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万历十五年》与《明朝那些事》,哪个对了解明朝历史更有帮助?
优质回答:
《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作者是美国的华裔历史学家黄仁宇,此书出来之后,就在明朝的历史的研究中,有着他自身独特的研究价值。
被翻译成英文后,也成为了美国很多东亚历史研究所的教材。
本书以一个独特的视角,选择了一个看似无关重要的年份,万历十五年为切入点,论述明朝在发展了将近两百年后,明朝已经各种弊政和问题都已经出现,以及很有可能会导致王朝覆灭的诱因。
本书更是从一些细枝末节的历史细节,来讲述了一些历史的蝴蝶效应。
在万历十五年,明朝发生了三件在当时看起来微不足道的事情。
第一件事是这一年,明朝最伟大的将领戚继光逝世。
因为戚继光和张居正的关系,导致他被朝廷猜忌,最后戚继光是在一个苦寒之夜逝去的。
戚继光被冷落和朝廷猜忌,也是明朝最后一次放弃了一次军事改革。至此,明朝的军队开始越来越不能战,直到辽东地区的努尔哈赤崛起。
第二件事情,就是在万历十五年这一年,辽东巡抚发现了一只女真人部落在征伐其他女真部落。
巡抚觉得这个部落很有可能危险朝廷的安全,就写了奏疏给朝廷,但是朝廷却没有给予任何重视。
然而,这个女真人部落的首领叫做努尔哈赤。
第三件事情,就是这一年,海瑞死了。
海瑞作为明朝时期,最为有名的清官,他的死,对于明朝的其他官员来说,是一种解脱,但是对于整个国家而言,其实就是一种精神的死去。
所以对于明朝历史,希望可以从中获得一些思考的话,可以试着看着《万历十五年》
而《明朝那些事》这本书,则是当年明月写的
这本书,可以说最为受人欢迎的点,就是主要以一种非常幽默的语言,在用上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一些概念,来解释明朝发生的事情和历史事件。
而且套书,可以说的上绝对是一本划时代的著作。
因为这本书的有趣,以及为我们打开了一种全新的看历史的方法,使得历史从此不再是历史课本上那些枯燥无味的白纸黑字。
同时,也让我们知道,书本上那些已经给出定义的历史人物,远远没有书上写的那样具有标志性。
而更多的,则是在一种历史范围内,教人们该如何去看待或者理解历史事件中的人物选择。
对于历史完全不懂得,但是又有点兴趣的人,可以建议看下这本《明朝那些事》,此套书一共有七本,每一本相对应的就是一段历史时期,因此要查阅哪段历史人物的,很快就可以查阅到。
因此两本书,都可以看作是了解明朝历史的最佳读物,具有很深的历史人物人文情。建议如果对于明朝历史的事件概念不清楚,或者历史观较差的同学,可以先看看比较通俗易懂的《明朝那些事》。
如果有历史基础的,可以建议先看看《万历十五年》,随后就会发现《万历十五年》能带给你的收获,会让你一辈子受益。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首先,两本书都不客观,因为两本书都加入了作者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私以为,没有客观的历史,每个人都可能有不同的观点,正史是胜利者的观点。
其次,两本书的立意不同,《万历十五年》是学术型书籍,阐述作者的“大历史观”,而《明朝那些事儿》是历史读本,培养大家读史的兴趣,所以没有可比性。
我很佩服《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此书先是在网上免费连载,后出版商找到作者,要求作者不要在网卡连载,会影响书籍销量云云,但作者拒绝了,一直坚持在网上连载,不忘初衷。
那么《明朝那些事儿》是否有混入野史内容呢?
