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登基载沣说快完了 载沣为什么不管溥仪

网友提问: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溥仪退位”?

优质回答:

实际上,溥仪究竟退不退位,当时已经不是载沣说了算了,决定权已经转移到了隆裕太后的手上。

1908年,慈禧眼看着已经奄奄一息,却仍然舍不得手里的权势,当然,她为了自己死后绝对不会受到光绪皇帝报复,已经开始不知后手了,一是让人毒死光绪皇帝,不给光绪皇帝任何报复自己的机会;二是任命听话的载沣作为摄政王,然后又选择载沣的儿子溥仪作为皇帝的继承人。

慈禧这两手一出,所谓的“帝党”可以说是几乎灰飞烟灭。

所以,慈禧一死,载沣便很顺利地从慈禧的手上接过了权杖,掌控了清朝的权柄,成为了清政府的话事人。

此时的清朝虽然已经风雨飘摇,可是,掌控权柄的载沣仍然能够集权于一身,清政府任何一个政治决策的最终决定权也在他手上,不论是罢免铁良还是袁世凯这几个军中的实权人物,也只是载沣的一句话。

如果溥仪是这时候被逼着退位的话,能够做决定的必然是载沣,但此时仍然心怀抱负的载沣却未必会同意。

载沣的政治野心是继续维持清政府的统治,甚至是巩固和加强清政府的统治,这也是他对铁良、袁世凯下手,然后又马不停蹄地让人建立和训练禁卫军的原因,因为他知道清朝想要继续走下去,只能靠军权!

载沣的掌权到了1911年的时候,却突然出现了转机,发生了一件让载沣始料未及的事——武昌起义。

更重要的是,载沣没有想到原本在他看来只是一件小事的武昌起义,清军竟然在处于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连连在起义军手上吃亏,进而让武昌起义拉开了清政府垮台的序幕。

当时,载沣为了镇压起义,派了军中的“宿将”荫昌率军南下,不过荫昌却因为在军中的威望不足,再加上荫昌的指挥能力确实有限,竟导致清军一再败退,一时之间,清政府人人自危。

于是,开始有人出面建议载沣起复袁世凯,只有袁世凯才能指挥得了北洋军,也只有袁世凯才能率领清军镇压起义军,载沣做梦也没有想到一声小小的枪响竟然演变成了“非袁不可”的局面。

当然,载沣最后还是妥协了,为了清朝的统治,他不得不向袁世凯低头,不仅将军权交给了袁世凯,还让袁世凯当上了内阁总理大臣,从而让袁手握军政大权。

袁世凯是出山了,可是,清政府镇压不了起义,反被起义军打得节节败退,这事却没有过去,总得有个人负责不是?

这个责任到底应该由谁承担?答案实际上已经很明显,所有的决定皆出于摄政王,出事了自然得让摄政王来负责。

载沣倒也干脆,自知这个责任推不了,所以很干脆地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1911年10月30日,载沣用小皇帝溥仪的名义下了一道“罪己诏”,说自己“用人无方,施治无术”,从而导致“区夏沸腾,人心动摇,九庙神灵,不安歆飨,无限蒸庶,涂炭可虞”。

这当然不是6岁的溥仪在罪己,而是载沣在罪己。

但是,载沣罪己了,便能挽回局面吗?显然不能,所以,他在颁布罪己诏的同时,又取消了皇族内阁,罢免了好几个“载字辈”的皇族的官职,试图以此让人看到清政府和他自己的诚意。

只是,这仍然不够。

袁世凯出山后,打着索取更多政治权力和利益的主意,和起义军一边打一边谈,所以,袁世凯出山后虽然局势有所改善,但是在袁的刻意为之之下,局势还是势同水火。

所以,载沣还得继续付出代价,他最后的代价是彻底交出权力。

1911年12月6日,载沣向隆裕太后请辞摄政王一职,隆裕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看着局势越来越乱,心里自然也很着急,看到载沣竟然解决不了这件事,自然也将责任推到了载沣的头上,所以她一看到载沣辞职,便想也不想地同意了。

实际上,隆裕和载沣的矛盾早已有之,也有和载沣争权的想法,所以在载沣正式辞职以前,已经被隆裕给慢慢架空了。

隆裕在12月6日这天收回了监国摄政王的印章之后,还发了一道懿旨,批评载沣“以一人措施失当,而令全国生灵横罹惨祸”。

载沣一走,清朝的话语权便落到了隆裕的手上。

可是,隆裕的能力能够比得上载沣吗?显然不能,她虽然有心效仿自己的姑姑慈禧太后,可是她的能力和手腕却撑不起她的野心,更加撑不起清朝的破败局面。

袁世凯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手里的权力,也在一步一步地对隆裕进行反制,最后更是吓唬隆裕太后说起义军势大,清军已经难是对手,不如趁着现在手里还有点实力,和他们商量商量讨点好处。

隆裕一听连袁世凯也镇压不了起义军,顿时慌了,只能脸色苍白地答应了袁世凯的提议,也就是让溥仪逊位。

所以,在溥仪退位一事上,拥有决定权的人是隆裕太后,不是载沣,当时的载沣也已经不是监国摄政王了,自然轮不到他来决定是否同意让溥仪退位。

溥仪退位的时候,载沣也只能躲在醇亲王府中唉声叹气,时势如此,他又能如之奈何?

