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提问:
2020年拉尼娜(预测)对山东影响?
优质回答:
5月17日晚,记者从山东省气象局了解到,目前,德州、滨州、东营、淄博、泰安、潍坊、临沂、济宁、日照、青岛和烟台等市的部分县市已出现冰雹。预计今天夜间,鲁中、鲁东南和半岛地区的部分县市仍将出现冰雹,并伴有8~10级雷雨大风,可能造成雹灾。为此,山东省气象台于2020年5月17日20时50分发布冰雹橙色预警信号。
山东受强对流天气影响,终于下雨了,但是还下了冰雹令人郁闷。2019年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山东地区,造成去年山东大旱,近些年山东的降雨量减少,与全球的气候变暖有关系,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影响严重,威海市还启动抗旱III级应急响应。专家预测,2020年下半年拉尼娜现象很可能发生,会对我国山东有何影响呢?
什么是“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也称为“反厄尔尼诺”或“冷事件”,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打个比方,“厄尔尼诺现象”可以简单的理解为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海水“发烧啦”,“拉尼娜现象”比喻成一个正常人发“低烧了”。正常情况下太平洋海水“西暖东凉”的状态,但也并非一尘不变。在太平洋东部赤道附近,如果该海域海温变化只在±0.5℃以内,那属于正常浮动;如果该海域升温0.5℃以上才叫“厄尔尼诺现象”,降温0.5℃以上叫“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的产生是热带海洋和大气信风共同作用的产物。“拉尼娜”它是一种厄尔尼诺年之后的矫正过度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表现正好相反。厄尔尼诺减弱后到拉尼娜生成前的气候状态与拉尼娜减弱后厄尔尼诺发展前的气候状态就是完全不一样的,发生“厄尔尼诺现象”后一般会发生拉“尼娜现象”。厄尔尼诺现象与拉尼娜现象相互转变需要大约四年的时间。拉尼娜现象出现时,我国易出现“冷冬热夏”,登陆我国的热带气旋个数比常年多,出现“南旱北涝”现象。这种水文特征将使太平洋东部水温下降,出现干旱,与此相反的是太平洋西部水温上升,降水量比正常年份明显偏多。科学家认为:“拉尼娜”这种水文现象对世界气候不会产生重大影响,但将会给我国的沿海地区带来较多并持续一定时期的降雨。
山东省概括
山东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东临黄海,北临渤海,陆地上与河北、河南、安徽、江苏四省接壤。省会济南,简称“鲁”,东西长721千米,南北长437千米,面积15.58万平方公里,人口1.0006亿,2019年GDP生产总值71067.5亿元,北方最强的经济省份,全国排名第三位。其属温带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500—1000mm之间,年平均气温11℃—14℃,降水集中在夏季,雨热同季,春秋短暂,冬夏较长,四季分明。 山东省所处地理位置特殊,东部沿海,还处于板块边缘地带,受自然灾害影响“首当其冲”。
2020年预测拉尼娜现象对山东地区造成的影响
2020年如果厄尔尼诺现象减弱消失,拉尼娜现象逐渐显现增强,这是必然,而且一般拉尼娜现象出现,征兆是台风、暴雨和严寒的出现。5月17号,山东多地出现大风雷雨天气,还有短时间冰雹,这很有可能就是“厄尔尼诺现象”和“拉尼娜现象”共同作用的结果。还记得上一次,拉尼娜现象在我国什么时候出现的吗?那是2008年夏季,那年主要多雨带位于广西大部、 云贵高原、重庆、湖北西部、河南南部、山东东部、河北北部、京津地区、吉辽大部,这些区域发生洪涝的可能性较大。当年,还造成中国南方出现了四次历史罕见的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 天气过程。对我国农业种植、气候变化、灾情防御等等影响很大。
同样道理,历史惊人的相似,重蹈覆辙。2020年如果出现拉尼娜现象,山东地区今年应该不会再为水资源“短缺”问题发愁了,降水增加,缺水问题得到解决。但同时我们要预防洪涝灾害的出现,雨水不断,持续性时间长,极易引发山东地区洪涝灾害,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且台风登陆山东省的几率大增,去年一个台风“利奇马”将山地闹的“鸡犬不宁”,出现洪涝。今年受拉尼娜现象影响,登陆山东的台风个数可能会增多。对农业种植肯定受到影响,该下雨的时候不下,不要水的时候拼命下,还会影响春种秋收,粮食产量肯可能大打折扣,造成减产,如果出现洪水或台风可能会绝收。拉尼娜现象持续发酵,冬季山东地区可能会出现严重的霜冻、寒潮、暴雪等等,影响交通不畅,道路结冰,行人出行不便,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等等。
结束语:当然上边这些是预测拉尼娜现象出现后对山东地区的影响。厄尔尼诺现象消失后,拉尼娜现象会不会如期到来还是个未知数。但从今年我国沿海省份的降雨、温度表现来看,平均气温已经比往年高出2-3度,以此推断,今年拉尼娜现象出现的概率很大,具体情况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以上纯属个人观点,原创作品,有喜欢地朋友可以添加关注,欢迎转载,抄袭必究,谢谢阅读。
其他网友回答
我来以正视听!目前还是厄尔尼诺事件中,拉尼娜八字还没有一撇!之所以会有网友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想跟近日Ni o 3.4指数突然陡降,跌至0以下有关系!
上图是世界气象组织监测的Ni o 3.4指数变化,可以看到,在5月中旬之前,这个指数已经维持相当长一段时间高于0.5的状态。根据国家气候中心的监测:2019年11月以来,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并持续维持厄尔尼诺状态, Ni?o 3.4指数的滑动平均值连续5个月达到或超过0.5℃。根据厄尔尼诺/拉尼娜事件的国家判识标准,已经正式形成了一次厄尔尼诺事件,强度为弱。然而,就在国家气候中心刚刚宣布厄尔尼诺事件正式形成不久, Ni?o 3.4指数就陡降至0以下(上图红圈处),这意味着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了拉尼娜状态。然而,就此判定全球进入拉尼娜事件简直太荒谬了!要判定全球进入拉尼娜事件,需要 Ni?o 3.4指数连续5个月都低于-0.5,目前的情况还差得太远,还有太多变数!
(Ni?o 3.4指数平均滑动变化值,来源:国家气候中心)
此前,国家气候中心在发布厄尔尼诺事件形成的消息时就曾预测,今年的厄尔尼诺事件持续时间不长,强度也不强,以下为预测原文:
根据赤道太平洋海洋大气近期演变特征以及国内外多家气候动力和统计模式综合预测结果,预计2020年春季之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温将回到中性状态。
此次Ni?o 3.4指数陡降至0,只能说目前赤道中东太平洋进入中性状态,国家气候中心的预测很准确!但是未来还会如何发展,还有太多变数!
一般来说,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的影响都会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不管未来Ni?o 3.4指数如何变化,今年春季的厄尔尼诺事件都将持续影响今夏全球天气。对于我国来说,今年汛期降水分布不均,极端灾害性天气多发,台风偏多偏强等气候趋势不会改变,防汛抗旱不可松懈!
(点击关注,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