以下是《明朝那些事儿》的主要参考书目:
《明通鉴》, (清)夏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季北略》, (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季南略》, (清)计六奇,中华书局,1984年;
《明史》, (清)张廷玉等,中华书局,1974年;
《明会要》, (清)龙文彬,中华书局,1956年;
《明季稗史初编》, (清)留云居士,上海书店,1988年;
《明史纪事本末》, (清)谷应泰,中华书局,1977年;
《清朝前纪》,孟森,(上海)商务印书馆,1930年;
《明清史讲义》,孟森,中华书局,1981年;
《明清史论著集刊》,孟森,中华书局,1959年;
《明史考证》,黄云眉,中华书局,1986年;
《清初农民起义史料辑录》,谢国桢,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明清之际党社运动考》,谢国桢,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
《明实录》;
《明季党社考》, (日)小野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明代社会生活史》,陈宝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
《玉光剑气集》, (清)张怡,中华书局;
《嘉靖以来首辅传》 (明)王世贞;
《酌中志》, (明)刘若愚;
《愿学集》, (明)邹元标;
《赐闲堂集》, (明)申时行;
《戚继光评传》,范中义,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明文海》, (明)黄宗羲;
《召对录》, (明)申时行;
《万历三大征考》, (明)茅瑞征;
《南明史》,顾诚,中国青年出版社;
《万历野获编》, (明)沈得符,中华书局,1959年;
《明会典》, (明)申时行,中华书局;
《国榷》, (明)谈迁,中华书局;
《明史简述》,吴晗,中华书局;
《南明史》,钱海岳,中华书局;
《中国断代史系列——明史上下》,南炳文、汤纲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晚明史:1573-1644年》,樊树志,复旦大学出版社;
《剑桥中国明代史》,牟复礼(Frederick W.Mote)、崔瑞德(Denis Twitchett)著;
《南明史》,司徒琳(Lynn H.Struve);
《国史大纲》,钱穆,中华书局;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钱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中国大历史》,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十六世界明代中国之财政与税收》,黄仁宇,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明清战争史略》,孙文良,江苏教育出版社;
《冯梦龙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天下郡国利病书》,明,顾炎武;
《万历起居注》;
《张太岳先生诗文集》; (明)张居正;
《中国经济通史》 第七卷,吴量恺主编,湖南人民出版社;
《崇祯长编》;
《中国历史地图集》 第二卷;
《张居正大传》,朱东润;
《陈子龙及其时代》,朱东润;
《清史稿》 : 《太祖本纪》、 《太宗本纪》、 《世祖本纪》、 《圣祖本纪》、 《世宗本纪》、 《高宗本纪》、 《职官志》、 《食货志》、 《兵志》、 《地理志》,及相关列传;
《明清史论著集刊》、 《续编》,孟森,中华书局,1984年版、1986年版;
《简明清史》,戴逸主编,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
《明清史论著合集》,商鸿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8年版;
《二十五史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
《清史新考》,王锺翰,辽宁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
《明清史新析》,韦庆远,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年版;
《明亡清兴六十年》,阎崇年,中华书局;
《袁崇焕传》,阎崇年,中华书局;
《杨大洪先生文集》, (明)杨涟;
《三垣笔记》, (明)李清;
《杨文弱先生集》, (明)杨嗣昌。
因为朱棣是皇帝,而且是抢夺侄子皇位的皇帝,所以他必须是马皇后的儿子,因为只有这样,他才是嫡出,才有足够的资本去继承皇位。
他绝不能是一个身份低贱妃子的儿子,绝对不能!
正是由于这些政治原因,这位母亲被剥夺了拥有儿子的权利,她永远也不能如同其他母亲一样,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子女成长,并在他们长成后自豪的对周围的人说:“看,那就是我的儿子!”
在所有的官方史书中,她只不过是一个普通的妃子,没有显赫的家世,没有值得骄傲的子女,平凡的活着,然后平凡的死去。
虽然朱棣反复修改了史书,并消灭了许多证据,但历史无法掩盖这句话实在是很有道理的,破绽是存在的,而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就存在于官方史书中。
第一个破绽在明史《黄子澄传》中,其中记载:“子澄曰:周王,燕王之母弟。”从这句话,我们可以很清楚地了解到一个事实,那就是燕王朱棣和周王是同父同母的兄弟。可能有人会认为这是句废话,因为《永乐实录》中也记载了他们两个是同母兄弟,但问题在于,他们的母亲是谁?