其他网友回答

一般认为清朝灭亡的直接原因是1911年10月10日爆发的武昌起义,但武昌起义实际上只是一个城市的起义,相对于一个拥有1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帝国来说,一个城市的起义也不至于会让这个大帝国分崩离析,实际上是武昌起义所引发的一连串效应:十八省独立、南北议和等事件才最终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载沣作为摄政王,当朝皇帝溥仪的父亲,在当时的情况下实际上是不得不退位,才最终同意了“清帝退位”的决议。

清朝当时民心尽失

看中国历史其实都知道,一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都会在300年左右的时间灭亡,这已经形成了一个历史定律,一直都没有打破,清朝也是如此。

一个王朝往往都是这样,打江山的时候非常艰辛,一旦坐了江山就开始逐步腐化堕落,在一次又一次的腐化堕落中逐渐失去民心,在一次又一次反腐斗争中腐败越来越大,最终一个王朝积重难返,寿终正寝。

因为老百姓一次次的失望,最终变为了反抗清廷的暴动,白莲教起义、太平天国起义都是对清廷的有力打击。在清末的时候,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则是展开了不屈不挠的,义无反顾的多次起义,虽然屡次失败,但也逐步激起了民众反抗清廷的决心。

清廷当时的腐败就不用说了,基本上无官不贪,百姓也食不果腹,民不聊生。再加上清廷在一次又一次的外战中屡战屡败,一次次的丧权辱国,割地求和,签订不平等条约,赔款无数,在当时人的眼里,清廷是迟早要亡的。

在最后一个皇帝溥仪继位的时候,就有“不用恰,不用算,宣统不过两年半”的民谣,不想却真的一语成谶。

清朝失去了兵权

在太平天国之后,僧格林沁战死,八旗战力退化,清廷手中没有死忠于自己的武装力量,而经过了太平天国的战争,一大批汉族大员崛起,令清廷统治者惶惶不安。慈禧的应对策略就是采用一种政治平衡的手段来维持清朝的统治,即在财政和正统上承认汉族地方大员的权力,以换取他们的忠诚。

于是就有了以汉族大员为代表的地方势力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持续了大约30年。而在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战争之后,清廷的威望一落千丈,直接激起了汉族大臣对清廷的强烈不满,政治平衡再次被打破。

为了继续维系清廷的统治,慈禧表示不再追求东南互保,不奉诏书的责任,也接受了袁世凯等人的建议搞起了君主立宪,设立内阁,给汉族大臣更多的权力。

但是慈禧死后,载沣上台当了摄政王,他根本不懂政治也不懂得平衡,只知道一味地维护满清贵族的权力,罢免了袁世凯,搞出了一个皇族内阁,将内阁大权全部交给了满清贵族。这令天下汉人对满清失望透顶,从此就希望满清倒台。

▲清廷皇族内阁,让天下人大失所望

随着维系满汉的最后一根稻草,张之洞的逝世,满清与汉人之间也就没了中介桥梁,此时的摄政王载沣却根本没有看清形势,不知道自己的这点能耐根本控制不了全国的局面,如果没有汉族大员的帮衬,这个江山根本维系不了。

而满清的家底,也就是八旗子弟,这个时候基本已经丧失了战斗力,变成了一群成天只知道玩狗逗鸟,吃喝嫖赌的纨绔子弟。

结果武昌起义一声枪响,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内全国就有十八个省宣布独立,当时独立的省份有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浙江、贵州、江苏(包括上海)、安徽、广西、福建、广东、四川等省先后独立,关内十八省中只剩下甘肃、河南、直隶、山东四省效忠清朝。

清廷一下子就失去了近一半的国土和绝大多数的经济来源,这个时候如果军队还在手上还好,但是呢?军队大多数已经不在清廷手上了。

甲午战争之后,清廷开始编练新军,当时组建了武卫五军(也叫北洋五军)。这武卫军包括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宋庆的毅军、聂士诚的武毅军、董福祥的甘军、荣禄的武卫中军。其中袁世凯、聂士诚、宋庆是淮军代表,董福祥是左宗棠代表,荣禄则代表满人。

