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是否称帝 安禄山起兵反叛

网友提问:

安禄山为造反准备多年时间,为何称帝仅1年便被杀?

优质回答:

人算不如天算,可能这就是上天对安禄山的“眷顾”吧,安禄山怎么也不会想到就在自己形势一片大好,看瞅着就可以夺取天下的时候,安禄山竟然失明了,这个失明在乱局之中给安禄山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间接的导致了安禄山的被杀。

安史之乱的爆发

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叛乱,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类似封疆大吏,为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这也是安禄山发动叛乱的筹码。而安史之乱爆发的导火索则是当朝宰相杨国忠和手握重兵的安禄山之间的权力的斗争。安禄山与杨国忠一向不和,在杨国忠成为宰相之后更是多次向唐玄宗举报安禄山有谋反之心。因此,安禄山倍感压力,再加上安禄山本来就有皇帝梦,于是趁机打着类似“清君侧,除奸佞”的口号发动了叛乱。

形势一片大好

安史之乱爆发后,由于当时朝廷丝毫没有准备,再加上当时的唐朝已经多年没有发生战事了,各级各层运转不是很灵活。所以,安禄山所向披靡,有势不可挡之势,攻城略地,很快的便将洛阳以及长安攻下,将皇帝唐玄宗攆的抱头鼠窜,在途径马嵬坡时更是发生士兵哗变,自己的政敌杨国忠也因此被杀,而安禄山起兵不久便在洛阳建国称燕,可以说安禄山的形势一片大好。

天降眼疾

似乎老天要与安禄山开玩笑一样,安禄山在起兵近一年的时候突然患上了眼疾,近乎于失明,此时天下未定,战事正是吃紧之时,安禄山作为总指挥自然慌乱不以,因此,安禄山性情大变,由本来就比较暴虐的性格变得更加的暴虐,一言不合就打骂军士身边的人,并且愈演愈烈,就连自己身边的最重要的宠臣严庄也逃不过去。所以,渐渐的无人敢呆在安禄山身边,安禄山也渐渐的失去了民心。

立储矛盾

除了性格暴虐打骂军士外,在立储上也存在问题,安禄山的嫡系儿子有两个,分别是大儿子安庆宗和二儿子安庆绪,而安庆绪为送到长安的人质,在安禄山发动叛变时,安庆宗就被朝廷杀了,如果按正常来说的话,安庆绪应被立为太子,但是安禄山却迟迟不肯下令,因为安禄山十分的宠爱自己的一个小妾,在加上这个小妾常常吹枕边风,安禄山就想立与这个小妾生的小儿子为太子,这引起了安庆绪的担忧与不满。

身首异处

一是打骂军士,二是立储矛盾,在安禄山发动政变后的一年终于爆发了,一次谋臣严庄忍受不了安禄山的打骂,于是找到了安庆绪,并很其说明了厉害关系,想要与其一起发动政变,立其为主,安庆绪本事也对安禄山存在看法,于是二人一拍即合,决定发动政变,二人又找到被安禄山打骂最多的得宠太监立猪儿,一天夜里对安禄山进行了行刺,就这样,安禄山在发动政变仅仅一年便身首异处了。

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给大唐王朝带来的伤害是致命的,极大的消耗了唐朝的国力,唐朝因此由盛转衰,逐渐走向了衰落。至于叛乱发动者安禄山的下场也比较凄惨,被自己的儿子蓄谋杀害,其家族最后也是被屠戮殆尽,这场叛乱没有赢家,所有人都深受其害。

历史时刻录,每日一历史,分享历史时刻,品味历史时光,感谢您的观看,欢迎您的评论,动动手指点个赞呦!

