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是暴君还是明君(商纣王是昏君还是暴君)

网友提问:

商纣王,他是雄主还是暴君?为什么?

优质回答:

感谢小秘书的邀请。商纣王,他是雄主还是暴君?为什么?

说起中国的神魔小说,《封神演义》肯定榜上有名。小说以商周之争为背景,描写了人、神、仙、鬼、妖等等。为了塑造西周伐商的正确性,将商朝最后一位国君纣王描写成:弑杀、贪婪、好色、不问政事、只图安乐的暴君形象。但是其在真实历史上却并非如此。

历史上真正的纣王

史记中记录:纣王名叫“辛”,是帝乙正妻的儿子,所以被立为继承人。他天资聪颖,执行力强,勇猛过人甚至可以徒手与野兽搏斗,可见帝辛是一名出色的武将!

他年级轻轻就继位为帝,当时商朝国力渐微,帝辛为求富强,刚继位就进行改革。先是打压原本商朝贵族,扩大自己的势力;后来除掉了对商朝有威胁的诸侯并囚禁了姬昌,解除了商朝西部的威胁;最后更是消灭了东夷,将商朝的版图扩大到渤海和江淮一带!

当商军在东方高歌猛进的时候,西部早已崛起的周国突然叛变进攻朝歌,纣王无奈只好让奴隶上阵抵御。结果可想而知,奴隶怎会为奴隶主卖命,最后纣王只得在鹿台引火自焚……

帝辛的过错

帝辛并非圣人,他确实和小说中描写的一样,宠爱妲己,设酒池肉林、建鹿台、设炮烙、挖比干心、任用费仲、恶来等人。

而且纣王在位期间常年征伐,透支了商朝的国力,加速其灭亡。而且由于其征伐的成功,也使得他过于刚愎自用,对臣下的劝谏也充耳不闻,造成属下离心离德。

自古以来历史都是由胜利者书写

纣王和后来的隋炀帝杨广、明崇祯帝朱由检一样,非亡国之君,而有亡国之命的人。纣王在继位后,通过不懈努力,将原本国力微弱的商朝又见到了中兴的希望。但是他和杨广一样,办事过于急切。在不考虑国力、民力的情况下,不停对外征战,外加纣王提拔的官员大多出身基层,对国家运行了解不多,造成国内矛盾激烈,最后才满盘皆输。

同样穷兵黩武对的刘彻,最后的谥号是“武帝”,而周朝在夺取天下后,给帝辛上的谥号是“纣”(残义损善曰纣)。虽然纣王在打压贵族的时候手段过于残忍,但那也是对个别诸侯的刑罚,可见商纣王本身就是一种羞辱或是抹黑。

纣王究竟是暴君还是雄主?

纣王虽然对不臣服的诸侯以及贵族施以重刑,但他对平民却十分友好,他重农桑、推行牛耕,更重要的是,他成功打败了东夷部落,将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等地纳入商朝的版图,为中国后来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可以说纣王是罪在当时,功在千秋!

商纣王虽然残暴,但他所处的历史环境和现在不一样,当时的人分三六九等,奴隶不被看作为人,这个是当时的社会普遍现象。即便是推翻商朝的周,他自己也有奴隶,难道一个奴隶主因为打赢了另外一个奴隶主就可以说明他品德高尚?

综上所述:商纣王帝辛,其实是一个雄主,他本想恢复大商王朝昔日的荣耀,但可惜操之过急,透支了国力;而周朝也抓住商朝东征时国内空虚的机会,一举推翻了商朝!

其他网友回答

不请自来。

就商纣王到底是雄主还是暴君这一话题,我们应当从多方面因素考虑,首先我们都知道现在大部分知道和了解他,主要的来源在于《封神演义》,在演义里面纣王可以说是无恶不作,宠爱妲己,致使治下百姓流离失所,由此也引发了轰轰烈烈的武王伐纣。最后纣王兵败自焚于宫殿之中。但是历史上他真的如演义一般么?

真实的纣王,与其历史功绩。

真实的历史上,关于纣王的描述是这样的

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

由此可见纣王是一个拥有文武全才的人,他不仅才思敏捷,勇力过人,还具有一定的辩论之才,根本不是演义那般,没有真才实学只知劳民伤财。

根据《中国通史》的记载,纣王对东夷用兵,费了很大的力量,成功的打退了东夷的扩张,俘虏了“亿兆夷人”作为自己的军队,纣王对于东夷的经营,使以后的中原文化逐渐的发展到了东南。对我国历史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从这段话中我们清晰的看出,纣王不大可能是只知道吃喝玩乐的无能之辈,他征服东夷,致使商朝的疆域扩大到了东南,也为后来中原和东南地区的联系打下了基础。更使得当时的中原文明得以传播到东南,使得当地居民可以利用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发展生产。然而后世却几乎只讨论他的残暴荒淫,反而抹杀了他的历史功绩。说纣王是暴君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妲己,大家都说是因为妲己迷惑了纣王才使得纣王最后,不思进取、残暴不仁,倒致最亡国。

妲己并没有迷惑纣王,她才不是祸国殃民的“狐狸精”

