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评价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的评价各是什么

网友提问:

你是如何评价四大名著的?

优质回答:

一,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男不看西游,女不不看红楼。

三国老谋深算,水浒热血冲动。西游天马行空,红楼伤春悲秋。

诸葛亮再聪明也斗不过司马懿的长寿。

名家点评四大名著。

《西游》曼衍虚诞,而其纵横变化,以猿为心之神,以猪为心之驰,其始之放纵,上天下地,莫能禁制,而归于紧箍一咒,能使心猿驯伏,至死靡他,盖亦求放心之喻,非浪作也。——谢肇浙

至于写人,亦颇有失,以致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惟于关羽,特多好语,义勇之概,时时如见矣。 —

其他网友回答

我国的四大名著:《三国演义》《西游记》《水浒传》《红楼梦》,一直被世人评价为汉语文学中不可多得的作品,是我们灿烂的瑰宝。这四部著作历久不衰,其中的故事、场景,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四部著作都有很高的艺术水平,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而现在我们对四大名著是怎么样评价的了?

我的看法红楼~~柔情四射的诗歌汇集。西游~~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向往。水浒~~一百单八将的疾恶如仇。三国~~做人之道的军事科普。

名家点评

马瑞芳:背上《红楼梦》可以走天涯 《红楼梦》充满了三趣:情趣,谐趣和雅趣。它又不仅仅是小说,它把中国古代文学的各种样式,诗词歌赋都吸纳进来了,把中国文化的各个方面建筑、园林等等都利用起来为小说家讲故事服务。《红楼梦》是最好的小说,是怎么看怎么好玩的小说,所以毛主席在两万五千里长征中,除了军事以外的书全精简了,但保留了一本《红楼梦》。 有人说,中国可以没有万里长城,但是不可以没有《红楼梦》,这话说得很夸张,但想想有几分道理,咱们现在有多少人离开中国到全世界各地,想家了背上《红楼梦》走天涯,不管走到哪儿都可以把《红楼梦》兴致勃勃地看下去,所以一本《红楼梦》在手,五千年伟大文明的祖国就留到心里了。 周思源:《水浒传》充满了阳刚基因 《水浒传》代表了一种似近又远的文化记忆,因为我们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东西似乎离我们已经非常遥远了,可是它又时不时地在我们眼前晃动。不说别的,就说最近那张野生华南虎的照片闹得全国上下不得安宁,要是搁到“水浒”的那个年代,南宋到元末明初那个年代,绝对没人争这个是真的还是假的,那肯定是真的。“水浒”还充满了阳刚基因,这在鲁智深身上尤为突出,惩恶扬善,嫉恶如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相比而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当中阳刚基因要比阴柔基因略少一点。 沈伯俊:《三国演义》对民族性格影响最大 在四大名著中,对中华民族的精神生活和民族性格影响最大的就是《三国演义》。它是一部“说大事”的书,它跟《水浒传》关系最亲近,但是和《水浒传》相比又不一样,《水浒传》里面很多人物充满了英雄气概,“三国”人物更多的是体现了一种国事情怀,我们看“三国”,不太关注日常生活家庭关系,比如曹操有几位夫人,有多少儿子,罗贯中关心的是天下大事社稷苍生,这就是《三国演义》的文化品格中最突出的一点。而这个关心与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与亿万民众的爱憎褒贬血肉相连,正因为这样,《三国演义》在中国人民当中产生了远远超出它自身艺术水准的巨大影响。《三国演义》和它延伸的诸多文化现象不仅是广义三国文化的主要内容,而且是中华文化的有机成分,它不仅仅是一种久远的记忆,实际上它还影响着我们的当下生活。 钱文忠:《西游记》直射汉民族的性格 《西游记》从大的角度来讲,最能反应中国传统的国民性。在唐僧师徒中,有三个是虚幻人物,这三个人中最讨巧的是谁?是猪八戒,唐僧最喜欢的实际上是猪八戒。这么一个投机取巧的人在小说里面很受读者的喜欢,也很受他师傅的喜欢。孙能干但不驯服,唐僧念紧箍咒来管他,像这样的人物描写,背后揭示了中国国民性当中非常多的东西,比如我们对人生的态度,对真理的态度,对追求这个过程的态度。《西游记》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哈哈一笑,也不是孙的金箍棒只能变成旗杆的尾巴,它要说的内容更多。四大名著中恐怕更需要被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被进一步感受和阐释的,恰恰是我们以为妇孺老少皆知的这部《西游记》。

其他网友回答

水浒:108将从兴到衰的过程,这个衰其实也不是真正的宋朝有多强大,而是核心领导“革命”的心不够彻底。

红楼:虽然写了几个男人和一群女人的故事,表面上写贾宝玉敢于冲破封建礼教束缚,去追求爱情的故事,但实际上故事反应了一个朝代的兴衰,一个家族的兴衰。

三国: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书,单从思想内容来说也就是一部三国归晋时代变迁,英雄一波接一波的演义小说。正如主题曲所说: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多少英雄也逃不过时代更替。

西游:表面上写唐僧四人八十一难取经,实际上取经是一条明线,而有一条暗线特别重要,那就是佛道仙的明争暗斗。这种明争暗斗决定了唐僧师徒的命运和归宿。表面上四人的自由,其实都围绕一个宿命来的。书一开始就说,欲知造化会元功,须看西游释厄传,看了西游,真正知道什么是造化。

其他网友回答

谢谢邀请,对于四大名著的评价,其实有个最通俗且流传甚广的话,少不读三国老不看水浒,男不看红楼,女不看西游!这里面就是说这几个不太适合读这个书的年龄或者性别!

就我个人而言,读的书也不是很多,知道的道理也未必强过题主,所以不敢说点评二字,点评还是给那些专家们留着吧!

不过我可以说说我的看法!

西游记—对于我来说,我认为西游是明朝人通过现实虚写的唐,而作者有两层意思表达1中国式关系网,要想在社会混的好,必须编织自己的网2取经修身修心,也就是说持之以恒到达目的地,是很不易的,怎么才能提高自己,怎么才能应对危机这都是应该去感悟的!

三国演义—对于我国来说他就是一本小说,但在日本,他可是教材,据说二战期间日本军校培养军人的必修课程有孙子兵法还有三国演义,在日本人看来,完全可以通过小说上的战术以彼之道还治彼身!

水浒传—对我来说就是本小说,江湖气息实足而已!如果说乱世以此为蓝本树立英雄形象尚可,如今社会虽然也不是多么太平,不过至少不是乱世,就没必要思考什么因民生疾苦,自下而上的闹革命了吧!

红楼梦—一个权贵家族的兴衰史,在我看来,古代更依赖权势,这就是包衣奴才兴和衰的原因!至于说曹本人是否是要表达这个意思,不得而知,因后续皆背离原作者的创作本意,不过仅以现在发行的通行本看,这种依仗权势而换来的荣华是不牢固的,犹如空中楼阁随时倒塌,现实中也有很多名人的范例,就不列举了!

不知道题主看后能否满意我的回答!

其他网友回答

我没资格点评,没看完啊,看过电视剧能点评吗?

既然邀请了,那我说说吧。水浒是一群没文化的人打架西游是一群畜生打架三国是一群有文化的人带着没文化的人打架红楼是一群文化人不会打架了。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