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十三曹保平采访(电影狗十三影评)

网友提问:

如何评价曹保平导演的电影《狗十三》?

优质回答:

也许看不懂《狗十三》这部电影的人是幸福的。

作为家有女儿的妈妈,元元认为它成片之后五年才面世,并不是因为它影射了太多成人世界,而是它并不适合大多数同龄人观看——太过压抑会适得其反,负能量满满。

实际上这是部更适合中国家长观看并反思的电影,为什么呢?

十三岁的少女(或少男)正值青春期开始阶段,大多数孩子都渴望摆脱父母的管教或控制,从该片中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父母皆祸害。并不能从中获得有益的成长经验。

大多数13岁的孩子,不关心平行宇宙,没有主人公李玩一般,有着与心智不相符的成熟。

他们是电影里,在教室里扑打蝙蝠的孩子,需要温柔的告诉他们:每个生命都值得呵护,而不是怒气冲冲地喝到:住手!也许受到惊吓的孩子,会从桌子上摔下来……

讲个真实的故事,有个女孩十四岁,非常乖能干,每天都在摊子上帮忙卖干鲜。有个弟弟八岁,非常调皮。那天母亲带弟弟去吃外公生酒,姐姐也想去。可考虑到年关生意好,姐姐留下好帮父亲的忙,便狠心拒绝了。后来父亲送货去了,女孩想到每次都是弟弟去,忍不住哭了。

有个老太太见了安慰她,问怎么问事。女孩说了后,老太太很生气,就批评她父母重男轻女,又劝了一阵走了。

谁知女孩听了老太太的话,心里愈发难受在一边使气,父亲回来忙不过说她两句,女孩便指责父亲重男轻女。父亲发火打了她一巴掌,女孩千般委屈涌上心头,冲出去上了桥跳下江去,再也找不到了……

对于性格偏执的少年,父母意见不同时,他们听进去的不是正确的,而是对他有利的。心智不成熟的孩子,往往无力辨别爱的沉重。看《狗十三》这样的电影,更多是怨恨,而不是理解和奋发。

在《这个杀手不太冷》中,女孩得到”人生这样苦,不只小时候,而是从来如此”的答复时,杀手真的很残忍,大多数人会绝望,但元元还是希望她得到的回答是:”是的,但长大了努力可以改变!”一切皆有可能不是?!

善意的谎言可温暖孩子的人生,纵然风雨兼程,也要相信希望的星星还在,还会出现。

对于再婚家庭中的李玩来说,父亲的爱就像第二条狗,虽然看上去一模一样,但与原生家庭还是有温差的,人性如此。既然回不去,那就积极努力完善,应该讲这样的父亲和继母已经相当不错了…

所以为人父母看此片更有意义,不要让孩子像自己一样,成长为自己曾经讨厌的人,呵护每一颗天真纯洁的心灵,让爱伴他们度过敏感细腻多愁善感的青春期,告诉他们:

走吧,走吧,人总要学着长大,也曾伤心流泪,也曾黯然心碎,这就是成长的代价……

其他网友回答

曹保平导演的特点,是善于捕捉小人物在复杂的故事背景中,做出的挣扎扭曲的心路历程。

《李米的猜想》,《烈日灼心》,《追凶者也》如是。

2013年的《狗十三》,尘封了五年,终于见于天日。

国内青春题材近几年已经流入各种类型电影,但一提到经典青春影片,我只想起当年的阳光很刺眼,姜文的《阳光灿烂的日子》,其他的青春影片质量参差不齐,基本上总差一口气去击中观众要害。

而《狗十三》的到来,未映先火,被大家捧为十年来最好国产青春片。

为什么!

