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当孩子表现得不听话时,你能冷静分析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吗?
优质回答:
原来没有注重自我的提升与学习,一遇到和孩子意见想左时就愤怒,不理智,冲突随时可能爆发。后来在逐渐地学习中,我发现不论什么条件下,能够冷静控制自己的情绪的人真的可以等同于高情商。于是,我开始尝试着去做。尤其是面对孩子时,一个十岁的孩子你能要求他事事听从于你,没有自己的想法吗?那是不可能的,也是我们特别不愿意看到的所谓“听话”的孩子。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应该有他的生活,他的思考,他的经历,他们借由我们的身体来到了这个世界,但他们不属于我们。这是我们相处的根基。但当我们发生冲突时,我又真是希望他能放下他的观点,完全按照我的想法去“执行”(看,“控制”的本来面目还是没有被压抑下去,争相登场)。理由很简单,“因为我是为你好!”“因为我是你妈妈,我吃过的盐比你走过的路还多!”“因为我不想你走弯路,在别人已经跌倒的路上再狠狠地摔下去!”所有我的理由都是成立的,就好像“有一种冷,叫你妈觉得你冷!”一样!然而,我们却都忽略了一点:“妈妈,我是我,而你不是我!那是你的想法,不是我的!”所以说,面对争执,面对孩子的错误,甚至面对孩子的叛逆,我们都不可以肆意宣泄我们的情绪,不可以用这些情绪去伤害我们身边的人,哪怕他是一个懵懵懂懂的孩子!尽管我在学习情绪管理上还只是一个咿呀学语的“婴儿”,但是这些皮毛知识却已经改变了我生活中的很多地方,让我能够更有信心地继续在这条路上探索。
其他网友回答
多数情况下可以,因为我一直都是希望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并且鼓励她勇于表达。为人父母总是会不自觉的以自己的经验来保护孩子或者给孩子更多的建议,但是也许她并不需要。孩子需要自己来探索世界,自己来负担自己的行为带来的后果,多数情况下我只是和她协商,如果我希望她结束游玩返回家去的时候,我会问她还要再玩多长时间,到时间我会带她走,告诉她说话要算话。
如果她的一些无理要求不被满足大喊大叫的时候,我也尽量容忍她发泄,因为对成人来说可以放肆的发泄情绪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所以我不会刻意的去要求孩子不要哭,而是在耐心的等待她哭完,并在宝宝情绪很激动的时候安抚她,等她情绪平复之后再跟她讲道理,孩子通常也能接受。
但有些情况也会例外,一些危险的物品比如电插座不能动啊,过马路不要乱跑啊,而她违规的时候也会打手板以示惩罚。
其他网友回答
当孩子表现的不听话时 大多数时候我都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一种平静的状态来跟孩子交流。但也有少数时候我会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生气发火。这种任自己情绪发泄的行为对事情危害极大:一、这个时候情绪失控不仅容易引起孩子的对抗,而且我们也失去了教育孩子最好的机会;二、对自己和孩子的身心健康都不利;三、破坏亲子关系,给孩子内心造成内伤,这种伤害可不是你说觉得过了就过了,他会成为一个印痕留在孩子身上,对孩子以后的生活都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因此,我觉得自己控制情绪的能力需要进一步提高,多想想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对孩子是多么无条件的接纳呀!这样会更有利于教育孩子的成效。
其他网友回答
实事求是的讲,自从孩子到了“可怕”的三岁之后,他开始有自己的一些想法了,而且会表达了,一个不如意就会说惹他生气的人“脑子进水”或者“欺负小孩”、“不公平”之类的,但这不是最恐怖的,我最怕的是他表达不过来的时候开始大哭,这时候我往往得先控制住自己的小宇宙,然后在心里默念很多遍“这是自己亲生的”,而且这时候的感觉就是虽然读了一些温和教育以及要有耐心的书但仍然无法淡定下来,而这个抓狂的时刻过后又感觉好笑了,谁不是从与父母的斗智斗勇中成长起来的,每个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都应该有特别令父母头疼和欣慰的一面吧。在孩子成长中就如同一场修行吧,不断提升控制体内洪荒之力的能力。
其他网友回答
在去年4月份之前如果遇到两个孩子不听话,争玩具,打架等屡教不改的情况下,我很难控制自己的情绪,很难冷静的分析孩子行为背后的需求,对孩子更多的是批评、指责、说教,甚至大吼大叫。
后来买了很多育儿书,参加各种妈妈班学习,参加家庭教育学习培训,一点点把好的育儿理念运用到和两个孩子相处的点滴中,一开始的时候觉得这些“新语言”很难说出口,比如说“我爱你”、“我想要一个拥抱”、“看得出来你很难过”、“这件事让你感觉很生气”等等,刚开始换种新的方法去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说出这样的“新语言”会感觉很生涩,但是我相信我的孩子可以感受到我的努力,感受到我在努力的改变自己,感受到我可以接纳她的感受,感受到我对她的尊重与理解。
经过长期的坚持,现在这些话能自然而然地从我口中脱口而出,孩子也能更好地与我沟通,并达成合作。直到现在我都为自己的改变而庆幸,为自己是一位爱学习的,积极向上的,具有正能量的妈妈而感到沾沾自喜。更庆幸两个孩子的到来,让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下面为大家分享四个方法帮助孩子更好地面对他们的感受:
1.安静专心地倾听。
2.用简单的词语回应他们的感受。
“哦……嗯……原来是这样……”
3.说出他们的感受。
“这件事让你很难过!”
4.用幻想的方式实现他们的愿望。
“真希望我能立刻变一块蛋糕给你吃”
果果妈育儿频道原创分享,拒绝任何形式的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