其他网友回答

安禄山虽说为其子安庆绪所杀,但其死可归结于缺乏自律和生性残暴的恶性循环。长期缺乏自律的生活习惯导致安禄山称帝不久即双目失明(照现代科学来看,他的双目失明很像是胖子们的富贵病——糖尿病导致的视网膜病变加白内障),后来又是毒疮缠身,以致他每日焦躁不安,本就残暴的性格变得更加残暴,残暴的性格导致身边的亲人心腹屡受非难,非打即骂,稍有过失,便行杀戮,众人无不胆战心惊、怨气横生。

其实照这样下去,不用身边人动手,安禄山也活不了多久,身体各种病变,急火攻心,命不久矣。可他身边的人惶恐太久了,尤其是安庆绪直面着皇位之争。安禄山此时仍有爱心,但只对爱妃段氏和二人的小儿子庆恩,段氏时常吹枕头风让他把小儿庆恩立为太子,安禄山曾放出风去打算“废长立幼”。让庆恩代替庆绪做“太子”?安庆绪压力山大,谁知道老头子一命呜呼后,他会不会成为新皇继位的垫脚石?

看一看安禄山的最后一段日子到底是何苦来由。

兵变身变

范阳起兵后,安禄山的身体越来越胖,史书记载“生得痴肥”,这可不是一般的胖子。身上的毛病也越来越多,尤其是称帝后,放肆饮酒加过度纵欲,先是视力下降,逐渐失明。后来浑身毒疮,疼得他每日焦躁不安,脾气越来越暴躁,经常无端的把左右侍从鞭打一顿已缓解他自己的疼痛,这就严重伤害了几位关键人物。

众叛亲离

一是军师严庄,安禄山称帝后,常居深宫,诸将很少能面见他议事,都通过严庄转达,严庄虽受亲重,也时而遭安禄山鞭挞。还有一个重要人物是内侍李猪儿,李猪儿贴身伺候安禄山,负责为其穿衣解带,服侍左右,却也是挨打最多,怨气也大。最重要的还是其子安庆绪。

安禄山原有长子安庆宗,长安为官,安禄山起兵后为唐军所杀。另有二子安庆绪,跟随安禄山起兵打仗,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深得安禄山的喜爱。可好景不长,安禄山又娶了一个妃子段氏,生有一子名庆恩。安禄山及其宠爱段氏,自然就把对安庆绪的喜爱转移到庆恩身上。安庆绪本以为长兄已死,等老头子一命归天,自己就可以登上皇帝宝座了,可是眼见安禄山把宠爱转移到庆恩身上,不禁嫉恨交加。安庆绪时常担心被废,找到军师严庄商量计策,严庄和安庆绪关系非同一般,严庄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出于对自己前途考虑,严庄为安庆绪想出了一条毒计,那就是一不做二不休,干脆“杀死”安禄山,然后安庆绪继位。二人重金收买李猪儿,让他动手杀死安禄山,毕竟他是最直接接触安禄山的人。李猪本来就对安禄山心生怨恨,一拍即合。

一命呜呼

公元757年正月初五深夜,安庆绪与严庄、李猪儿三人悄悄进入安禄山住所。侍卫见是严庄和安庆绪,无人敢动。于是严庄、安庆绪持刀站立在帐外,李猪儿手持大刀直入帐内,对准躺在床上的安禄山腹部猛刺一刀。安禄山平时总把佩刀放在床头防身,事前已被李猪儿偷偷拿走,这时他挨了一刀,知大事不好,急忙去摸刀却没能摸到。他气急败坏地摇着帐竿大声喝叫,在喊叫声中,血和肠从腹部流出,安禄山即使双目失明依然骁勇异常,把肠子摁回肚子还想起身,但血流不止很快死于非命,享年五十五岁。

安庆绪当即命人清理现场,用毡子把安禄山的尸体紧紧包裹起来,就像当初杨贵收她做干儿“洗三”那样,外人看不出安禄山是被砍死的。第二天早晨,严庄对部下宣告说:安禄山昨晚病危,临死前遗诏让安庆绪继承皇位,军国大事皆由安庆绪处置。随即安庆绪继承帝位,年号载初。尊安禄山为太上皇,三日后发丧埋葬了安禄山。

