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当代谁画马能超越徐悲鸿大师的有吗?
优质回答:
对于艺术作品,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徐悲鸿先生国画奔马图堪称大师级杰作。正所谓后浪推前浪,艺术永无止境,当代也拥现了一位优秀的画马先生,他也是位著名的骏马雕塑家一一田耀民。
也许是因为职业是雕塑的原因,雕塑是三度空间作品,因此必须对马的结构作强尽的分析研究,据说他曾长期在内蒙草原采风写生,马的结构、动作、习性了如指掌,因此在下笔时胸有成竹,信手拈来,无论多少匹马,都栩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令人叹为观止。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您的邀请和提问。“当代画马有谁是能超越徐悲鸿大师的吗?”没有!一个也没有。
我们从一下三个方面看,没有一个现代画家画马是可以超越徐悲鸿大师的,即使有一个指标超越徐悲鸿都值得可喜可贺,但是非常遗憾,真是没有一个画家可以超越徐悲鸿画马。他真的不愧为是现代画马的“韩干”。
1915年,徐悲鸿在上海无所依靠,画画没有收入,生活非常困难。当时著名的岭南派画家高剑父、高奇峰兄弟在上海开设审美书馆,徐悲鸿画了一幅马寄去,没想到受到这两位画家的高度赞扬,他们给徐悲鸿回信说:“虽古之韩幹,无以过也!”
韩干是唐代著名的画马大师,他的《照夜白》刻画了唐玄宗一匹激情壮怀的骏马,至今没有人能超过他。
高剑父、高奇峰两位岭南派大画家,他们这样称赞徐悲鸿画马,可见徐悲鸿还是青年时代,就非常厉害了。
徐悲鸿画马到底厉害在什么地方?千里马以对徐悲鸿研究多年,我以为有如下三个方面,是我们至今画马无法超越徐悲鸿这座艺术高峰的原因。
首先是精确的动物解剖学和超越机械透视的艺术透视手法
我们只要提起徐悲鸿画马总是少不了对徐悲鸿引进西画手法透视解剖的运用。
没错,徐悲鸿画马如果没有引进西画的核心技术手段透视解剖,肯定是达不到他这样高度艺术造型成就的。
徐悲鸿为了学好自己喜欢的画马,他在留学法国期间,对西方绘画的核心价值透视、解剖、色彩都有精深系统的研究。
其中最优秀的研究成绩是透视解剖,色彩比较难,是一个超越学理的技术,更多是一种文化。就像中国画的笔墨,学理并不复杂,无非就是浓淡干湿,但是,艺术境界和艺术层次非常难以成就。也是西画艺术的最高艺术价值,所以,要在色彩上快速有所成就还是非常困难的。
而透视解剖属于学理性技术,只要付出一定刻苦训练的时间,是可以在短期内学好的。
所以,徐悲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把透视解剖运用到中国画手法画马上的画家。所以对马的体积感的描绘就一下超越中国古代画家的造型能力了。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徐悲鸿画马的过人之处还在于,他不是生搬硬套透视解剖的技术,而是把透视解剖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自觉地为艺术作品去服务,而不是为技术而技术,只有技术没有艺术。
例如,徐悲鸿非常喜欢画俯视的马。如果按照俯视的透视原理,距离视觉最近的是马背,所以,马的腿部受到透视原理影响,就要画得短一些,才符合透视原理。
但是,徐悲鸿从来没有因为这个原理而把马的腿压缩下去,他还是按照自己的审美思想,把马的腿画得比较长。
这种唯美的艺术处理方法,看起来违背透视原理,但是,他不违背艺术的欣赏和审美原理,在透视解剖与审美原理之间遇到矛盾冲突,他总是倾向于审美,这也是中国画的创作原理。
所以,徐悲鸿画马有一种个性自由的张力。
再比如说,徐悲鸿画马的马腿,也是比较长的,特别是奔马,马蹄举起来以后,受透视影响,也要压缩画短一些的,但是,徐悲鸿仍然喜欢把马腿画的修长,一突出骏马高大英俊的艺术效果。
除了比例,徐悲鸿对马的结构,也用艺术手法进行组合调整,尽量突出马的结构特征和动态特征。
很多人把徐悲鸿画的马与照片对比,结果发现,根本没有徐悲鸿画的马这样的动态和结构,这正是徐悲鸿大胆运用透视解剖,而又不是机械地套用透视解剖,所以,他画马的自由度和想象的空间更大,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一个特点。
其次是雄健的笔墨语言前无古人
徐悲鸿画马用的是大写意的手法,这种画法古代没有可以借鉴的先例。徐悲鸿之所以挥笔就能成功完成大写意画马,除了造型掌握得很好之外,还与他大胆的用笔用墨是放不开的。
大写意绘画在明代已经有了,清代八大山人就是大写意大师。
