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大后终于读懂了鲁迅 鲁迅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区别

网友提问:

长大之后再读鲁迅的作品,有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优质回答:

长大后再读鲁迅的作品,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小时候读鲁迅的小说《祝福》,印象里只有一个祥林嫂。因为她有一个明显的特征,逢人见面第一句话总是说:我真傻,真的……我真傻,真的……

打那以后,但凡谁说话重复了几句,人们总要说:别学祥林嫂啊……你就是祥林嫂啊……

小时候心里的《祝福》和鲁迅,都是模糊又模糊,没有什么特别的记忆,所能记住的无非就是这些让人当做笑谈的这个习惯。祥林嫂为什么要那个样子呢,因为她的孩子阿毛被狼给吃了,她日夜想念孩子,所以才变成了磨磨叨叨的样子。所有的感想,也只停留在同情和怜悯,没有其它的感触。

长大以后才知道,《祝福》是鲁迅先生一九二四年写的一个短篇小说,它通过淳朴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反映出旧社会劳动妇女共同的悲惨命运,肉体遭受压榨、蹂躏,精神也受到摧残和毒害。而且这个压榨和毒害是在逐步加重,并没有出现缓解。作者第一次见到祥林嫂,她还只是顺着眼,两颊还是红着的一个寡妇,虽然丧了丈夫,但她还年轻,她是从婆家逃出来的,说明她还有与命运抗争的勇气。可当第二次见到她时,她已被婆家转卖,又第二次丧夫,而且没了孩子的精神支撑,只见她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无疑她已到了流落街头,沦为乞丐的地步了。

这表明她在无数次的严重打击和折磨下,已陷入极度悲哀,内心痛苦已无法表露,精神已完全麻木了,精神已经接近崩溃的边缘,虽然还是扎着白头绳,乌裙,蓝夹袄,但两颊上已经消失了血色,眼角上带着泪痕,目光已经没有先前的精神了。

读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祥林嫂所遭受的磨难,比第一次出现在鲁镇时更为深重,她的悲剧命运并没有好转,而是进一步发展着。

那么,鲁迅先生是否就是要单纯地描写祥林嫂的悲惨遭遇呢,当然不是。他而是要通过祥林嫂这个艺术形象,揭示出辛亥革命只是赶走了一个皇帝,其它一切还是照旧,封建制度、封建思想、封建意识和封建礼教,在广大农村依然统治压榨着底层的劳动人民。而唤起民众早日觉醒,推翻那个人吃人的社会,才是当务之急。这才是作者想要表达的深刻主题。

但是,在少年时期,我们读鲁迅,哪里会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和反省呢?

不仅如此,鲁迅在《祝福》当中还给我们提出了另一个残酷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人们的“看戏心态”。

人们面对祥林嫂的病态,同样是底层的劳动人民,却很少同情和帮助,反而产生厌烦和躲避。躲什么呢,要知道,在同样的社会境遇下,在同样的底层身份下,今天的祥林嫂,明天可能就是你了。可惜当时的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愚昧麻木占居着头脑和灵魂。

鲁迅同样还有一篇小说《药》,在那个拿革命者鲜血沾馒头治病的愚昧行为中,当革命者被杀头时,同样有一群人在看热闹,他们“颈项都伸得很长,仿佛许多鸭被无形的手捏住了的,向上提着”所要阐明的恰恰也是这个道理。

鲁迅所描写的“看戏心态”距今已过去九十多年了,如今还有没有这种心态呢,相信每一个人心中都会有一个成熟的答案。

写到这里,不能不让人想到一个问题,鲁迅“民族魂”的声誉不是空有虚名。鲁迅弃医从文,要医治人类灵魂的疾病,更不是空穴来风。

多读鲁迅,越读越有感触,越读越觉得他就活生生站在眼前。

其他网友回答

谢邀!

鲁迅先生的作品,是永远给予我们智慧和力量的思想宝库。从鲁迅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什么是真正的革命者应该具有的高风亮节和大智大勇,什么样的人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鲁迅先生的文章给人以力量,给人以鼓舞,给人以温暖,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正义感。阅读鲁迅先生小说,总是陷入到一种“无物之阵”中,感到内心的分裂,刚走出作品,马上就陷入到里面去,使人难以脱身。阅读他的杂文,虽然摆脱这种“包围”,然而心情也十分沉重,他对中国人的心理剖析得一针见血,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之感。对于那些较为精粹的作品,总是阅读一遍又一遍,乐不释手。

其他网友回答

少年时代,我们都在语文教材上读过好多鲁迅的作品。

我记得初中教我们语文的是一位退休返聘的老教师,听说他是一位名师,老先生上课戴着老花眼镜,讲语文课非常仔细,特别是上到鲁迅的文章,比如上到《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祝福》等,老先生就告诫我们,鲁迅的文章必须要重视,是重中之重,是中考必考的,然后逐字逐句给我们讲解,表面意思及深层含义,都一一告知我们,我几乎一字不差都记下来,生怕少写或写错,课后还把含义及主题思想全部背住记牢。