因为《狗十三》给予了每一位国内观众青春一面镜子,从这镜子中我们找到了自己的成长影子。

“你长大了,应该懂事了”。

“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这些影片中的台词,是不是很熟悉,是不是在大家小时候,经常听到的言语。

这些看似爱之深的父母用语,托起了《狗十三》女主李玩看似平常但又残忍的青春蜕变。

原先《狗十三》叫《狗13》,用意已经十分明显了,除了李玩13岁的意思,13像英文字母B,骂人讽刺深藏不漏。

故事从一位13岁家庭离异的少女李玩说起,她主要跟着爷爷奶奶一起生活,这种小孩跟着老人一起生活长大的家庭结构,我猜在国内的比例,没有过半也有四成吧。

本来孩子在青春期和父母就有代沟,那孩子和老人之间,不在同一频道的语境更为严重,李玩和她爷爷奶奶之间就存在这样的状况。

李玩同父异母的弟弟出生,李玩也一直蒙在鼓里,继续着她繁忙的学业和单调的生活。

当李玩头上长出青春痘时,暗示着她的叛逆期到来,但“叛逆期”不就是大人眼里创造的词吗,我搜了一下“叛逆期”的注解: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处于心理的过渡期,其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日益增强,迫切希望摆脱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监护。

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叛逆心理才因此产生,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

叛逆心理虽然说不上是一种非健康的心理,但是当它反应强烈时却是一种反常的心理。

大家看到了吗,官宣对叛逆期的解释,是一种反常心理,也就是反常规,反大人们指定的世俗规矩,人情世故。

《狗十三》就是从这个作为切入点,让观众去探讨到底孩子在青春期,要如何学会接受社会的人情世故,世俗套路,还有大人的墨守成规。

影片中,李玩的“青春叛逆”,成了影片的各种冲突点。

比如开始李玩在犹豫选物理还是天文兴趣班时,结果却被父亲和老师逼着选了英语。

光这一开头的冲突,现实中已经长大成人的我们,是否也有一样的经历,以至于现在我们扪心自问,自己的爱好是什么,长大到底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这些简单而复杂的问题,或许在小时候父母为我们选择兴趣爱好班时,已经扼杀在摇篮里了。

选兴趣班对于影片来说只是开胃菜,大人为了想找个好时机告诉李玩有个弟弟,父亲先买一条狗讨好她,但却没人知道李玩对狗不感兴趣。

好不容易李玩和狗形影不离时,爷爷把狗弄丢后,大人以他们的方式,要李玩“拿得起放得下”,忘掉那条狗。

当大人们看到李玩日思夜想时,他们再以认为对的办法,指鹿为马给李玩买了一条新的狗,还逼着李玩去承认这就是走失的狗。

至此李玩离家不归,导致奶奶去找她迷路失踪,让李玩父亲最终爆发,一场家暴开始上演。

影片发展到这,曹保平导演其实最聪明的地方,不在于批判和控诉任何一方,而是冷静的陈述,这是我觉得《狗十三》最高明的地方。

李玩在片中的行为,在我们成年人眼里,似乎正是片中说的“不懂事”,在看影片的时候,坦白讲为人父母的我,看到狗丢后李玩的言行举止,确实不认同。

但作为观众的我,却能从影片的延伸中看到李玩的成长,一个善良正直青春期的女孩,一点点被大人强制去接受中国式“成人礼”是多么可悲。

所以影片很好的影射了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那就是“到底是大人教育方式引发了孩子的叛逆,还是孩子的叛逆让大人不得不动用粗鲁的教育方式”。

随着剧情的发展,影片来到最冲突的家暴环节,显然这一定是不被人提倡的,是一定要杜绝的,打人一定是不对滴!

但是,我不禁要问,为什么《狗十三》要把这一段拍出来,拍出来的目的是谴责这位明智未开的父亲吗?!

答案当然没有那么简单,李玩父亲家暴完以后,变得内疚,惭愧,并向李玩道歉,说出了:“爸打你,是因为爱你。”

试问有多少小伙伴,没有被父母的胖揍过,又有多少小伙伴,在被父母打过后,还能让父母向你道歉的?!

