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由来(民俗故事——端午节的来历)

端午节的由来

有温度的历史,有生命的国学。

课程介绍

针对4—12岁儿童学习,展示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史,融合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历史、天文地理、自然常识、政治科技等学科基本知识为一体的启蒙课程,同时涉及大量的成语典故、诗词歌赋,为小学、初高中的语文、历史、地理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浓厚的兴趣,奠定孩子一生文史基础。

一.古文启蒙:弟子规

(行为习惯养成)

二.故事链接 :端午节的来历

很久以前,在中国的土地上有七个大国许多小国并立。其中有个楚国,楚国有个大臣,名叫屈原。楚国旁边有个秦国。秦国有统一天下的野心,把楚国当做最大的敌人。屈原向楚王提出很多治理国家的好主张,可楚王就是不听,屈原非常伤心。

后来,楚王中了秦国的奸计,罢了屈原的官,把屈原流放到了泊罗江边。他想到国家的前途,想到百姓的苦难,心里难过极了。

屈原每天站在汨罗江边,朝着都城的方向,眼巴巴地等待着来自京城的消息。他多想再回到楚王身边,为国家尽力啊!

屈原等啊,盼啊,可楚王总也没召见他,逃难的百姓却越来越多了。一天,屈原问一个逃难的老头儿:“京城怎样了?”老头儿颤巍巍地说“唉,秦国的兵已经打进了京城。我们已经亡国了!“

听到国家遭难的消息,屈原抱着脑袋,发出了痛苦的声音,他为楚国而哭,为百姓而哭。五月初五那天晚上,屈原抱着一块大石头,一头跳进了泊罗江。老百姓听说之后,纷纷划着船寻找屈原。可是,江水滚滚,屈原在哪里?人们划啊,划啊,月亮落下去了,不见屈原的影子;太阳升起来了,还是不见屈原的影子。人们悲伤地喊着屈原的名字,用苇叶包上蒸熟的饭团,扔进江里。”鱼儿啊,要吃就来吃我们的粮食吧,不要去伤害屈原先生的身体啊。“人们悲伤的喊着屈原的名字,把雄黄酒倒进江中。”毒虫啊,喝了这酒,就乖乖地醉倒吧,不要去咬屈原先生的身体啊。“

大家找了几天几夜,也没有找到屈原。男女老少都悲伤地哭了。为了纪念屈原,人们把他投江的五月初五这一天定为端午节。

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吃用苇叶包成的粽子,喝雄黄酒。在南方很多地方,人们还要赛龙舟,看!江上的龙舟一只比一只威风。端午节包粽子,赛龙舟的活动,都是对屈原的纪念。屈原爱国家,爱百姓,人们永远不会忘记他。

三.脑力大比拼

1.端午节是哪一天?

五月初五

2.端午节是为了记念谁?

屈原。

3.端午节都有什么风俗?

划龙舟、插艾叶、吃粽子。

4.屈原是哪个国家的人?

楚国

5.楚怀王最后是什么结局?

病死在了秦国

6.屈原最后被流放到了什么地方?

汨罗江

四.诗词链接

五月五,是端午,

门插艾,香满堂。

吃粽子,撒白糖,

龙舟下水喜洋洋。

五.拼音儿歌

国学课程体系

【幼小衔接国学】蒙学孝悌 礼仪 识字 故事 诗词 情景剧 拼音 儿歌 吟诵

【小升初国学】敏学历史文学天文地理自然常识、政治科技诗词歌赋文言文 情景剧

经典诵读

以历史文学为主线

故事合集

选取大量成语故事、诗词歌赋。引导儿童深入思考故事所富含的寓意及道理,学以致用。

知识链接

拓宽视野,增长知识和见识。

情景剧场

通过扮演故事经典角色,增强孩子语言表达能力,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经典。

电话:15575953934 何老师

有温度的历史,有生命的国学。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