所谓天理昭彰,屡报不爽,安禄山对大唐不忠,他的儿子和近臣同样对他不忠,天网恢恢疏而不漏,苍天何曾饶过谁?安庆绪的皇帝也没做多长时间,不久兵败被杀。

其他网友回答

安禄山出身杂种胡人,在张守珪任幽州节度使时从军报效,因骁勇善战,被张守珪收为义子,不断地得以晋升,37岁时便出任平卢兵马使。安禄山因为善于逢迎,最终竟做到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深得玄宗及杨贵妃宠信。安禄山手握百万雄兵,眼见内地防守空虚、朝政紊乱,渐生谋逆之心,并为此准备多年。

按照安禄山本人的说法,出于对唐玄宗感恩图报的心理,他本打算在老皇帝驾崩后再举兵起事,然而由于杨国忠出任宰相,使得形势发生突变。原来杨国忠与安禄山不和,再加上发迹比他晚很多,所以屡受其轻辱,令杨国忠羞愤不已。所以等到杨国忠执政后,便经常向玄宗说安禄山有谋反的野心和迹象。

虽然唐玄宗对杨国忠“诬陷”安禄山的言行置之不理,甚至还将附和杨国忠的人抓起来,然后送交他处理,但安禄山却感觉危险正一步步逼近自己。为防止朝廷对他突然动手,安禄山决定先发制人。天宝十四载(755年)十一月,安禄山以奉皇帝之命讨伐杨国忠为幌子,在范阳正式发动叛乱,持续时间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就此爆发。

由于河北、山西等地都是安禄山的辖区,所以叛军经过各州县时,当地郡守县令或开城降敌,或者弃城逃跑,或者被叛军擒杀,致使叛军很快便控制了河北、山西。随后,叛军主力又直指两京(洛阳、长安),仅用了一个多月时间,便攻陷东都洛阳。次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僭号称帝,国号为燕。

同年六月,安禄山的叛军又攻陷京师长安,迫使唐玄宗仓皇地逃奔蜀地。而就在玄宗一行达到马嵬坡时,军队发生哗变,最终杨贵妃被缢杀,杨国忠及其妻子也被杀。杨贵妃狐媚惑主,杨国忠激反安禄山,最终都没能落得好下场。事变过后,太子李亨北上灵武,不久自立为帝(唐肃宗),唐玄宗则继续逃往成都。

两京沦陷后,安禄山大体上完成既定目标,由此变得更加骄奢淫逸起来,大摆皇帝的派头,并且自认为很快便会夺取整个天下。当时,叛军的势头正盛,所到之处攻无不胜,确实很有一番作为。但是让人没想到的是,仅仅过了1年时间,安禄山便死于非命,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原来安禄山由于身体过于肥胖,以至于身上常年长有疮疖,并逐渐导致他双目失明。安禄山失明后,情绪变得更加暴躁,稍有不如意之处,便会对身边的人责骂捶打,连首席谋臣严庄都不能逃脱,而受虐最重者,当属心腹太监李猪儿(“阉竖李猪儿被挞尤多。”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严庄因为难以忍受安禄山,最终决定杀死主公。

禄山以体肥,长带疮。及造逆后而眼渐昏,至是不见物。又著疽疾。俄及至德二年正月朔受朝,疮甚而中罢。以疾加躁急,动用斧钺。严庄亦被捶挞,庄乃日夜谋之。见《旧唐书·卷二百上》。

与此同时,想杀死安禄山的,还有他的亲儿子安庆绪。原来安禄山的原配康夫人生有两子安庆宗、安庆绪,其中长子安庆宗留在长安为人质,等到安禄山造反后便被处死,而善于骑射、颇有才干的次子安庆绪,按道理应该被立为储君。但此时安禄山却因为宠爱小妾段氏,便想把她所生的儿子安庆恩立为太子。

