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听戏(喜欢听戏的人叫什么)

网友提问:

你平时喜欢听什么戏?

优质回答:

我的家乡在辽宁,评剧是我们的地方戏。

记得小时候,一到放暑假的时候,我们大队管事的就请来戏班子唱戏。那时我们的临县大洼县有一个评剧团,名字和县名字一样就叫“大洼县评剧团”。我们大队请的基本都是这个评剧团。与这个剧团名字一样清楚点的记忆就是有一出戏叫《秦香莲》,别的都记不清了。

为什么偏偏记得这出戏呢?因为这里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在我幼小的心灵刻下了烙印。秦香莲不是被她丈夫派的人追杀么,可秦香莲不是一个人逃命,还要带着一双儿女跑。剧情之苦,必须要有那两个弱小的孩子出场才能突出,但是小男孩的扮演者,那个小演员不知什么原因不在,于是,戏班就让我们大队的一个小男孩替代。这个小男孩叫侯大鹏,长的白净好看,家里条件也好,虽然生长在农村,父母都是在供销社工作的公家人,据说当时戏班子一下子就看中了他。我们村里的男孩上台演戏,虽然后来看见,只是跟着“妈妈”秦香莲跑两圈,又站立一回,但这在我们农村人、尤其农村孩子的眼里可是件前所未有的新鲜事,我们一般大的小孩即好奇又羡慕,“侯大鹏当演员啦!”那晚去看戏的小孩都这么说。

对于评剧,我那时小,青衣女子和白胡子老生一大段一大段没完没了咿咿呀呀吟唱,我实在没有什么兴趣,也只有这么点比较清晰的记忆了。倒是更多地记住了戏台子外围的热闹场景,除了乌压压看热闹的人群,县道边上有小商贩做买卖,记得清楚的是卖大果子的和卖樱桃的。那时管大果子叫油条,平时都过困难日子哪家舍得买?要买也得去镇上或者去县城,难得一年只有这一两回,都送到家门口了,家里大人稍微一任性就多少买回家点改善改善。卖樱桃的用一个小茶杯量,一小茶杯樱桃卖一毛钱,我们兜里的钱是父母特意给的,也只够买一杯樱桃而已。

所以,虽然评剧是我的家乡剧种,由于年龄和个体的原因,很遗憾,我没有对它感兴趣。

小时候除了听评剧,就是东北二人转,二人转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比评剧简单,两个人一唱半天,先头唱的独立一段情节叫小帽,唱到半截腰还要停下笑嘲一番,互相斗嘴打趣,严重的还讲黄段子,挨过了时间才唱一回正戏,也是毫不例外地两个人唱。

二人转也有它的特点,情节唱词也有精彩的,听起来也很悦耳干脆,可惜被人为的参入了低俗的元素,我后来总不去看,不喜欢。

后来有收音机了,有电视了,才第一次听到我们国家别的地方曲目。

京剧能够成为国粹,一定有它的独到的优势和文化底蕴。具体是什么,不是我这外行人可琢磨的。我只知皮毛,甚至只是觉得它听起来好听,也仅仅知道京剧里的《锁麟囊》和《贵妃醉酒》等一些传统剧目,再无其它。

和京剧一样动听的,还有黄梅戏,越剧等等。黄梅戏有名的剧目是《天仙配》;越剧有名的剧目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梁山伯与祝英台》里面有一段唱词是这样的:

梁: “贤妹妹,我想你,神思昏沉饮食费”

祝:“梁哥哥,我想你,三餐茶饭无滋味”

梁:“贤妹妹,我想你,提起笔来把字忘记”

祝:“梁哥哥,我想你,拿起针来把线忘记”

梁:“贤妹妹,我想你,衣冠不整无心理”

祝:“梁哥哥,我想你,懒对菱花不梳洗”

梁:“贤妹妹,我想你,哪日不想到夜里”

祝:“梁哥哥,我想你,哪夜不想到鸡啼”

这样相思入骨的唱词和凄美动听的吟唱,叫我听一次哭一次,太美了。黄梅戏和越剧不仅好听,觉得比起京剧来还要好懂,对,能听懂,所以我很喜欢。

后来,我偶然听到了《牡丹亭》,杜丽娘和柳梦梅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通过优美婉转、柔漫悠远的唱腔完美的展现出来,让我陶醉不已,我才知道昆剧这个古老的剧种。下面是《牡丹亭》里的唱词。

【皂罗袍】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赏心乐事谁家院?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 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锦屏人忒看得这韶光贱!

