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和秦国成为强国的共同原因 楚国是先秦时期的诸侯国吗

网友提问:

战国时期,魏国,齐国,楚国为什么被称为传统强国?

优质回答:

自古以来,成就非凡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综合作用的结果。战国时期承继了春秋时期就初露端倪的诸侯角力,开创了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诸侯国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也大幅提升。一时间,时局变幻,强国备出,颇有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意味。而战国七雄中的魏,齐,楚能被称为传统强国,自然要从其历史背景和国家发展上追根溯源。

一,天时:战国初期的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标志着周天子王权衰落,诸侯争霸的开始。

在周王室统治稳固,大权在握时,以下犯上,弑君杀主的行为是不符合当时的礼法的,可以说是大逆不道,绝对为世俗所不容的。但是,随着周天子王权旁落,三家分晋和陈氏代齐不仅没有招致打击报复,还从法理上得到了天下共主的周天子的承认。这不仅仅是对这一行为的一种纵容,还是一个诸侯可以自由发展的信号,这为各诸侯各凭本事,自由发展开了方便之门。

作为三家分晋的受益方魏国和田氏代齐的田齐从中获益良多。由于其是通过内部政权分裂实现的政权移交,几乎可以说是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建国的,这样不仅使得这两个国家的统治者顺利继承了原有政权的优质资源,还保全了自己的实力,使其建国后迅速提升成为可能。

与魏齐不同的楚国却是另一番局面。楚国开国国君熊绎最初和秦国开国国君一样,不过被周天子封了个子爵,但是由于地处中原边缘,不被中原诸国所认同。公元前704年,楚君熊通更是单方面自称为王。这相当于自绝于周王室及其属国,而周天子放任诸侯角逐,也为楚国开了角逐中原,争霸天下的机会。大家机会平等,谁也不能再高举道义,礼法的大旗不允许他人分“中原”这张大饼。

二,地利:相对天时的一时之利,地利的加持相对会更持久,作用更值得深入分析。

魏国西邻秦韩,南接楚,北通赵,东连齐,地处中央,虽然看起来易攻难守,但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华民族的主要隐患–胡,狄,戎等异族也被这些与魏国同宗共祖的邻国挡在了魏国门之外,这为魏国建国之初迅速发展提供了缓冲,使得魏国可以互通各国,交通经济,吸纳各国人才,进而使魏文侯最终成为战国最早推行变法图强的君主。

《六韬·六守》中记载【文王曰:“敢问三宝?”太公曰:“大农、大工、大商谓之三宝。农一其乡,则谷足;工一其乡,则器足;商一其乡,则货足。三宝各安其处,民乃不虑。】

齐国开国国君在答周文王时就提到了商业是保障国家富足,百姓无忧的一宝,而齐国的地理位置也非常有利于其发展商业。齐国东临渤海,西接中原诸国,即可以煮盐垦田,又可以通过海路发展对外贸易。据考察,齐国丰富的丝绸类产品就是当时对外贸易中很受欢迎的商品。《管子》中更是提到,齐国与朝鲜有生意往来,会从朝鲜进口他们的“文皮”和“毤服”。

西汉史家司马迁在《史记·楚世家》中记载西周初期楚人领袖熊绎:“当成王之时,举文、武勤劳之后嗣,而封熊绎于楚蛮,封以子男之田,姓芈氏,居丹阳。”

楚国最早封地不过50里,还远离中原地带,虽然导致楚国建国之初国力维艰,诸多不便,历代楚君压力山大。但是也让楚国躲过了早期的诸侯纷争,只关注于自身发展。到战国末期,楚国已经是诸侯国中领土最大的国家了。

三,人和:强君良臣各得其所。

作为开国之君的魏武侯不仅高瞻远瞩,早早的就粉碎了赵献侯分化韩魏的意图,还为韩赵魏三国的发展给出高屋建瓴的规划。排除外患后,他用翟璜为相,改革时弊,发展政务;用乐羊,吴起为将,攻掠中山,开疆扩土,大力发展军事;以李悝为国师,推行变法,依法治国。在其当政期间,任人唯贤,文武兼治,扩充国土。通过魏武侯父子两代的努力,魏国在建国之初就通过变法等前瞻性举措达到了强盛并称雄的国力。

而不同于公元前445年三家分晋才建国的魏国和以子爵之位发展壮大的楚国,齐国是在周武王分封时就很强大的诸侯国。在建国之初,国君姜太公就很明确了国家发展的重点–“大农,大工,大商”,在春秋五霸之首的齐桓公的发扬光大下,齐国保持并壮大了强盛的国力。而取而代之的田氏家族为了夺权,也图谋数代,几乎代代人才,这对于齐国国力保持持续强盛也是助力颇多。何况齐国发展过程中还有管仲,晏婴,孙武等称雄一时的辅弼之臣。

楚国的称雄一方,其良将能臣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是其历代君王的野心和梦想却是其他诸侯国无法睥睨的。自从第一代楚王熊绎以子爵身份发展那50里地开始,各代国君就霸气外漏。据传楚国第二代国君熊艾当政时,周昭王曾经两度征伐楚国,但都铩羽而归。

《史记集解》:服虔曰:“周昭王南巡狩,涉汉未济,船解而溺昭王,王室讳之,不以赴,诸侯不知其故,故桓公以为辞责问楚也。”

《史记索隐》:宋衷云:“昭王南伐楚,辛由靡为右,涉汉中流而陨,由靡逐王,遂卒不复,周乃侯其后于西翟。”

这不仅是昭示着周王朝的衰败,也是楚国不惧强周,敢与周王朝抗衡的一个标志。第六代楚君熊渠更是直接封自己的三个儿子为王,虽然后来取消,但其挑衅周王室之心昭然若揭。熊渠过世后其少子熊执疵弑兄篡位。第十一代楚君去世后,弑兄夺权再次发生。公元前741年,楚武王熊通又杀侄自立,并再次自封为王,从此周楚双王并立的局面再未改变。公元前672年,楚成王熊恽又弑兄夺位。后来,楚成王又被太子商臣(楚穆王)逼迫自杀。而到楚穆王的孙子楚庄王时,其不仅可以称霸诸侯国,还试图问鼎中原。楚国伴随着王位频繁更迭,王族手足相残的而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各代楚王虽然在位时间短,但他们仍然目标一致的不断壮大国力,扩充疆土。这也不失为楚国独特的强国传统。

其他网友回答

通过变法,再加上自身农业发达,统治者重视

其他网友回答

历史上三家分晋之后,五春秋遂为七战国。韩赵魏属韩最弱,魏最强。没办法,这是起跑线上就有的差距。齐国亦称姜齐,自西周分封以来近千年经营,有盐铁之利,加之平原地广,人囗众多,自然国强兵壮!楚国则饶渔米,富甲兵,加之民风慓悍,好勇斗狠,应该最具王霸之像!楚虽三户,亡秦必楚!此言不虚矣!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果如其言,秦二世而亡,诛之者,楚霸王也。这三强,魏亡于安釐王,齐灭于闵王,楚终于怀王,兵不力皆非主因。反到是撮尔燕国延国最后,亦为可叹!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