于是下面我们将引出第二个破绽,《太祖成穆孙贵妃传》中,有记载如下:“洪武七年九月薨,年三十有二。帝以妃无子,命周王橚行慈母服三年。”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贵妃死后,由于没有儿子,所以指派周王为贵妃服三年,但关键的一句话在后面:“庶子为生母服三年,众子为庶母期,自妃始。”
“庶子为生母服三年!”看清楚这句话,关键就在这里。正是因为周王是庶子,他才能认庶母为慈母,并为之服三年。再引入我们之前燕王和周王是兄弟的条件,大家对朱棣的身份就应该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了。
如果有人不明白,我可以用更为简单明了的方式来描述这个推论过程。
条件A、周王和燕王是同母兄弟;
条件B、周王是庶子;
得出结论C、燕王是庶子。
这是正式史书上的记载,至于野史那更是数不胜数,由于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所以我们不引用野史,但另有一本应属官方史料记载的《南京太常寺志》曾记载朱棣母亲的真实身份——碽妃。
这里我们先说一下太常寺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太常寺属于礼仪机关,主要负责祭祀、礼乐之事,凡是册立、测风、冠婚、征讨等事情都要在事先由该机关组织实施礼仪,所以它的记载是最准确的,按说有了太常寺的记载,这件事情就没有什么可争论的了,但好事多磨,又出了一个新的问题。
此书已经失传了。
可能看到这里,有人就要骂我了,说了这么多,结果是空口说白话,不是逗人玩吗?
实在抱歉,因为这书也不是我弄丢的,即使你找遍所有的图书馆,也是找不到这本书的,但是不要着急,因为虽然本人也没有看过这本书,古人却是看过的,并在自己的书中留下了记录。如《国史异考》、《三垣笔记》中都记载过,《南京太常寺志》中确实写明,朱棣的母亲是碽妃,而孝陵神位的摆布为左一位李淑妃,生太子朱标、秦王、晋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朱棣。
要知道,在古代,神位的排序可不是按照姓氏笔排列,是严格按照身份来摆列的。
而《三垣笔记》更是指出,钱谦益(明末大学问家,后投降清朝)曾于1645年元旦拜谒明孝陵,发现孝陵神位的摆布正如《南京太常寺志》中的记载,碽妃的灵位在右第一位,足见其身份之高。
虽然以上所说的这些证明力度不能和明史相比,但从法律角度来说,也算是证人证言,属于间接证据,当我们把所有证据连接起来时,就会发现朱棣生母的身份应该已经很清楚了。
这里也特别注明,关于成祖生母的身份问题已经由我国两位著名的史学家吴晗先生和傅斯年先生论证过,在此谨向两位伟大的先人致敬,是他们为我们揭开了历史的谜团,还原了历史的真相。
但是遗憾的是,那位生下朱棣的母亲的生平我们已经无从知晓了,我们只知道,他的儿子抹煞了她在人间留下的几乎全部痕迹,不承认自己是她的儿子。
在他的帮助下,朱厚照玩得是相当的厉害,野史上对这位仁兄的记载很多,也有很多骇人听闻的事情,这里就不多说了,毕竟此文是以正史为主体的,不敢随便误人子弟,而对于朱厚照兄这么一位有性格的兄弟,还是很有必要把他的传奇事迹传扬一下的。
当然,如同许多成功人士(参见朱重八、张居正)一样,袁崇焕小的时候,也有许多征兆,预示他将来必定有大出息。比如他放学回家,路过土地庙,当即精神抖擞,开始教育土地公:土地公,为何不去守辽东?!