春天的花都开了,任这万紫千红,寂寞地开在这破墙根处,有谁知道?良辰美景之中,谁家院子里传出来欢声笑语,可惜与我无关,我只有静静地看时光逝去!

昆剧也叫昆曲,昆曲的唱词如诗如画、非常美好;唱腔也优美,在演唱技巧上注重声音的控制,节奏速度的顿挫疾徐和咬字吐音的讲究,场面伴奏乐曲齐全,所以听起来真的十分美妙。“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说得大概是它了。

可以说,我喜欢很多戏曲,它们各有特长,都很吸引我,但我最最喜欢的,第一喜欢的,是其中的昆曲。

其他网友回答

我喜欢听河南豫剧,喜欢豫剧刘忠河刘派唱腔,吴心平吴派唱腔,牛得草牛派唱腔,其中以听刘派为主。

其他网友回答

京剧,国粹嘛,很有文化底蕴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最喜欢听的还要数《牡丹亭》。

“三生石上缘,非因梦幻”。情不知所起,已一往而深。《牡丹亭》里杜丽娘的那句清丽的唱词——“生生死死随人愿,便醒醒楚楚无人怨”依然在耳边回荡,这是不论哪个时代,还是这个时代的人们的共同的期愿。天地宇宙间,也只有那些能让心灵共通的东西,即便只是轻描淡写,却总能让人意犹未尽,为其动容。

其他网友回答

1.6 005 宋杂剧与金院本005 宋杂剧与金院本

杂剧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晚唐,如李德裕的《李文绕文集》中有“杂剧丈夫二人”的记载。而宋代出现的宋杂剧标志着戏曲真正走上了独立发展的道路。

戏画《目连救母》

宋杂剧主要流行于都城以及繁华的商业城市,如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在北宋时期,杂剧没有明确的范围界定,它不仅继承了唐代的“参军戏”,还广泛吸取各种表演艺术的技法,因此包含了傀儡戏、滑稽戏、角抵戏等,如《目连救母》就是其中精彩的一出。此剧源于佛教经典,唐以后不断出现变文。变文是唐代兴起的一种说唱文学,多用韵文和散文交错组成,内容原为佛经故事,后来范围扩大,包括历史故事、民间传说等。目连救母的故事一直是中国民间最受欢迎的佛教故事之一。目连是释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他得知亡母于饿鬼道中受苦后,盛饭奉母,但食物尚未入其口便化成火炭,其母不能得食。目连哀痛,于是乞求佛陀。佛陀告诉目连,其母罪根深结,非一人之力所能拯救,应仗十方众僧之力方能救度。于是教他在七月十五日,为父母供养十方大德众僧,以此大功德解脱其母饿鬼之苦。经过了民间传说的讲述加工,戏剧中主要表现目连为了救出地狱中的母亲,独自闯荡黑暗的地狱,克服种种困难,终于母子团聚。“目连戏”因《目连救母》而得名,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有记载当时东京的勾栏艺人在中元节出演目连戏,持续七天七夜,热闹非常。杂剧中具有很多杂技动作,如跳圈、翻桌等,也在目连戏中有充分的体现。

除了目连戏,宋杂剧还有官本杂剧。杂剧到南宋就形成了稳定的演出范围、演出程序和演出风格,这一时期的剧目主要描写的是南宋时期临安的社会风貌和宫廷逸事。南宋周密《武林旧事》中记录官本杂剧二百八十多种,其中有些是北宋流传下来的,有些是南宋新创作的。

