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默的大多数读后感
还记得在我上高中时,班里的语文老师曾推荐大家读王小波的书,比如《我的精神家园》《沉默的大多数》《黄金时代》等。那时老师在课上讲了一篇他的文章《一只特立独行的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促使我回去就将他的书或借或买,似懂非懂地几乎都读了些。
文章中他用风趣睿智的语言把那只“很有想法”的待宰之猪的命运转折写得活灵活现,让人发笑之余更心有共鸣。表面是写一只猪尚可以无视生活的设置,追求自由,直至逃出猎杀,长出獠牙,始终对周围居心叵测的人保持距离。实际上更是写那些过着被安排设置的生活却不敢反抗,安之若素的大多数人,竟没有这只猪有勇气。可以说,他反讽讥诮,又充满思辨的文风是当时我很少接触的文风,而且他所写的历史时期大多是我不太熟悉的时期,其中的名词听起来也离我生活的时代比较远,比如文革、知青、上山下乡、道德体系等,但他开阔的眼界,缜密的逻辑思维,深厚的文化底蕴还是让人眼前一亮。
《沉默的大多数》是一本杂文集,前半部分都是在写国内所见所闻,非常接地气,他探讨了一些我们平时接触到但没深入思考的问题,或者不能说来的问题,譬如有关知识分子的话题、有关个人尊严的系列话题,读来确实酣畅淋漓。他在《个人尊严》一文中写道“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做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点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做人还是东西,是你尊严之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这种算法当时是有问题。我的算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就像鲁滨孙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地活着。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知道了这一点,火车上太挤了以后,我就不会再挤进去而且浑然无觉。”王小波也意识到了正是因为自己在国外生活过四年,所以会对那时国内某些司空见惯的场景提出质疑,写文探讨。时隔二十多年,当我们再看现在的社会,确有进步之处,高铁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座位,秩序井然,但这种现象依然存在,并不是每个人的尊严都能被捍卫和善待,这些文章依然值得琢磨。书的后半部分是“域外杂谈”,是他在美国及欧洲一些国家的所见所闻,写得非常有趣,有几处让我回想起自己的留学经历,即使那时有许多生活不习惯之处,也实实在在开拓了眼界。
最后一篇文章的题目就是本书的书名“沉默的大多数”,在这篇文章中,王小波分了几方面原因来剖析为何人们成为沉默的大多数。第一,当周围人的话都不符合逻辑时,跟他们对话或者争论只是白费口舌,甚至被胡乱扣上帽子,打入阴面。第二,这是一种人性的怯懦,很多人在现实生活或是公共场合中信不过的人面前选择沉默,但私下跟信得过的人,或在偌大的互联网上却妙语连珠,很可能是因为害怕在现实环境中被伤害,出于自我保护的本能反应,因而保持沉默。第三,很多弱势群体并没有发言权,如同性恋群体,或者因为种种原因对话语的世界有某种厌恶之情。第四,沉默是为了不被污染同化,是一种对抗世界的表达方式。以上种种便是沉默的大多数存在的原因。
俗话说沉默是金,但在王小波这里,沉默并非真金,是因为身处“信不过的话语圈”,仿佛在“声名狼藉的疯人院”,只是一种无奈之举。我想他写这本书的初衷,并非只是为了讽刺现实,更多的或许是希望推动我们的社会进步,有人能站出来打破僵局,不是在沉默中灭亡,而是在沉默中爆发,探索解决疑难问题——让弱势群体有机会发声,让话语圈更加可信,让更多人活得有尊严……
虽然探讨的是社会、人性、民族这般宏大的主题,但王小波的杂文读来并不感到晦涩,反而妙趣横生,令人捧腹,口语化的语言相当接地气,让文章更加活泼生动。在《域外杂谈·行》一文中,他写道“会议的工作人员是一些和蔼可亲的非洲大婶,不管你问到谁,都告诉你应该去找另外一个谁。机场的工作人员则永远说,你明天再来罢,问题肯定能解决。所有这些大叔大婶,工作都很辛苦,热汗直流。那些来自亚非拉的代表们,个个也是热汗直流。我不知道她最后怎么回来的,她自己也不知道。”这段读起来颇有意思,语气就像我们平时跟别人开玩笑似的,轻松中透着揶揄。同时他也是一个很敢说的人,明确反对假大空的套话,而是将自己的心里话掏出来,比如“但在这世界上的一切人之中,我最希望予以提升的一个,就是我自己。这话很卑鄙,很自私,也很诚实。”“假如一个人每天吃一样的饭,干一样的活,再加上把八个样板戏翻过来倒过去的看,看到听了上句知道下句的程度,就值得我最大的同情。”这样的文字在文坛中确实比较少见,这也正是王小波的独特魅力所在。
这本书帮助读者在愉快的阅读体验中形成批判性思维,运用自己的逻辑头脑去思考,不再人云亦云,从而明白些道理,遇到些有趣的事,这不仅是王小波的愿望,我想这也是作为每个独立个体让自己的生活更充实快乐的不二法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