影片用道歉温柔的厮杀,来拉扯父母对孩子爱之深恨之切的道德天平,甚至有一句话怎么说来着:“听话的孩子是打出来的。”

大人总是以自己觉得对的方式,去“教育”自己的孩子,看到家暴那段戏时,不禁让我想到前段时间被人重提的“网瘾治疗所”的杨永信。

那些举着爱孩子的父母,把孩子们送进杨永信的戒网瘾中心,那些孩子在那被残忍的使用电击疗法。

在现实中,其实有些愚蠢父母的教育方式,比《狗十三》的更魔幻,更残忍。

影片里李玩被打以后,真的听话了,原来长大懂事并不是渐渐的,而是一夜之间。

李玩开始接受那条不是爱因斯坦的狗,从而也默默选择接受了同父异母的弟弟。

当李玩去到弟弟的生日宴会时,才猛然发现自己是最后知道有弟弟的人,弟弟被家人簇拥,李玩在背后默默鼓掌,李玩似乎明白懂事的她,并没有得到家人更多的爱。

但事情远远没有结束,当李玩弟弟在家中玩耍时,不慎伤到奶奶,大人并没有强行让李玩弟弟道歉。

当李玩弟弟被狗吓到时,李玩父亲直接拿拖把对着狗嘴一顿捅。

李玩觉得此时和狗并没有区别,狗是家中的附属品,喜欢就赏赐骨头,讨厌时则拳打脚踢。

然而更残酷的是,李玩弟弟被狗咬后,大人要把李玩好不容易接受的新狗,扔出家门。

我们平时生活中,不也时常存在这样没有商量的家庭抉择吗,长辈们有着绝对的选择权,孩子只要服从命令就好。

最后影片在庆功宴上,当李玩吃下亲戚给的狗肉时,李玩完成了青春期叛逆的蜕变,真正成为了大人们眼中“懂事,听话,有礼貌”的孩子。

不知从何时起,“孝顺,懂事,乖巧”这些词,成为了绑架孩子自由表达的绊脚石,从影片中庆功宴上的觥筹交错,回到现实中,我们小时候没少在亲戚面前展示过才艺表演吧。

一直到今天,我回家过年时,依然会有小孩子被逼着要在大人面前来段舞,唱首歌,念首诗,大人们当时也不会主动去问问,小孩子愿不愿意。

就像影片中的那块狗肉,成为全部大人们气氛扫兴与否的焦点,根本不去过问李玩为何犹豫。

总结下来,这部电影落地感极强,只要是中国家庭长大的观众,在这部电影中,一定能找到一些自己成长的影子,甚至有些并不在少数的离异重组家庭,更会是看得潸然泪下。

看完《狗十三》我们不禁要问自己,我们到底曾经经历了多少青春的阵痛。

虽然在没有触犯法律的前提下,每个家庭教育方式并没有统一标准,但影片告诉我们的是,孩子在未成年时所有决定,都被大人剥夺和掌控,这样真的好吗?

大人为孩子做的每一个决定,一定又是对的吗?

如果一个十多岁的孩子,早早就变成了老成,世故,社交功夫做足的社会人,真的是我们教育方式,甚至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吗?!

其他网友回答

教育是一个从来没有正确答案的永恒的问题,而《狗十三》就是在这个问题上,通过光影与观众探讨的过程。

向左转|向右转

电影将两代人之间教育的冲突主要放在三个元素里。

电影里,狗这一元素象征着“陪伴”,而李玩的父亲也确实是因为自己对女儿疏于陪伴,才送给女儿这么一只狗。

人能给予的陪伴怎么能用动物代替呢?好在女儿李玩乖巧,只是把这只狗命名为爱因斯坦,视作自己最亲密的伙伴。

向左转|向右转

用一只狗来代替自己已经足够荒唐了,李玩的父亲还因为爱因斯坦吓到了儿子大发脾气,直接把爱因斯坦丢掉了。

重男轻女的现象在我国并不少见,可是通过这么一个小细节,再以够这一忠诚的宠物搬上大银幕,实在是能触动太多观众。

为了补偿李玩,父亲又给她买了一只狗,并欺骗她这就是爱因斯坦。为了寻找自己的替代品,不知有多少父母做过这样指鹿为马的蠢事了。

物理

物理在电影里象征着父母对儿女兴趣的漠视。

向左转|向右转

李玩的物理成绩非常优秀,而且她也很享受物理这一门学科,也是因为这份原因,李玩才会给狗取名爱因斯坦。可是父亲不认同李玩的这门兴趣,非要让她放下物理去学习英语,这份对于李玩兴趣的不认同,也是自己疏于陪伴导致的。