宋杂剧的演出形式有着生动活泼的特点,在表演形式上大致分为“滑稽戏”和“歌舞戏”两个类别,它们表现内容的方法各异,题材丰富。其中,滑稽戏所占比重较大,《宋官本杂剧段数》中的280个剧目中,绝大多数都是滑稽戏,如《眼药酸》、《急慢酸》、《四孤夜宴》、《老孤遣妲》、《睡孤》等。而歌舞戏在宋杂剧中则居于突出的地位,这类剧目的剧名多缀有大曲、法曲或词牌名,如《裴少俊伊州》、《索拜瀛府》、《棋盘法曲》等。大曲、法曲、词调以及诸宫调等都是唐宋以来盛行的乐曲。

民间传说目连戏的成因据说和妇孺皆知的《打金枝》有关:唐代宗年间,升平公主与汾阳王郭子仪之子郭暧婚配后,很不贤惠。郭子仪为了教育这个公主儿媳妇,特地在后院建造了一座传说中的鬼城酆都,里面设十八层地狱,中坐阎罗王,还有牛头马面、无常鬼等诸般鬼怪,阴森恐怖。好人死后登莲花宝座,来世脱生贵人;坏人死后身受种种酷刑,打入十八层地狱。

郭子仪故意不允许公主看这座酆都城。好奇的公主偷偷打开宫门观看,险些被吓得魂飞魄散。她联想起自己的诸多罪过,不由地胆战心惊,自此痛改前非。据说,后人便据此便编写了《目连救母》文。

年画《打金枝》

宋杂剧角色在演出过程中也会形成特定的称谓,如《急慢酸》、《眼药酸》、《食药酸》衍生出“酸”,专门扮演知识分子;《讳药孤》、《思乡早行孤》衍生出扮演官员大臣的“孤”。宋杂剧的演员一般是四人或五人,即末泥、引戏、副末、副净和装孤。每个角色都有不同的分工,“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副净色发乔、副末色打诨,又或添一人装孤”,即末泥负责演出计划,引戏负责演出安排,副净相当于参军戏中的参军,副末就是讥讽者苍鹘,只有角色不够用的时候,装孤才会出现。宋杂剧曾出现诸多的优秀演员,特别是女演员,据记载,萧住儿、丁都赛、薛子大、薛子小、杨总惜、崔上寿等六人为当时的著名杂剧女演员,她们均来自于民间的勾栏瓦舍。

宋代杂剧砖雕

宋杂剧在开始的时候会上演一段歌舞,表演的一段日常生活中的俗事,称为“艳段”;然后再上演正杂剧,通名“两段”,可以是一段滑稽戏,一段大曲;最后是玩笑式的小节目“杂扮”。

金灭北宋后,继承了北宋的杂剧,称为“金院本”。金院本和宋杂剧名异实同,在表现形式上也没有太多的区别,但金院本具有鲜明的民族色彩和地域色彩,是金朝在燕京(今北京)定居时形成的北方派杂剧。

金由金前期与金后期两个时期组成,而不同的历史时期也有着不同的戏曲风貌。金前期对宋杂剧进行了“金院本”式的改造,艺人们不断地创造新的故事来丰富它,《蔡消闲》就是一个新创的剧目。金迁都燕京(今北京)后,进入金后期。相比之下,金前期的戏曲是对宋杂剧的改造、创新过程,金后期则是对金前期戏曲的定型期,因此也可以说金后期是元杂剧的定型期。

金院本为了符合北方人的口味,逐渐减少用大曲唱歌,将曲调模糊化;同时进一步丰富艳段的形式和内容,增添了“栓搐艳段”,即和正杂剧有一定关联性的艳段,和“打略栓搐”,即将艳段进行分类,清晰地介绍各种人物和故事情节,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艳段和正杂剧之间的联系,创造了“院幺”的新形式,将以滑稽为主的正杂剧和以歌舞为主的正杂剧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金杂剧是宋杂剧向元杂剧转化的渡口,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推动了中国戏曲的历史性发展。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