而段氏为了确保儿子能上位,便经常对安禄山大吹“枕边风”,希望他能斥逐安庆绪,并且早日册立安庆恩。安禄山听信妇人的谗言,果然对安庆绪的态度变得恶劣起来,经常有事没事地找他的不是,摆明是想除掉他。安庆绪惶恐无计,便向严庄问计,后者于是劝他弑父夺位,安庆绪思虑再三,最终竟答应下来。

禄山嬖妾段氏,生子庆恩,欲以代庆绪为后。庆绪常惧死,不知所出。庄谓庆绪曰:“事有不得已者,时不可失。”庆绪曰:“兄有所为,敢不敬从。”见《资治通鉴·卷二百一十九》。

至德二载(757年)正月,安庆绪、严庄率军闯入宫中,并指使李猪儿用大刀砍击安禄山的腹部,后者受伤惊起,慌忙摸索身边的佩刀,结果发现早已被人拿走。紧接着,李猪儿又奋力砍击安禄山数刀,后者临死前摇着帐幔大喊道:“杀我之人必是家贼!”说完,这个恶魔便断了气,终年55岁。

庄与庆绪夜持兵立帐外,猪儿执刀直入帐中,斫禄山腹。左右惧,不敢动。禄山扪枕旁刀,不获,撼帐竿,曰:“必家贼也。”腹已流血数斗,遂死。引文同上。

史料来源:《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

其他网友回答

识途.说安祿山久有反意.也非属实.祿山掌两镇节度后.初始对玄宗确有感恩心念.并无反意.另一方面.唐相九龄.慧眼识真.曾多次言其必反欲斩之.慑于九龄.其在位时.祿山贼子并不敢轻举妄动.另一方面.右相林甫虽奸佞无比.却高智高能.曾屡戏言祿山.谓:尔欲登天乎?只吓得安汗流满面.跪拜揖首.鉴于此.安如意也不敢.二人谢世.纨绔子弟楊国忠任相.此胸无点墨.无九龄.林甫之能力.遭群臣轻慢.为显其能.不懂谋略.屡明言祿山必反.其时玄宗.已无开元初励精之志.沉迷于色乐.国事不问.長期升平景象.軍队疏于训练.成了銀样蜡枪头般的摆设.由于国忠的无谋.使安内心始觉恐慌.担心长此下去.命将不保.在胡化的汉人高.严的挑唆下.看清了大唐的軍势.起兵反唐.此举实为玄宗主责.国忠身为相.不懂得用恩威震慑边将.不知利害.说逼反禄山也不为过.

其他网友回答

安禄山(公元7O3年一公元757年),《旧唐书》记载他为营州柳城杂种胡人,营州柳城既如今的辽宁朝阳市。父亲是西域康国胡人,母亲是突厥巫师。原本名叫“轧荤山”,因其母多年未孕,于是祈祷突厥战神“轧荤山”而得名。后因父去世,母亲改嫁突厥人安延偃,随改安为姓,字禄山。

安禄山年轻身材魁梧健壮,会六种胡语,就在边境市场上做个中介翻译,混的不怎么样,也没挣着钱。眼看着已过而立之年,连媳妇也还没着落,只好改行做羊贩子,估计这家伙手脚不太干净,是既“贩”也偷,没多久就被人逮住了,押往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处,张守珪打算将他乱棍打死,正准备动手,这家伙一看不对劲,立码狂喊:“大人不是想消灭胡人吗,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为何打杀我这样的壮士”?張守珪一问,才知安禄山精通六种胡语,且身形壮硕,是个当兵的料,就放了他留在军营里效命。不久,因“行必克获”,”以骁勇闻”被张守珪提为偏将,并收为义子。

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安禄山被提升为平卢兵马使,奉朝庭之命讨伐契丹和奚人,因长途奔袭,士兵疲惫,加上事先被胡人侦知,安禄山轻敌冒进被契丹打败,率余众逃回。张守珪不忍杀他,于是将其押送进京交由朝庭判决。唐玄宗命丞相张九龄审问安禄山,张九龄通过与安禄山的一番长谈看出此人“外若痴直,内心狡黠”的个性,觉得此人绝非善类,建议唐玄宗按罪杀之,以绝后患。唐玄宗不知出于何处考虑,仅将安禄山免职,以戴罪之身回军中效命。又一次死里逃生使安禄山明白,死打硬拼没用,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道理。