虽然我很少跟野史较真,但这个野史的胡说八道程度,是相当可以的。
袁崇焕是万历十二年(1584)生人,据称此事发生于他少年时期,往海了算,二十八岁时说了这话,也才万历四十年,努尔哈赤先生是万历四十六年才跟明朝干仗的,按此推算,袁崇焕不但深谋远虑,还可能会预知未来。
话虽如此,但这种事总有人信,总有人讲,忽悠个上千年都不成问题。
比如那位著名的预言家查诺丹马斯,几百年前说世纪末全体人类都要完蛋,传了几百年,相关书籍、预言一大堆,无数人信,搞得政府还公开辟谣。
我曾研习欧洲史,对这位老骗子,倒还算比较了解,几百年后不去管它,当年他曾给法兰西国王查理二世算命,说:国王您身体真是好,能活到九十岁。
查理二世很高兴,后来挂了,时年二十四岁。
当时看《明朝那些事儿》的时候,让我感触最深的并不是他从一些历史事件中得出的人生感悟(那时的我奉这些感悟为至理名言,现在回头看看,甚至有些感悟前后矛盾),而是作者分析事件的方法,例如分析朱棣的生母是谁、建文帝是否被找到、袁崇焕为什么被杀等等,有理有据,没有无根据的猜测,很喜欢这种分析方法,理性,有逻辑。
我猜,很多人是因为看了《明朝那些事儿》才知道王守仁以及他的知行合一(当时我有一知音甚至想给他写本传记),才了解唐伯虎的悲惨人生,才明白于谦的伟大,才记住了张敏这个不平凡的小人物,还有很多人,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如有兴趣,请自行阅读《明朝那些事儿》。
黄仁宇先生曾任国军军官,在他心目中,更多的将汉族最后的故国——明王朝寄托为另一个“曾经的正统”——中华民国。
换言之,黄仁宇先生是把明朝当作民国来写的。
明与民国,有着数不清的相似性。
都是知识分子精英政治
一样衰亡于腐败的政治体制
灭亡前都遭遇严重的经济危机(明末银本位财政制度的崩盘/民国末期法币与金圆券的崩溃)
低下的基层动员能力
灭亡于风起云涌的农民运动
表面强大的军事力量面对清军/共军一触即溃
都有复杂的派系党争,灭亡于使人瞠目的内耗
新兴政权由东北由山海关攻入(清兵入关/东野入关)
曾有短暂的南北划江相持的局面(南明弘光王朝/渡江战役前的国共谈判)
政权最后退往台湾(郑成功割据台湾/台湾当代政权)
另一部分势力曾退往云南缅甸(永历王朝/退据金三角的国军残余势力)
………………
黄仁宇36年入南开大学读机电工程。翌年抗战爆发,他投笔从戎,先入成都中央军校,后入驻印远征军。他曾任过基层排长连长,见过目不识丁,浑浑噩噩不知家国为何物的农民士兵。他也被提拔为高级参谋,和国军高级将领(郑洞国将军、孙立人将军)共过事。
黄仁宇先生在缅甸和日军作战,又曾随军到东北与林彪作战,他亲眼目睹了国军军事上的表面强大与迅速衰亡。也曾切身观察过整个中华民国自下而上的构成民众,想必对民国骨骼肌肉中的暗疾隐病察之凿凿。
可以想象,曾经身为国军高级军官的黄仁宇先生,面对如此熟悉的历史,会发出怎样的叹息。黄先生在回忆录《黄河青山》里描述过,他最想写的是民国历史,但是由于自己身在其中,所以完全无法下笔。
“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万历十五年》一书,是黄仁宇先生假借明朝,写出了自己对民国政治、经济、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批判和反思。黄先生又进一步将之推广至上至唐宋,下至民国的广大封建社会历史阶段中——这便是他的“大历史观”。
因此,《万历十五年》是一本拥有沉重反思的书。
两本书的立意不同,《万历十五年》是学术型书籍,阐述作者的“大历史观”,而《明朝那些事儿》是历史读本,培养大家读史的兴趣,所以没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