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如何理解《庄子·外物》中关于“得意忘言”那一段的论述?
优质回答:
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得意忘形,追本溯源,贵其母而贱其子,大象无言,不言之教,乃是老庄哲学的核心思想。语言本是表达意义的一种工具。有形则败,无为大道,方可长存。所谓千江有水千江月,一言既出,闻者执意,何止千万,故既得真意,何存工具。
王弼在周易略例中也有更加详尽辩证的叙述: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生于象,故可以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以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核心也是得其意则忘其言,忘其言才真正得其本意。
灵山会上佛陀拈花,迦叶微笑,而得正法眼藏,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也是得意忘言的经典注解。
其他网友回答
《庄子 外物》”荃者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亡蹄,言者所以在意,的意而忘言。
用筌为了得鱼,言是表达一切的形式方法介质,为了表达思想的含义大道解释。当领悟思想的大道的含义的人觉得一切言语都能准确传达他所表达阐述的到的意蕴的大道。如陶渊明所说“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领悟了大道的人已经不能言说大道,就像得到鱼而忘记捡回筌的人索要筌好逮到鱼一样不可能,所以怎么能够与得道之论道那,大觉无声,大瘾无形,大道无言的意在而忘言。
得意忘言,认为语言是工具,意在于的是目的。语言在帮助人们的同时,也容易使人们受到局限在语言的境界里,人们在使用语言方便中,混淆了对外在境界的感知和明智,对新鲜境界和未知的世界视而不见时。庄子轻视言而重视意,是要求人克制语言’不尽意’的缺点。庄子的言意说对后世的思维方式,认知意识,视觉感观的感受多方面产生很大影响,使得’意在言外’的传统开始扎根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并且也是古代文人所推崇的意境学说的基础。本文着眼于庄子’得意忘言’说提出的背景,’得意忘言’说的内涵,对后世文章诗歌创作的指导和引领的深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