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 李世民为什么发动玄武门之变,其历史意义是什么

网友提问:

李世民不发动玄武门之变,历史上会出现贞观之治的繁荣局面吗?

优质回答:

这得看你相信时代和人民还是相信英雄?唐近300年,唐前有个隋,30多年,崩了;汉近400年,汉前有个秦,30多年,崩了。巧合吗?非也!总结历史教训是人的本能,也是智慧。就连文明水平很低的满清也会总结元蒙的教训,以外族家底完成对汉民族的近300年的统治。公元7世纪至9世纪之有煌煌大唐,功在时代,功在人民。至于个人的作用也是有的;历史唯物主义从来不忽视个人的作用。唐太宗李世民或可提前了唐的盛世,或可放大了唐的盛世。

其他网友回答

这个速度无人可比,历史上消灭游牧政权的只有汉唐,可汉朝也是废了九牛二虎之力,差点把自己打残,只有李唐在不到13年建立时间里,消灭突厥,确立了东亚绝对霸权,而后又开启了一系列灭国征服之战,这个李建成根本做不到,就是让他顺利即位,后面也会发生李元吉篡位的事情,宫变并不能停止,李元吉之所以帮着李建成是因为李世民的天策府集团太过强大,太子李建成都没有办法直接扳倒他,只能不断耍计谋温水煮青蛙,逐渐削弱其势力,而他李元吉只能依靠李建成先除去李世民,再长远谋划!

其他网友回答

公元626年7月2日,李世民带着一帮手下在玄武门发动了对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突然袭击,杀掉了兄长和弟弟,成了大唐唯一的继承人。在继承了李渊的皇位后励精图治,开创了贞观之治,将大唐带上了繁荣富强。

那么如果没有玄武门之变,李建成当上了皇帝,是否会出现贞观之治?

根据历史记载来看,相比较李世民的果断和狠辣,李建成相对来说更顾念兄弟之情,魏征就曾经多次向李建成建言,希望李建成能够先下手为强,尽早的除掉权势越来越大的李世民,可是李建成却一直拖拖拉拉,不肯对兄弟下杀手。

结果错过了最好的时机,最后别说登基为帝了,连自己的性命也丢掉了,还连累了李元吉。所以如果李建成登基,李世民的生命应该还能保住,但是军权李建成是不会让李世民继续掌握了。

李建成如果能够登基,可能做得也不会太差,毕竟大唐开国初年文臣武将一个不缺,可是想要有贞观之治,这就需要一个开拓进取的领导者,可是偏偏李建成不是这样的。

李建成是一个很明显的守成之君,他的做事风格以稳健为主,所以他能得到李渊的信任第一是因为他是嫡长子,第二就是因为在建国初期大唐需要一个能够稳定天下的皇帝。在李渊看来,李建成能把朝政处理的井井有条,而且也略有军功,处理问题不冒进,朝堂不会出现大的变故,这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而李世民比较好战,证明自己的方式,除了南征北战,开疆拓土,别无他法。

李渊想要传位给李建成就是因为他觉得大唐需要一个心怀仁慈的皇帝来使百姓可以休养生息,可是李渊却没有想到,虽然大唐平定了中原,周边的异族可并不服气,大唐内部尽管安定了下来,可是匈奴还在外虎视眈眈,如果换了李建成,在面对二十万突厥大军入侵的时候会怎么做?他有没有勇气去见匈奴大汗,能不能忍受屈辱去签订渭水之盟,能不能最后反攻突厥开疆拓土。

按照历史上对李建成的记载,他这个人并不具备如此的胆量和谋略。那么别说贞观之治了,他继承皇位后该怎么解决突厥的大军就是个问题。而且李建成心存仁慈,他可能不会杀李世民,那么李世民的那些属下会不会甘心听他的,李建成又该怎么解决这么强大的一个武力集团,如果不解决,那么朝政肯定不稳。

其他网友回答

不会,没有玄武门之变就不会有李世民励精图治,从谏如流,就不会改革弊政,实现天下大治的局面。

即使李建成的才能出众,但是他为什么不听魏征的建议,提前除掉李世民?为什么屡次错失良机,给李世民翻身的机会?只能证明李建成政治才能在李世民之下,对形式的把握程度不急李世民,所以他当政,大唐局面肯定不差,但是他达不到李世民的高度,注定达不到贞观之治的局面。

其他网友回答

社会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我们的历史中过去夸大了个人贡献,而没有认真分析历史发展的社会规律。王朝兴的因为明君,王朝衰是因为昏君。这是我们的历史一直在重复王朝兴衰的主要原因。一个新王朝在旧王朝的废墟中建立,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皇帝的作用最大是锦上添花,而不是决定性的,将李世民放在明朝末年相比也无力回天,玄武门胜利的如果是崇祯皇帝相比也会被称作明君。

所以,玄武门如果胜利的是李建成,就算没有李世民优秀,也不会太差。总之,是历史成就了伟人,而不是伟人成就了历史。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