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所说的道是什么 孔子的道指的是什么

网友提问:

孔子说的“道”具体是什么?

优质回答:

北宋·杨时有云:“尧咨舜,舜命禹,三圣相授,惟中而已。”

北宋·王宗传称:“夫中也者,天地万物之所共由,天地之所以长久,日月四时之所以不息,圣人之道所以亘古今而无蔽者,以是中也。”

明·张邦奇道:“《易》之道可一言而尽也,中焉止矣。”

清·乾隆自问自答:“盖道者何?中之谓也!”

其他网友回答

道是什么,君子自己的道路。食是什么,功名利禄。君子谋道不谋食,君子只谋划自己的道路,不去追名逐利,随波逐流。为什么,耕也,追名逐利,馁在其中,必然会陷入困境,困顿不堪。为物所奴役,能不累吗。但学也,谋道的手段就是学,不断的学,学而时习之,则禄在其中矣。自然福禄降临,根本不用担心吃饭问题。

可以直接的说,君子谋得道中也有食的问题,人不吃不就死了?那还谋个什么道,称什么君子。只不过,道中不只是仅有食的问题。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是一个各种欲求交织的系统工程。君子谋的,如何利用现有的主客观条件,最好的平衡自身各方面的需求。这种谋道的结果,吃饭问题自然是解决了的,人的身心其他方面的需求也是在取舍中兼顾了的。当然,吃饭问题是不是最大程度的满足了?那是另一个问题。人各有不同,各有取舍,取舍之间,吃饭问题是多大一个比重。因人而异。

所以道,并不是一个客观的东西。而是因人而异。有人以赚钱为乐,哪怕自己身家巨万,吃饭省下一分,也能快乐半天。你说这样的人,谋食就是谋道,你能说他错了?他乐在其中啊。也有这样的人,学知识就是最大的乐,饭可以不吃,觉可以不睡,读起书来就是忘我之境。常人无法理解,但他也在谋道。一箪食一飘饮的颜回,最得孔子喜爱。孔子喜欢他的一箪食一瓢饮吗?人各有道。

其他网友回答

孔子所说的道为“仁道”

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 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伸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已立立人,已达达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 、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 ,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 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1)圣人之道是可以行走的,但并非是唯一不变的道路;真正的名声是可以去求得的,但并非一般人一直追求的名声。

(2)道是可以被说出来的,说出来的却不是永恒的道,万物是可以去命名的,但却不是万物永恒的名。

(3)道本身也是遵循着一定的“道”,但这个“道”并不是平时可以观测到的最基本的道,虽然对这个“道”也确实存在着,但不是以现有的道的维度所能解释的

其他网友回答

感谢邀请!若是想要一段文字便能够具体描述清楚孔子说的“道”,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涵盖的太广,但就我个人理解且最偏爱的便是“中庸之道”。

在中国文化中,“中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但这是被误解最深的一个概念。很多人都以为,“中庸”是和稀泥,是没原则,是当好好先生。其实,中国儒家恰恰把那种表面上的好好先生,但是没有道德原则的人称之为“乡愿”。儒家最痛恨这种人,孔子不是说嘛——乡愿,德之贼也。

那“中庸”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原则,是主观世界的事情。而中庸,则是另一个世界的事,就是实践世界。很多人就是因为搞不清这两个世界的区别,不仅误解了“中庸之道”,而且也容易成为一个失败者。

举个例子,我们上驾校学习开车,先学交规,学汽车的机械原理,这都是主观世界的事,你会学到很多原则。但是一旦进了车、上了路,原则的用处就不大了。开车的每一刻,你说是向左打方向盘好,还是向右打方向盘好?都不对,开车实践讲究的是“刚刚好”,不左也不右,这就是中庸。

再比如,经济学有两个大的流派,凯恩斯主义的“国家干预”,和哈耶克的“自由放任”。在主观世界里,在学理上,你可以有自己的偏好,可以坚持自己以为的真理。但是实践中的治国者,不会完全偏向其中任何一种,他会力争在特定的情况下给出“刚刚好”的政策。

实践世界中,每一个具体的事都是这样,写字、做手工、打球、创业等等,都是在两个互相矛盾的原则中,找到那个刚刚好的动态平衡点。所以,如果“中庸”这个词你不喜欢,那就来一句西方名言好了——“一个人同时保有两种相反的观念,还能正常行事,这是第一流智慧的标志。”这和“中庸”是同一个意思。

你看,主观世界和实践世界之间有一条深深的沟,主观世界里有一大堆绝对的原则,而客观世界里则只有刚刚好的行动。

罗胖讲了一段话,大意也是这个。每一个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脑子里的主观世界就已经建成了,什么道理都懂。那余生的任务是啥呢?就是不断地对付那些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不一致的情况。

举些例子啊,不是说好了人要诚实吗?这是主观世界的原则。可为什么客观世界里,有时候不得不撒谎,而且好像也不算道德瑕疵?

不是说好了法律是追求正义的吗?为什么在实践中,法律追求正义也不会完全不计算成本?

不是说好了认真努力、与人为善就会前程似锦吗?为什么我这么努力,可还是混得不够好?听过那句话吧,“听了那么多道理,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说的就是这个现象。

这条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之间的沟,每时每刻我们都可能掉进去。如果你能爬出来,就是弥合了这条沟,把那个和我们主观世界不一致的东西,放到自己的身体里自我破碎,然后重建自我。这个过程就叫成长。

所以,一个人成长得越快,岁数越大,成长的时间越长就越会在自己精神世界里容得下很多复杂的东西。所以查理·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一再强调“多元思维模型”。至于有多么“多元”无所谓,可是我们不能“一元”呀。

到这里希望已经简要的说明了我对孔子亦或是儒家所说的“道”的理解。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见解,咱们评论区接着聊……

其他网友回答

道就是创造宇宙,万物和人类的最大的力量,即老子曰: 道生一,而孔子曰: 朝闻道,夕可死也,又曰:道不同不相为谋,说明孔子根本就不懂我华夏先知们的道,孔子的儒术鼓吹‘克己复礼为仁’,主张恢复奴隶社会制度的周礼,叛道离德,从此祸害中国2000多年,是可忍,孰不可忍?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