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甲午海战最大的败因是什么?
优质回答:
甲午海战最大的败因便是腐朽落后的晚清政府与日渐兴起叫嚣着要脱亚入欧的日本政府之间在制度上、科技上、海防观念上的差异,但归根结底甲午海战最大的失败原因之一便是清政府顽固坚守封建守旧主义旧制度、昏庸腐败、缺乏远见。我个人认为甲午海战失败的原因是跟北洋水师的提督、管理、战术是没有多大的关系的,如果说有关系,那便是在黄海海战之前,作为北洋水师提督的丁汝昌并没有规定也没有选出同为定远级的镇远号作为代理旗舰,这使得在黄海海战中定远号信号旗装置被毁坏之后,整个北洋舰队处于群龙无首的混战状态,这一点当然是跟作为提督的丁汝昌有关,除此之外,个人认为在这场战争中,绝大部分北洋水师将士都是积极勇敢作战的,任何一艘沉没的战舰管带都与自己的战舰共存亡,由此可以看出,说北洋水师在整个甲午海战中失败的原因并不是由提督指挥不当或者是北洋水师将士缺乏训练、军纪涣散而造成的。
举个例子,早期李鸿章在筹建北洋水师之时,北洋水师就在东北亚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朝鲜的几次政变、英军占据巨文岛事件以及先后两次访问日本,当时的清朝海军的综合实力是排在亚洲第一、世界第九位的。在北洋水师两次访问完日本之后,李鸿章的威慑意图达到了预期目的,深深刺痛了日本民族的自尊心,但其次也给日本海军的积极发展带来了动力,在日本政府、军人、知识层、庶民层的共通情感驱使下,一致要求国家加速扩建日本海军,支持政府倾国家财力打造一支超过北洋水师的日本海军。在北洋水师第一次访日之后,日本海军舰队规模已经达到了42艘战舰,在北洋水师第二次访日之后,进一步加强了日本海军的扩张速度,包括建造装备32厘米口径巨炮的三景舰,进口英国最先进最新锐的巡洋舰吉野号。从北洋水师初次来日至甲午战争爆发,日本海军的军费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11.7%。日本仅仅图强了八年,海军的战斗实力就超越了清国的北洋水师。
再反观清国的北洋水师,自1888年北洋水师成军之后,清政府便决定减少对海军的投入,仅仅在1890年添置了国产岸防铁甲舰平远号、从福建海军中调入了福龙号鱼雷艇。1891年,清政府根据户部的意见,下令停购外洋船炮军火两年。当甲午战争爆发时,近代中国海军第一大主力的北洋舰队几乎未增添一船一炮,连曾计划为主要舰船增添速射炮和尾炮的60余万银两都难以筹措。在甲午海战爆发前,北洋舰队的八大远主力舰船,不仅装备武器上落后于兴起的日本联合舰队,各舰船锅炉大都老化年久失修,就连军舰要用的煤炭也多是劣质的煤渣煤粉,而优质的燃煤却被煤矿局的人低价卖给外国人,这也致使整个北洋舰队在黄海海战爆发之前的一个多小时就已经被日本联合舰队所发现,在战争中,北洋水师由于各舰船动力不一致,原定的阵型也始终无法达到一致,这也是黄海海战失败的原因之一。
在反观甲午海战后期的威海卫保卫战,日本更是海军陆军联合直功威海卫,致使北洋舰队成了个瓮中之鳖在刘公岛被全军覆没,而当时本可以来威海卫救援的李秉衡却在烟台观望,最根本的原因便是封建落后制度下的利益之争,毕竟北洋水师是李鸿章一手创建的。
正是在这种封建制度的落后,军事体制的不一致难以调动,工业科技薄弱的情况下,整个甲午战争怎能不败?相反地是很多人却责怪北洋水师的将领,说丁汝昌一个外行凭什么指挥北洋水师,连最基本的阵型都摆的不对。说邓世昌在最后的撞船行为是愚蠢至极,说刘步蟾在海战中贪生怕死。
但事实并非如此,本就是一场必输无疑的战争,能怪那些在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民族英雄吗?
其他网友回答
甲午海战与其说是中日军事力量的角逐,不如说是封建专制与君主立宪制度的较量,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制度造成了囯为一姓之国的观念,使得专制横行,政府腐败,办事效率低下,最终导致了清政府缺乏大局意识和危机感,致使战前准备不足,弹药匮乏,装备老旧,军队腐败,在黄海与日军爆发遭遇战后既无装备优势又无弹药补给,曾经亚洲第一的北洋舰队不到5个小时即告全军覆没!
其他网友回答
祸首排行第一慈禧当权,国库银子不作战备需要,却拿去修园子,第二光绪贸然开战,不作充足准备。命令北洋水师出海寻敌。第三翁同龢作为户部尚书,6年不拨款北洋水师,把钱用在给领导享福上。第四李鸿章作为北洋水师最高领导,手下将领军纪不严,贪污腐败。
其他网友回答
日舰至少早半个小时发现北洋舰队
原因是:北洋舰队烧的有烟煤,且正在准备午饭的时候,日舰已提前做好作战准备工作,北洋舰队是仓促应战
那么,供煤方是开滦煤矿,负责人是李鸿章的门生,北洋舰队用无烟煤银子,烧的有烟煤,动力也不足,仓促应战,没有准备,焉能不败!
其他网友回答
无论什么时候,一个国家最大的败因不是外部敌人有多强大,而是内部民心尽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