我记得老先生有一次给我们上《孔乙己》,一时激动起来,眉飞色舞,拿着书本摇头晃脑,念着“多乎哉,不多也……”,突然感觉有点孔乙己的味道,我当时就突然冒出这个念头。

通过教科书,我读了十多篇鲁迅的文章,有小说,散文,杂文,他的小说以清末民初的底层百姓生活为主,主要表现底层人民思想的麻木愚昧和生活的艰辛,注重细节描写,以白描手法鲜明刻划人物,并挖掘微妙的心理变化。不过当年我总觉得他文章是写得深刻有思想,但文字并不优美通俗,文白相间中,语言不免有点晦涩难懂,须细细来回读,才能真正领会。若文言底子差点,读起来就很累了。

鲁迅(1881.9.25一1936.10.19),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鲁迅”是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鲁迅的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灵活,他创作的作品,体裁涉及小说、杂文、散文、诗歌等。今天我以他的选入教材最多的小说这一体裁,以其中的代表作《孔乙己》来谈一下长大之后再读鲁迅作品的感受。

1、人性的丑恶和冷漠

孔乙己受封建腐朽思想和科举制度毒害固然可笑,他精神上迂腐不堪、麻木不仁,生活上四体不勤,穷困潦倒,一个被封建社会吞噬的知识分子悲惨形象跃然纸上。

但是围绕在孔乙己身边的看客们,包括酒店老板、伙计、食客等无一例外以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态来对待这个可怜人。故意拿话嘲讽者有之,故意戳他痛处者有之,以他为乐混度时日,没有人关心他,怜悯他,有的是无尽的嘲笑和戏谑。

唉,人性的丑恶和冷漠竟然到这般田地,在鲁迅的笔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令人不寒而栗。不用说封建社会里,就是现在也比比皆是,我们周围生活中的失意者、破产者或贫穷者走到外面,总有人背后指指点点,当面冷嘲热讽,生生地用一把把小刀刺着。即使是亲戚间走动,也是见不到好脸色的。呜呼,悲惨之事只要不降临到自家头上,管他人家瓦上霜呢!但是有没有想过,如果是自已摊上这种呢,你作何感想?

2、扭曲的价值观、成功学

孔乙己本是个人人羡慕妒嫉的读书人,考过科举,但一直未中过,不然他随便去那里,都会被崇拜者包围,热脸一张张贴上来,不亦乐乎。在众人眼里,他就是个失败者,一个大家嘲弄的合适的对象,他一文不值,不值得被人尊重,被底层人士膜拜,那么只能用脚踩了,而且要狠狠地踩,那样才解气。

从前高高在上的知识分子如此落魄,无不皆大欢喜。如今的社会里,也是如此,如果一个天之骄子,一个拥有很多的成功者,一旦跌入云端,或破产或婚姻破裂或有丑闻爆出,那就是成了人们口中无尽的谈资,网络攻击有之,街头谩骂者有之,不一而足。普通人可能穷其一生无法出头,那么看看笑笑那些成功人士失败也是很解气的。

3、小人物的脸面与无助

孔乙己原是一个读书人,知礼懂理,本应格局大,但混到如此田地,可见读的都是八股文多,一心惟科举入仕,现实生计一概不晓,不会变通,又拉不下读书人高高在上的脸面,高不成低不就。

如果他早日认清现实窘境,自强自立,四体勤,找个安身活命的营生,也不至于走上偷窃的田地,生活不易,自己不争气。想当年韩信都有过“胯下之辱”呢,后来还成就一翻大业。何至于如此迂腐不堪呢。

人终究要自救,古往今来都如此。鲁迅小时候也受过家庭的大变故,祖父因科举舞弊案被捕入狱八年,父亲不幸病故,家道中落,他走出绍兴到北方读书,后到日本求学,最后又弃医从文,终成一代文学巨匠,受后世景仰。

其他网友回答

警钟长鸣,触目惊心。

其他网友回答

小时候读鲁迅的作品是真的觉得太难懂了,虽然是白话文写作,但是仍旧带有些古文的特征,还有些生僻的字词读起来生涩晦暗。

成年后,尤其在步入社会之后,发现鲁迅笔下的小人物真的处处都在,根本就不过时。

孔乙己的清高跟当下知识分子的清高不谋而合,知识分子宁可拿着低工资在写字楼里进出,也不愿意去摆个煎饼摊位赚取不菲的收入。

阿Q的精神胜利法是多少底层人民的写照,若不是善于使用精神胜利法,恐怕生活会苦不堪言。

鲁迅先生的作品具有跨时代的意义。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