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心目中的鲁迅(鲁迅批评过日本人吗)

网友提问:

在日本人眼中鲁迅是一个怎样的人?

优质回答:

作为享誉世界的著名作家鲁迅先生,在日本的影响力并不比中国差,其实这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自古以来,中国文化就深刻的影响着日本及其周边国家,因为中国本身就是东亚文化的中心。

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已经渗入到了日本的教育。在日本中小学的国语教科书中,历来都有汉文和汉诗,有《论语》、《史记》,有唐诗、宋词。

  日本的中学教科书一直有着鲁迅的一席之地。翻阅日本的中学国语课本,外国人的作品寥寥无几。亚洲人中,只有鲁迅一个人气宇轩昂,赫然登堂入室。中学三年的国语课本中,在《超越世代》的栏目下,鲁迅小说《故乡》的日文版被列为首篇,并且居然是全文,不是节选,加上帮助学生理解的插图和注释,占据25页的篇幅。

  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很厚,除了正式课文,还包括有相当于中国的中学课外阅读的部分,称作“读书”。鲁迅的作品没有归为“读书”的部分,是正式课文。

  在日本看到的热议鲁迅作品在中学教科书的去留,看到日本的教科书对鲁迅文化的重视,颇有感慨。

  在日本鲁迅已成为一种象征,鲁迅作品已成为经典,已成为文化,已成为传统的一部分。鲁迅对时事的针砭,对国民劣根性的揭露,依然不失为警世通言。从鲁迅作品中看到的,不仅仅是黑暗与仇恨,不仅仅是匕首、投枪,还有恨其不争的大爱,还有涓涓流露的赤子之心。

  我们看一下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是如何评价鲁迅的:“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日本的教科书编者就是这样告诉给日本的孩子的。

  在日本,几乎人人知道鲁迅。这主要是由于鲁迅一直活在战后日本的学校教科书中。他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人,他更是中华之魂!

  

其他网友回答

我们看一下日本的中学国语教科书是如何评价鲁迅的:“关注着走向殖民地化的中国,一直呼唤国民从封建制度中解放出来,呼唤国民的自立。”日本的教科书编者就是这样告诉给日本的孩子的。

其他网友回答

鲁迅对日本的感情难以一言蔽之。日本是鲁迅成长的地方,增长眼界,获取知识,还拥有了一位良师,许多益友。所以,当日本对中国开战,鲁迅的心里很是复杂和难过。国家,本是人们为了更加幸福稳定的生活而建立起来的制度,如今却因为这制度而兵戎相见,让很多本是朋友的,如今反目,让本是情侣的,再不相见。

这部电影也让我们了解鲁迅不为人知的部分。通常,我们只知道鲁迅横眉冷对,以笔作刀,血刃贼寇,也知道他俯首为牛,我们只知道他的表象,比如他做了、写了什么。可是很少人了解他内心的痛苦,他未曾通过纸笔传达出来的情意。

首先,他对秋瑾的死感到惋惜和痛苦,同时,他也对自己像一个懦夫一样不能跟秋瑾一起亲自起义革命而感到羞愧,认为自己是战场上的逃兵,不应该活下去。

其次,他对藤野先生也很羞愧。欺骗了自己的老师,觉得自己辜负了先生对自己医学的培养。

还有,鲁迅对结发妻子朱安,也有着复杂的感情。他既瞧不起是封建主义代表的朱安,又对朱安很愧疚,让她守活寡,让她一辈子只能照顾鲁迅的老母亲。鲁迅说:她嫁给了我母亲,她是我母亲的媳妇。

最后,读了鲁迅的书而走向革命道路却被反动派杀死的青年人,鲁迅感到极大的羞愧,好像他们是因为自己而死的一样,虽然都是反动派的事。

这几种羞愧,一直淤积在鲁迅的心口,成了心病。于是他不看病,不检查,用慢性自杀的方法来赎清自己的“罪孽”。他终究不是个神啊。

其他网友回答

鲁迅的作品不仅在中国受欢迎,在日本也很受欢迎。鲁迅的《故乡》被选入日本教科书,人们通过鲁迅的文字了解到当初中国的社会背景和民间百态。而今,在日本仙台还有鲁迅的雕像。这个为了民族大义牺牲自我的男人,一生创作无数,他的作品,受到了来自中国,日本,以及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

当时日本出现了译介鲁迅作品的高潮,所以,鲁迅去世之后不到一年间,日本改造社就出版了七卷本的《大鲁迅全集》,这比中国出版第一套《鲁迅全集》还早了近一年。二战后,由于竹内好等人的翻译和研究,鲁迅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从1950年代初开始,鲁迅的《故乡》被选入日本的语文教材,成为保留篇目,延续至今。只要是上过中学的日本人,都读过鲁迅作品。日本人通过鲁迅作品来看中国,形成一种中国想象,也通过鲁迅作品认识转型期的日本社会和日本人。

鲁迅点燃了日本作家的创作灵感。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