但是,画马没有大写意的,但是,徐悲鸿具备中国画的全面修养,他不是只会画人物,他的人物、动物、花鸟都有涉猎,这就是笔墨技法上可以兼容并蓄,而且,徐悲鸿的书法造诣也是很深的。
所以,他无论铺墨还是勾线都把握的恰如其分,能够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徐悲鸿用笔用墨有个特点,就是善于用素描原理,把笔墨层次通过结构,表达得更加有体积感和笔墨的韵味。
徐悲鸿非常注重笔墨造型上的严格控制最黑和最白的突出,因此,中国画的笔墨韵味,也就得到了最充分的表达。
例如上图,马的头部颈部和尾巴是最黑的区域,其他地方都不能比它更黑了,所以,这些笔墨就非常精彩,更重要的是,他在最黑出,也不是死黑一团,而是在黑中有过渡的墨色衬托,因此就会有明快感。
由于徐悲鸿画马有一种马在心中源泉不竭的自信,所以,他用笔用墨非常自由准确,往往笔到就是结构造型自然而生,所以有一气呵成,雄健快意的美感,这是古人从来没有达到过的境界,也是今天很多画家缺乏的素养。
第三是诗词文化与绘画精神的融会贯通
在徐悲鸿画马的成功里,有一个非常小的细节,被我们忽视太久了!这就是徐悲鸿文学修养对画马的影响。
如果我们有印象,那么徐悲鸿画马上的一个题词,可能很多人还能记得,这就是“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徐悲鸿在画马作品中题这两句诗,到底有多少次,还没有完整的统计,但是,至少有70多件作品有这两句诗。
这两句诗来自杜甫《秦州杂咏》,是杜甫写于唐军一次重大战役失利以后,对唐军抵抗的鼓励。
徐悲鸿喜欢题这两句诗,固然恰好正抗日战争时期,题此诗是对抗日将士和全国抗日的鼓励,但是更多是徐悲鸿对文学的与绘画融合的自觉。
徐悲鸿在画马作品上的题诗,仅杜甫的诗,除了“哀鸣思战斗,迥立向苍苍”这两句之外,还有“五花散作云满天,万里方看汗流血”。徐悲鸿本来是非常反对明清以来,空谈绘画作品题诗的,但是,那是因为很多题诗是无病呻吟,这样的现实主义,徐悲鸿当然是很反对的。
但是,必要的题诗可以丰富绘画作品的内容,增加可读性和欣赏性。
这也是一个中国画的优良传统。本来就无需多言。
但是,徐悲鸿画马题诗却有很多内容是与古代咏马有关是诗。
例如,“哀鸣思战斗”出自杜甫的《秦州杂咏》组诗中一首咏马的诗,“五花散作云满天,万里方看汗流血”出自杜甫《高都护骢马行》,赞美打了一次大胜仗的将军高仙芝的坐骑“胡青骢”,也是一首咏马诗。
这就是我们今天很多人也没有达到的修养,所以,画马也就没有那么多的诗意。
站在整个画马的历史上看,徐悲鸿也是最好的画马大师,他以画马出名,绝不是偶然的,而是具备了很多常人难以企及的能力好修养。
假如我们要超越徐悲鸿画马,千里马认为,我们起码要在以上三个方面都要比徐悲鸿做得更好才有可能,你做好准备了吗?
其他网友回答
艺术这个东西,每个人的认知和理解各具千秋,没有定式,要说当代有没有超越徐悲鸿的人?我想应该有很多。只是人们普遍认为没名气的,即使画的再好,也不被认可。你说毕加索,梵高的那些画,在我看来:什么玩意儿啊!!!可我若是在那些对这些所谓艺术狂热分子面前说,估计要被打翻在地,还要踏上亿万只脚!好多所谓艺术,是被炒作出来的,就像梵高,活着的时候就卖出一幅画,那叫一个贫困潦倒,等死了,有人想发财,怎办?炒!弄块肉,做成一只人耳朵,说明书写着:此耳,大师梵高之耳也!其为爱,割下送情人,其爱可叹可敬也!人们蜂拥而至,把个从前没听说过的大师画作全部买走,然后就有了——大师。
其他网友回答
个人观点比比皆是,只不过没有名望而已,自古长江后浪推前浪,艺术的殿堂里不断前进不断翻新,况且我中华大地人才济济,岂能不超越前人。
徐悲鸿的画风确实独树一格,笔笔精髓,深入了创作者的灵魂,其笔下之骏马形态变换出神入化。但其作品之价值有很大一方面是时代造就的,任何一件作品在有了历史意义的时候,其意义往往大于作品本身,正如古代一件并不珍贵的物品,经历几千年后以古董的价值出现已然价值连城。
如今,时代发展迅速,艺术领域广阔,在“画马”的领域里有些艺术家采纳徐悲鸿的风格,使其更加完善。有些艺术家更有自己的风格。
总之,艺术无法单一的评论其高低上下,每一件作品都深入每一位创作者的灵魂,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出现在“画马”领域超越徐悲鸿的艺术家获得名望。有时“宝玉未琢与瓦砾同堆,良驹未骑与奴马闲杂”。
其他网友回答
绘画作品贵在神意,每一幅作品都有自己的灵魂,就连三岁小娃随手涂之的画也有,悲鸿画马很好,他的素描人体也很好,每一幅都有绘画者的所思所想,如何超越,如何定义超越,所以,当代画家,近代画家,真正的画家本人只是想好好画画,至于超越什么的说法只是庸人自扰,井中捞月罢了,人云亦云,智者见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