分法思维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他的“君子”、“小人”之辨。《论语》中提及“君子”的有一百零几处,提及“小人”的有24处,其中将“小人”和“君子”作鲜明对照的据我数为19次。也就是说,孔子在提到“小人”时,几乎都是用来与“君子”作对照的。其中为人们所熟知的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述而》)、“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子路》)“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宪问》)等等。

  那么,除了“君子”和“小人”外,还有没有第三类人、第四类人呢?在孔子的言论中没有发现。

  

  有些尊孔者曾质问说:基督教在中世纪也禁锢封闭,经过改造不也在现代社会发挥作用吗?为什么对孔学就这么苛刻?但孔学与基督教在相当关键、本质的一点上不可比,那就是原初的基督教有相当浓厚的注重平等的平民色彩,而孔子思想中没有。

  耶利了。

  2. 启发式教学方法

  孔子也是很喜欢教学的。如上面所引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虽然他自谦地说“何有于我哉”,但正说明“教”与“学”都是他内心的愿望。

  《论语》中直接有关教学方法的论述并不多,但很有价值。

  他最经典的一段教学名言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意思是:学生不到百般思索、发愤非想弄清楚的时候,不要启发他;不到心里有些明白、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不要开导他。如果告诉他房间的一个角,他不能推论出其余三个角来,就不要再告诉他了(要让他自己去思考)。这种结合并注重发挥学生本人主动性的启发式教学方法,直到今天也仍然是很高明的。

  但另一件事值得我们讨论讨论:孔子同乡有个少年,有天来给孔子捎个信。有人就问孔子:这孩子挺求上进的,是不是?孔子答道:我曾看见他坐在成年人的位子上,又曾看见他与先生并肩走。我看他不是求上进的孩子,而是个急于求成的人。(“阙党童子将命,或问之曰:“益者与?”子曰:“吾见其居于位也,见其与先生并行也,非求益者也,欲速成者也。”《宪问》)

春秋时的鲁国以好礼、多礼而著称,孔子又是鲁文化土壤产出的礼学大师。孔子看人主要不是看他是否聪明好学,更讨厌活泼勇敢,而是格外注重他一举一动是否符合尊卑有序的礼数。这对青少年的成长有好处还是没好处?

  鲁迅曾写过一篇杂文《从孩子的照相说起》,其中写道:“但中国一般的趋势,却只在向驯良之类——“静”的一方面发展,低眉顺眼,唯唯诺诺,才算一个好孩子,名之曰“有趣”。活泼,健康,顽强,挺胸仰面……凡是属于“动”的,那就未免有人摇头了,甚至于称之为“洋气”。……其实,由我看来,所谓“洋气”之中,有不少是优点,也是中国人性质中所本有的,但因了历朝的压抑,已经萎缩了下去,现在就连自己也莫名其妙,统统送给洋人了。”

  人们都知道,“洋”孩子最没礼数,小小年纪就和家长老师讨论、争论问题,一点儿没大没小。但迄今为止大多数发明创造、新思想新观念还是“洋”人们做出来的。而越是讲礼数、讲“畏大人畏圣人之言”的孔学居统治地位时,中国人就越守旧停滞、缺乏创新创造力。“五四”时期反礼教究竟是反错了还是反得不彻底?

  3. 丰富了伦理行为准则

  以前曾讨论过,孔子偏离扭曲了相当一些上古基本伦理传统,例如:只讲“子孝”而从不提“父慈”,只讲“事君以忠”而从不讲“忠于民”,将以“德”为中心改变为以“仁”为中心,将“以义制事”扭曲为“小人喻于利”,将“礼繁则乱”的主张转换为繁文缛礼,等等。但他也的确提出了一些以往典籍中(尚)未见到的带普适意义的有关伦理行为的准则,这应该说是对我们民族思想文化的贡献。

  孔子这方面的言论有不少,如“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八佾》)“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雍也》)“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泰伯》)“过犹不及。”(《先进》)“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颜渊》)“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子路》)“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宪问》)“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卫灵公》)“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阳货》)等等。

  孔子之所以能被尊为圣人,多位有才能的学生之所以能够服他,这是需要有一定资本的。我们反对的是圣化崇拜、句句是真理,反对的是礼教这部分思想;但对其思想言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我们也没有理由不予肯定。

  4. 宣扬了德政惠民思想

  孔子虽然将西周时代“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民本思想改变为“君君,臣臣”的君本思想、加进了或强化了尊卑有序的礼数,但他也的确宣扬了上古传统中的德政惠民思想。

  《论语》开篇不久的一段话可以说代表了他的政治准则:“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学而》)他讲“爱人”在不少情况下也很可能是真心的,比如这件事:“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乡党》)

  他曾称赞子产说:“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公冶长》)他也主张“修己以安百姓”(《宪问》)、“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尧曰》)。

  一次鲁哀公问孔子的弟子有若:今年歉收,我用度不够,怎么办?有若答道:为什么不只收一成税呢?哀公说:我收二成税还不够,收一成哪行呢?有若回答:百姓够了,君主怎么会不够?百姓不够,君主又怎么会够?(“哀公问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合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颜渊》)

  有若与哀公的这段对话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百姓足,君孰与不足”常常成为后世轻徭薄赋、藏富于民的理论根据。尽管这番话是孔子弟子讲的,但也可以算孔子一半功劳。(有人也曾指出,过分强调藏富于民、国家财政空虚,这对国家百姓不一定是好事,特别是在有急难时。这一看法也值得考虑。)

  5. 继承了注重教化的传统

  我们民族自有记载的尧舜禹时代起,就有重视教化的传统。如《舜典》中即有:“帝(舜)曰:‘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司徒,敬敷五教,在宽。’”《大禹谟》中有“明于五刑,以弼五教。”《夏书?胤征》

中有“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意思是说:每年开春,有官员在大道上摇着木铃宣讲法令政令,并收集意见。《左传?襄公十四年》中有:“故《夏书》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可见《胤征》中所载是实。)

  

  孔学这种“兴礼教”受到后世很多儒生的追捧,但推广体现尊卑有序、繁琐复杂的“礼”的规矩和程式对国家繁荣富强是否有利,这也不在这些儒生们的考虑范围内。对这种“兴礼教”应给与正面评价吗?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