可是在李玩补上了英语的短板后,原本答应带李玩去天文博物馆的父亲再一次失信,随随便便地找个借口搪塞过去。

酒桌文化

这个元素象征着电影最深刻的主题——教育。

向左转|向右转

一直以来,很多父母不知道教育为何物,更不知道孩子的爱好与理想,只是用威压将孩子们驯服成一个又一个听话的机器。

无论是李玩在酒桌上端起那杯酒,向油腻的领导致意,还是最后李玩当着父母的面吃狗肉,都是她在虚假亲情的要挟下产生的顺从。

酒桌文化从来就是一群人讨好另一群人的畸形的文化,李玩的父亲将李玩带到这个顺从的“大人”的世界,甚至还沾沾自喜,这实在让人觉得不适。

向左转|向右转

事实上,《狗十三》里没有绝对的反面角色,甚至父亲对李玩的态度都是从爱的角度出发的,只是将这种以亲情作为筹码,要挟孩子接受自己的驯服的故事搬上大银幕,从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太残酷了。

其他网友回答

讲述家庭故事的电影太多了,但是除了家庭里鸡毛蒜皮的小事,每个家庭也有难以平衡处理的大事。大多数孩子都从幸福的家庭中长大,但是少部分孩子会失去原生家庭的呵护。有时候一个问题很引人思考,重组家庭到底会给孩子带来什么?

电影《狗十三》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少女在重组家庭里的无力挣扎的呐喊让整部电影显得冷静有冷漠。懂事的孩子会比会撒娇的孩子更能隐忍悲伤,但是当懂事的孩子想要保护一样自己心里寄托的东西的时候,就是最令人无力的时候。

少女的精神寄托是一种狗,但是父亲却亲手夺走她的心灵寄托。被家庭的矛盾扯得四分五裂的孩子还要继续承受心爱之物被夺走的伤痛,电影冷静的就像真的给了我一记耳光。

那是父母的呵斥声仿佛也重新回到耳边。他们用成年人教育孩子的口吻骂着他们觉得不懂事的我们,用“你还是个孩子,不能不懂事”这样矛盾的语句教育我们。重组家庭的孩子需要承受的是超出常人忍耐力的悲伤和压力,但是这种压力往往没有可以宣泄的出口。

站在情感输出的起点,却发现没有人陪跑。就算是长大了懂事了,也没有办法真的像一个从健康发展的原生家庭走出来的孩子一样自信。重组家庭的缺憾就在于情感的缺失,一旦缺失就真的很难弥补。

《狗十三》就真实反映了这种冷酷的现实。

其他网友回答

看到有人说《狗十三》是中国版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我觉得这是目前对这部电影最精准的描述。

可能很多人根本没有明白,它根本不是什么青春片,而是一部充满了对中国教育方式、对伦理与人性,悲天悯人式嘲讽的电影。《狗十三》这个名字,就是在骂,光明正大的骂狗B!但是他们怕了,他们怂,他们不敢承认。

《少年派》里,在海上流浪的少年,为了生存,吃掉了自己母亲的被别人杀害的尸体。这个残酷真相被揭露的时候,很多人都觉得细思恐极,回想起来毛骨悚然。

这部电影,是一个男孩和一个母亲,用老虎隐喻了男孩吃掉了母亲。

而《狗十三》,是一个女孩和一个父亲,用吃狗肉暗示了女孩杀掉了她的父亲!

电影里女孩吃掉狗肉的那一幕,细想起来让人后背一凉,堪称十足的精神污染。

这种污染之前,导演做了十足的铺垫。

【一】

果靖霖扮演的父亲,和他第二任妻子瞒着女儿生了个儿子。出于心虚和讨好,后母送了女儿一只狗给女儿。女孩不喜欢狗,但慢慢和狗有了感情,取名叫做“爱因斯坦”。

导演给人了当头一击,这只狗,毫无预兆就丢了。这导致了家庭矛盾的大爆发。

【二】

真狗丢了,后母又给女孩买了一条假的“爱因斯坦”。小女孩当场就认出了此狗非彼狗。但是全家人不约而同的把假的“爱因斯坦”指成是真的。

言之凿凿,嘴脸虚伪,仿佛把唯一讲出事实真相的女孩当成疯子。一遍一遍否认女孩说的实话,一遍一遍把假话说成是真话。

这种“以假为真”,是导演给观众的第二次重击。

【三】

第三次痛击,是真鸟变成了“假鸟”。

小女孩李玩,喜欢坐在自己家里的窗栅栏之前。她就像一只笼中的小,唯一的共鸣,就是从自家楼上传来的真鸟的叫声。代表了她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但是这只鸟,也是假的!甚至不是鸟,而是个诡异的中年男人,每天晚上发出鸟叫声!

