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什么项羽称为霸王?
优质回答:
项羽分封十八路诸侯为王时,自己自封为“西楚霸王”。项羽勇猛异常,目空一切,他领导了各路诸侯大军,一路杀到咸阳,足可见他的权威。他自封“西楚霸王”,是彰显自己的能力和权威,在各路诸侯里称霸的意思,有点自己夸自己的意思。
其他网友回答
为什么称项羽为霸王?这个问题很简单,因为这个称号是项羽自己封的。
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之后,天下大乱,形成群雄逐鹿之势。最后项羽在各路英雄之中异军突起,打败秦军主力,章邯投降,子婴被杀,宣告了大秦王朝的灭亡。
秦朝灭亡之后,中国末来的发展将走向何方?历史把这个选择的机会交给了项羽。但项羽由于自身的眼光水平以及格局的限制,没有抓住这样的机会,而是把这个它拱手让给了刘邦。霸王这个称号,正是这种历史现实的真实反应。
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转折时期。秦之前的春秋战国时期,中国的政治体制是天子诸候分封制。周天子是名义上的天下共主,诸候国各自为政。到秦始皇统一中国之后,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在秦之前的几百的战国时期,其实就是诸候混战,统一天下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小国逐渐被大国吞并,到战国后期,曾经几十上百的诸候国合并七个大国,成为“战国七雄”。秦始皇灭掉六国之后,天下合而为一,成为大一统的天下。
大一统的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对天下的老百姓来说,是好事,国家统一了,原来诸候之间的争夺和征战也就减少了,人民可以享受和平安宁的生活。因此,在秦汉之即,中国历史的发展趋势是向着中央集权的帝国这一方向走的。这是历史的大势。
我们在研究历史的时候,常常只关注个人能力的如何,很少从历史大势着眼的。秦末的楚汉相争,最终的结局,虽然与个人能力相关,但最根本的原因,还是看谁的选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势。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答案,刘邦成为最终的胜利者。项羽以失败自杀告终。
陈胜、吴广起事之后,群雄并起。项羽和他叔叔项梁起兵之时,是打着楚国的旗号,当时楚国被秦灭没有多久,人们的心里还有一些故国之思,而项家的祖上项燕是楚国的大将。于是,项家就以楚国为号召,并拥立楚国后裔一个小牧童为楚怀王,原楚国的兵将,都奉楚怀王的号令行事。
项羽自己也在灭秦的战争中体现卓越的军事才能,从而在战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取得胜利,最终在巨鹿之战中,彻底击败秦军主力,并最终灭了秦朝。这时,历史进入一个改朝换代的关键期。是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项家王朝,还是恢复战国时期的政治体制?如果建立一个中央王朝,项羽就不应该把秦宫给焚了,而应该立足秦朝原有的基础,建立新的政权。如果恢复战国时的政治体制,那就要大封诸候。项羽的体现历史倒退的后者,而非体现社会发展的前者。
也有人劝项羽说,应该在咸阳称帝,不应该回老家去。项羽说:“富贵不还乡,如衣锦夜行。”也就是说,有钱了,没显摆一下,有什么用处呢?这也显出项羽的格局。劝说的人很失望,于是发牢难骚说:人们常说楚国人好象“沐猴而冠”,看来是真的。这话被项羽知道后,就把这个人给活烹了。
于是,项羽就大封诸候。把参加灭秦战争的各路英雄通通封为诸候。刘邦为汉王,都城在南郑;立秦朝降将章邯为雍王,都城在废丘;司马欣为塞王,都城在栎阳;立董翳为翟王,都高奴;立魏豹为西魏王,都平阳;立黥布为九江王等等,把诸候全部封完之后,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王九郡,都彭城。这就是霸王的由来。
“霸王”这个称号,现在看来,稍有贬损之意。这是中国人长期受儒家文化影响的结果,人人都推崇王道,讲究以理服人。而霸道是以力服人。而在秦汉之既,“霸”这个词大概还没有后世的贬意。所以,项羽才自封霸王。霸王的潜台词是,我是力量最强的。
“霸王”封诸候,看似没有什么不妥之处。其实是有一个巨大的道德与伦理缺陷。既周代有权分封诸候的,是天子。项羽以楚国臣子自居,本身是不具备封诸候资格的。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这是后来,诸候不断造反的一个原因。如果项羽灭了秦之后,自己先登天子之位,分封诸候就顺理成章了。同时,项羽在分封诸候的时候,一个重要的原则是复立六国之后。比如魏、燕、齐等,都是原六国之后。项羽复立六国之后的做法,也有人劝刘邦干过。被张良制止了。张良的最主要的观点是说,一群哥们出来帮你打天下,就像成功之后得点好处,可是,你把天下都分给六国后人了,还有谁为你卖命?刘邦没有犯的错误,项羽全犯了。所以,最后的胜利者不是他,而是刘邦。他自己最终落得个别姬的下场。
其他网友回答
因为项羽想回到从前。
作为楚国贵族之后,他的理想就是让这个世界回到秦以前的封建贵族时代,也就说说他反对秦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和郡县制,他认为这玩意玩不转,你看,很快就亡在我手里了。
那么假如回到封国邻立,诸侯为政的年代,什么人最牛叉呢,当然是像齐桓公、楚庄王这样的霸主,听话了就各自为政,要是哪个敢乱来,我就领着其他诸侯去削你,当然了,要是有蛮夷入侵,带头大哥也义不容辞的“尊王攘夷”
基于以上的理想,项羽在打入咸阳后,封十八路诸侯王,自立为西楚霸王,志得意满的富贵还乡了。
可惜……
其他网友回答
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北宋婉约派词人李清照一首借古讽今、抒发悲愤的怀古诗。虽然全诗只有短短的二十个字,却连用三个典故,可谓字字珠玑,字里行间透出一股正气。而这首诗也成了项羽不肯过江东的最真实的写照。可如果再往深层次思考,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呢?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项羽,可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以勇武闻名的军事家不可能不知道这个道理,那为何项羽还是不肯过江东呢?
关于为何项羽不肯过江东一直都是文人墨客以及历史学家都关注的问题,目前,对于这个问题有人提出了两个观点。
其一,项羽不渡乌江是出于一种高贵的品质,是从早日消除人民的战争苦难考虑的 。
项羽认识到了长期内战使人民痛苦不堪,希望这场战争尽早结束。项羽确实曾有结束战争的愿望,也曾想过通过他与刘邦的个人决斗来结束战争,他觉察到“楚国久相持不决”,“丁壮苦军旅,老弱罢鞍漕”,所以对刘邦说:“天下匈奴长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为也。”最后他甚至不惜违背自己个性,想要牺牲自己的利益,打算以鸿沟为分界,通过和谈换取刘邦的让步。但是刘邦却违约出兵追杀楚军,当项羽失利并且认识到自己无法立即消灭刘邦而又无法谈和的情况下,项羽只有牺牲自己以结束数年的残杀,据说,项羽当时还是有可能与刘邦抗衡的。
其二,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之死就显得论据不足。而这与《史记》上说的: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以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为八千人渡江而西,今天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这段话是一致的。“子弟散”,一方面符合他说的“天之亡我”,一方面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原因。项羽即便过江,败局已定。因而,他选择了不渡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