此后,安禄山一边行军打仗,一边不遗余力地搜括钱财,并以此贿赂朝庭派来的每一个使臣,得了好处的这些人个个在唐玄宗面前夸赞安禄山,没有一个说其坏话的。唐玄宗高兴之余又升他为营州都督、平卢节度使等职。公元前743年正月,安禄山奉诏入京觐见皇帝,对其大表忠心,唐玄宗对其甚是满意,随着入朝的次数增多,他和唐玄宗的关系也愈加亲密。曾有一次,因安禄山体型肥胖,腹部下垂至膝盖部,唐玄宗指着他的腹部问:“此腹中何所有,其大乃尔”?安禄山狡黠地回道:“更无余物,正有赤心耳”!这马屁拍的唐玄宗龙颜大悦。还有一次,安禄山上殿觐见皇帝,恰巧太子也在场,可他只拜皇帝不拜太子。旁人提醒他,他还装傻充愣地问:“太子为何官?”唐玄宗告诉他,这里储君,将来是要代朕君临天下的。他来了句:“臣是胡人,不懂规矩,只知有陛下,不知有储君”。

在安禄山多年的苦心经营下,朝中不但没有反对他的势力,还深得唐玄宗的信任。至天宝后期,安禄山不仅身兼河东、范阳、平卢三镇节度使还受封开国公、东平郡王,此外,连母亲和祖母都被封为国夫人,十一人儿子都有封赏,可谓显赫无比,荣宠备至。华夏民族有句古语说的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在唐玄宗的一再纵容下,安禄山也加快了谋取天下的准备,他一边组织自己的亲兵卫队,一边将张通儒、李庭坚、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史思明这些精明强干的文臣武将调到自己身边,并暗地里储备各种军需物资。公元前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召集众将,宣称奉天子密诏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入朝讨伐杨氏一族。随即率领部属及少数奚人、契丹联军十几万兵马烟尘滚滚地杀向长安。

唐玄宗急召安西节度使封常清抵御叛军,封常清命卫尉卿张介然在陈留一带组建第一道防线,封常清在洛阳本地召募新兵六万余人,组成第二道防线,以金吾大二将军高仙芝为副元帅领军镇守陕郡,作为第三道防线。没曾想叛军战力极强,而官军都是些缺乏训练未经阵仗的新兵,面对虎狼之师毫无斗志,一触即溃。不过月余时间,数军已占领河南、河北的大片土地,进逼东都洛阳。唐玄宗情绪恶劣,焦虑不安,听信监军太监边令城的谗言将高仙芝和封常清斩于军中,洛阳随即失守。三道防线全部瓦解。公元前756年正月,安禄山在洛阳称帝,国号大燕。

安禄山原本患有眼病,起兵后由于舟马劳顿,未及调养,到洛阳称帝后已完全失明,并且由于肥胖的缘故身上还长了多处疮疱,疼痛难忍,性情变的乖戾暴躁,对身边的人动辄鞭打、斩杀,弄的人心惶惶,中书侍郎严庄联络失宠的安禄山长子安庆绪和宦官李猪儿在公元757年正月联手杀死了安禄山,随后安庆绪即位,严庄独揽大权。

安禄山虽然占领了大片土地,建立了所谓的燕国,自己也过把皇帝瘾,但他骨子里仍是个贪婪残暴,缺乏政治抱负,缺乏宏图大略的一介武夫。而他的统治集团内部也相互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叛军所过之处除了烧杀淫掠,不会安抚百姓,建立社会秩序来稳固自己的政权。这样一个内部缺乏凝聚力,外部缺乏民心所向的拥护支持,就注定了他短命的结局。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