直到有一天,这个中年男人被当成精神病患者绑在移动病床上带走,李玩才知道了真相。

真狗丢了,假狗来了。

鸟是假的鸟,人是不正常的人。

鸟和狗构成了小女孩的整个精神世界,但通通都是假的!

导演给了三次打击还不够,为李玩送上了最后“致命一击”。

【四】

李玩和父亲共赴饭局。父亲的朋友为了表示亲近,为李玩点了一道菜,不吃就是不给面子。这道菜,偏偏就是狗肉!

李玩被催促吃下狗肉,时间仿佛静止。大人的虚伪假笑,父亲的局促不安,后母的焦虑无措,像一把把无形的飞刀,扎在李玩身上。

在漫长到像是无限时光的时间里,李玩的眼神也回看向每一个大人。

最终,她举起来了筷子,夹了一块狗肉,塞进嘴里,大口咀嚼。

这一刻,我寒毛战栗,无法形容的冰凉感遍布肺腑。

【五】

诡异。

一个只有13岁的女孩,带着假笑,平静的吃着狗肉,嘴里不住夸着好吃。

而这个女孩,不久之前,还因为狗的丢失和家人大吵一架,还把狗看得比爷爷奶奶和父亲还重要。

我想起了《少年派》,想起了那个少年吃掉自己母亲尸体的真相。

【六】

这一刻,李玩吃掉的不仅仅是狗肉,她也杀死了自己的父亲。

在电影一开始,李玩坚信的平行宇宙里,她在那场吃狗肉的饭局上,一定做出过无数不同的选择。

她可能愤然起身,逃离现场。

她可能大闹一场,打掉餐盘。

她可能大喊大叫,发泄情绪。

她可能真的发疯,做出无法预测的行为。杀死那个狗B的父亲!

但是,在这个宇宙里,在我们宇宙里,你只能看到,她平静地吃下那一盘恶意满满的狗肉。

【七】

这狗13的电影,这狗B的大人。

李玩不敢骂她的父亲,电影不敢承认它是狗B。

这个无事发生的宇宙,最为可怕。

这个电影,你们看懂了吗。

其实我也是在这样的中国式教育下长大的,李玩经历的事情,我也经历过,但是我更多的时候像是一个没有思想的玩偶,一味的接受,接受习惯了之后,甚至觉得“乖”和“讨好家长”是自己的标准,更加不明白,自己是谁,自己想要什么,独特的个性被消磨。

在成长中,听到最多的夸奖就是“很聪明,很乖,很听话,很懂事”,可是我真的需要这些品格吗?

在李玩去喝酒变坏的时候,她的世界头晕目眩,一直在和家长闹矛盾,但是我的想法竟然是:“如果是我,我可能会哭一场,然后继续做一个乖乖女”,我觉得她太夸张了。

但是当我看到之后,李玩长大了,默默的把“反抗”的狗肉吃下之后,我才意识到,我其实是比李玩更没有灵魂的存在。

因为从小就被教育,要守规矩,要懂礼貌,要有教养,我到了别人家做客,我都是规规矩矩的坐着,想要什么,都会先问家长“我可以喝水吗?”or“我可以上厕所吗?”,我甚至一直以为所有的小朋友都是这样。

家长让我学舞蹈,我就去学,让我报作文班,我就去,甚至觉得我很适合做主持人,我也去了,我的学生生涯,一直在自我挣扎和接受。

所以在大学以前,我一直不明白自己是谁,要做什么。

直到上了大学自己独立生活后,才明白学习的意义,才开始追求自己喜欢的东西。

“乖”和“懂事”虽然不是坏事,但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电影表达的东西,如果你没有感同身受,那说明你真的很幸运~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