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关羽大意失荆州,是否与蜀国的战略部署有关?
优质回答:
个人认为,关羽大意失荆州与蜀汉的战略部署没有太大的关系,换句话说,就是诸葛亮为刘备制定的统一天下的隆中对是正确无误的。
前几天写了两篇关于蜀汉集团能否击败曹魏、统一中国的文章,大家可以翻阅一下那两篇文章,我得观点是,如果关羽能够坚决彻底的执行诸葛亮的军令,也就是在刘备攻取汉中后,与益州军团同时攻伐曹魏,那么收尾不能兼顾的曹魏必将两线作战,从而被各个击破。
当然,我也在文中提到,蜀汉集团之所以在刘备攻占汉中后一直走下坡路,责任不能全算在关二爷头上,因为汉中惨胜后、关羽北伐至兵败的这段时间,坐镇程度的刘备诸葛亮并没有支援孤军北伐的荆州军团。假如,刘备在汉中击败曹操后,留守部分精锐防备曹魏,将主力东移与关羽会合,那么关羽北伐就不会造成后方空虚、前线攻城军力不足等危险境地。而且从荆州用兵,粮草转运便利,比祁山容易多了。
所以,我认为,刘备要想复制刘邦的成功,执行诸葛亮的隆中对策略是正确的。然而,站在后人的角度看,隆中对的缺陷是蜀汉集团主力的使用方向上。我认为,蜀汉夺取汉中后,应该迅速将主力回撤至荆州,毕竟荆州属于老根据地,且东有孙吴,北有曹魏。
主力回援后,一方面汉中留守的部分主力可佯攻曹魏,牵制曹操西部兵团,另一方面荆州主力除留下防备荆州的部分主力,大部精锐可从荆州北伐,这样不仅可以直击曹魏的中心敏感地带,如许昌、洛阳等地,而且军需粮草等转运便利。如此以来,即使不能速胜,也不会像关羽倾全力北伐,因兵力不足被吕蒙白衣渡江袭取荆州、最后身败名裂的下场!
其他网友回答
,荆州本来就是东吴的,在道义上就理亏,再有荆州离蜀国太远,离东吴太近,再有关羽根本就没有看的起东吴,骄兵必败。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问题刘备要负战略责任,关羽要负战术责任。
首先,关羽发动襄樊战役并非刘备的明令,而是自己私自发动的,同时报备刘备。这个时候刘备在汉中刚刚以防御战法(即之后魏延的汉中御敌方略)击退了曹操,汉中并不稳定,还需要防备曹操再次进攻。这时候的到关羽发动的襄樊战役正好可以化解汉中方向的被动态势,故刘备并未停止关羽的进攻,实际上可以算作默认、许可。刘备并未考虑到事后实际后果的严重,一是没考虑到孙权在刘备正强大的鼎盛时期敢于背叛同盟。二是没想到关羽在战术细节方面会有太多的失误。刘备在没有同时汉中发兵的情况下并没有加强永安方向的军力来防止可能的身后异动,这是刘备作为蜀汉势力一把手最大的失误。在默认手下重要将领发动方面攻势的情况下没有充分从掌握战略的高度来协调政权内力量协调,这是作为尊位极其不称职的。
其次,关羽以所督有限的兵力在未得到刘备明令的情况下主动发动襄樊战役,以此来分担曹魏在汉中方向对己方政权的威胁,这点可以看出关羽在大战略认知上有一定的高度。以有限兵力在进攻受阻时适时改变战术,改攻城为打援(于禁部),更是其战术层面的尤其出彩表现。可以说,纵观关羽一生,襄樊战役前半部分的进程充分体现了关羽的傲人能力。但关羽发动襄樊战役的战略目的是非常模糊的,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战略目的。战役目的是要占领城池还是要消灭曹魏有生力量好像都是目的,但却好像又都不是目的,这点在消灭于禁援军后未考虑适时回收防止敌方再次反扑就可以粗观大概。而东吴的战术欺骗未能按部就班应对又在性格上充分体现了他的自大狂傲。襄樊战役关羽起初是留了相当军力防守手上的三郡(南郡、武陵、零陵),但在取得重大战果后,急于将曹仁拿下,但战役之初带的军队并不多,而此时吕蒙、陆逊的战术欺诈成功蒙蔽了关羽,使关羽调动了大批荆州守军才让吕蒙基本没有遇到抵抗的情况下顺利抄了关羽后路。从这方面说,关羽是出色的战术将领,也有一定的战略眼光,但他个人性格狂傲不羁。这样的将领最好的使用就是战役中的方面指挥,并不足于独自指挥一场战役。考虑到关羽在蜀汉政权中的特殊地位,如果要指挥一场战役,必须要有执政者居中协调,调配,让其将主要精力放在战役前方这样才能让关羽最大限度发挥他的特点和能力。
所以,荆州三郡的丢失,刘备要负主要责任,关羽次要责任。而如果要从蜀汉全局的战略部署方面来看,刘备的责任更大。
其他网友回答
关键部署错误,让关羽自己在那没有前后照应。
其他网友回答
没有,事实证明三国志里关羽的战略是对的,还是刘备自身部署战略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