其实历史上的妲己是纣王的宠妃不假,但是她并不是如演义那般是一个祸国殃民的狐狸精,反而在历史上她还是一个深明大义的女子。她能来到纣王这里,是因为他是纣王讨伐有苏时的战利品,为了整个部落的存活,他被自己的父亲像牛羊一样的礼品献给了纣王。但是就是这样的一个甘愿用自身耻辱换整个部族存活的女子,却被我们后人理解成了纣王残暴的主要原因,这是经不起推敲的。

妲己是一个以求和俘虏的身份来到朝歌的,纣王怎么可能会对他言听计从?可能大家会说妲己以美色诱导纣王,但是这却也是不可能的,商朝的时候人们都是信奉鬼神的,商王室的一切政事和日常生活都是要经过占卜的,在这个十分崇尚鬼神的年代,连纣王自己都不见得能够完全掌握局势,更不要说妲己了。

纣王可能并非暴君,但也不见得是一个雄主。

通过史实和演义,我们会发现这里存在很大的出处,对于纣王这个人,也是好坏参半,但是如果仅从几点就说他是暴君还远远不够,综上述几点其实我们可以知道纣王其实在历史上是一个能文能武的人,并不是我们一直固有酒囊饭袋的样子,再有他在历史上其实也做出过贡献,并不是只有骂名,再加上其实他宠爱妲己致使亡国的言论其实也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也不能说他是一个暴君。但是如果非得要说他是雄主,理由还是显得十分牵强,毕竟不管怎么样,纣王是一个作为失败者的身份写在历史上的,不管是因为残暴还是因为触犯了当时一些人的利益导致亡国的,都可以看出来他是一个十足的失败者,怎么也担当不起雄主的称号。

好了,综上所述,如果非要说他是暴君还是雄主,2选1的话,那么他只能是暴君,因为毕竟他是一个失败者,不管因为什么导致的失败,他也担当不了雄主这一称号。大家对此有什么好的看法?欢迎在下方评论告诉我,让我们一起讨论那些有趣的历史。

其他网友回答

对于商纣王,我倒是想起一个人,清雍正皇帝,雍正的形象,我们以前都是在武侠小说里面认识的,一个凶恶残暴,荒淫无度的暴君,后来有了央视的《雍正王朝》才算是还了雍正的本来面目,一个勤政爱民的好皇帝,他的早死,也不是传言中的荒淫无度,而是超劳过度,而他确实对待政治对手,对待贪污腐败,手段残酷,甚至不惜诛杀亲子,但自有清以来,只有雍正朝几乎杜绝了贪污腐败,国力由此大盛,奠定了乾隆盛世的基础,这样一个皇帝,岂能用残暴二字所概况,而抹杀他的功绩呢?

商纣王,商人称为帝辛,是一个很有才干的大力士,他向西打败了周方国,向东击败东夷,遂使长江中下游地区成为商朝国土,而周方国为报复商,趁商朝大军东征未归之际,纠集各个小国,并勾结商朝内奸趁机发难,牧野大战,击败帝辛,而帝辛的罪状,最早也是出现在周武王的檄文里面,檄文大家恐怕不陌生吧,只要是檄文,都会对对手极力的污蔑,如陈群《讨曹操檄》,骆宾王《讨武曌檄》,便可想见。而后世对帝辛的认识,多来自周武王的两个檄文《牧誓》、《泰誓》和一篇祭文《武成》,在中国历史上,战胜国的战败国的描述少有可信之处,如清人编写的《明史》就被认为是最不可信的历史材料一样,在战国时期,孟子就说过:吾于《武成》,取二三策而已。期可信度可想而知,而纣王也是周人对帝辛的蔑称,其罪状应该是有一些的,但绝不会像周人所描述的那样,而后人也质疑,夏桀,商纣的罪状何其相似。而所谓的商末三贤,微子、箕子、比干又是些什么人呢?微子,是帝乙(帝辛之父)的长子,但他是庶出,所以帝位由嫡长子帝辛继承了,但他心有不甘,而且还有相当的拥护者,称为王权强有力的竞争者,而备受帝辛打击,因此不惜勾结周国为外援:箕子则是微子争夺王权的有力支持者,比干,帝乙的兄弟,帝辛的叔叔,商曾是兄终弟及的继承制,帝祖甲礼制改革,确立了嫡长子继承制,所以说,所谓商末三贤不过是帝辛的王权竞争者,竞争不过就勾结周国,成为内奸,对周而言,他们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了大贤人,就如同抗战时期的汉奸都是日本国的大忠臣一样。而后世文人,为证明用贤则国强,害贤则国亡时,习惯性的引用夏桀商纣的故事,于是帝辛形象越抹越黑,而所谓纣王也是周人对帝辛的蔑称而已,。毛主席就说过:其实纣王是个很有本事能文能武的人,他经营东南,把东夷和中原的统一巩固起来,在历史上是很有功劳的。后头那些坏话都是周朝人讲的,不要听。这应该是比较中肯的而看法吧

个人观点,如有不到之处还望谅解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