按照慈禧的安排,武卫军可以以满制汉,以汉制汉,即让汉人统兵又无法一家独大的局面。但是慈禧抽了风,对十一国宣战引发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一场作死下来,聂士城战死,其统领的部队被收编,董福祥因杀洋人太多其甘军被洋人强制要求解散,荣禄的武卫中军被全歼,清廷能够仰仗的武装力量就只有袁世凯的新建陆军和宋庆的毅军了。

当时全国的新军来说一共有19镇(相当于1个师)18协(相当于1个旅),18个省独立后,驻扎在该省的新军也跟着一起独立了,这个时候名义上归于清廷的部队只有总共9个镇和6个协,而清廷名义上还控制的9个镇当中,以“北洋六镇“战力最强,但这六镇兵马只听袁世凯的,没办法,清廷只能让袁世凯出山。

袁世凯叛变

袁世凯一出山就要内阁总理大臣的位置,便出动了北洋军去武昌镇压革命军,既然当了内阁总理大臣就要做做样子了。但是他的北洋军在占领了汉口和汉阳后就不再进军,留下了武昌,其实他的意思也再明显不过,既要控制住革命,也不能灭了革命,如果灭了革命,他对于清廷来说就失去了利用价值,接下来就得继续闲赋在家了。

其实对于袁世凯来说,他最看重的是权力,他需要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左右摇摆,讨价还价,以获取更多的权力,并且能够巩固这个权力。

▲好不容易来的机会,袁世凯会轻易放过么?

南方革命党在武昌作战中也看出以当时革命党的实力完全实现推翻清廷也是不现实的,便开始了与袁世凯的谈判,最终当时的革命政府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给袁世凯提出了“只要清帝退位,袁世凯可以当民国大总统”的承诺。这个承诺其实袁世凯有些震惊,但细想之后他很快就接收了这个“价格”。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价格太高了,是最高权力,是无论他怎么在清廷和革命党之间博弈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价格”,他能不接受么?而且这个价格清廷是不会开出来的,难道清廷会让位给袁世凯?这不可能。

得到了南方革命政府开出的高价,袁世凯便开始卖主了,他不停地在朝廷中散布革命军英勇不屈,我们打的很辛苦之类的言论,其实就是在不断地试探清廷的态度。但此时的清廷又能是什么态度呢?北洋六镇在袁世凯手上,自己手上能有多少兵马?剩下的9镇6协,去掉袁世凯绝对控制的五个镇(六镇中有1镇是满人组成不会背叛清廷),也只有4镇6协,而且这4镇6协分散在全国各地,远的还有在新疆甘肃的,即便集中起来也敌不过袁世凯的五镇兵马。

兵变

袁世凯为了逼清帝退位,便一直演戏,一直在表达前线将士之奋战,也在一直说外国君主被革命赶下台后的凄惨,直逼得隆裕太后当朝哭了起来。

1912年1月25日,清军的前敌统帅段祺瑞突然发了一封电报给北京的清廷,在电文中段祺瑞公开指责满清皇族,尤其是摄政王载沣和恭亲王溥伟。

段祺瑞是在袁世凯的授意下发了这封电报的,意思也很明确,前线的将士都要求清帝退位,走向共和,如果清廷不同意他们就造反了,要是清廷打马虎眼,只同意不落实,那么北洋军就不跟革命党打了,放他们北上。

在袁世凯的授意下,第二天北洋军40多位主要的统兵大将集体签名要求共和。这份名单上签名的,第一个是段祺瑞,第二个是姜桂题,姜桂题是毅军统帅,当时除了新军外还有一支毅军就是由他统领的。

其实这个意思也很明白了,不退位的话我们就打过来了。

那么按照当时清廷名义上还归属清廷的4镇6协,并且很难凑在北京的这么一点兵力,能对付袁世凯的五镇兵马么?能对战姜桂题的毅军么?能对抗革命军么?一个都对抗不了,而且任何一个都不是对手。

从1月25日开始逼宫,接着又是反复的逼宫,到2月10日段祺瑞干脆把军队开到了保定,做出要进京的态势的时候,隆裕见大势已去,除了退位还能如何呢?

那个时候,已经不是载沣说了算了,因为军队已经基本全部哗变,手上没兵可以“保卫朝廷”。如果退位,还能体面地退位,还能捞到一些优厚的待遇。一旦被人打到了紫禁城,被人赶下台,到时候可什么都捞不着了,搞不好还会丧命。

所以,除了退位,还能做什么呢?

其他网友回答

载沣当时也是被逼得没有办法,他的确是想维持住清政府在中国大陆上面最后的辉煌,也就是维持清政府对于中国的统治,但是当时的人已经管不了这些了。

那个时候所有的中国人里面分为四种人八旗子弟,算一种,他们想维护住清政府对于中国的统治,也就是维护住自己的特权,所以,载沣作为他们的代表,也一直为了他们的特权在不断的努力。

但是其他的三种人对于清政府那是一点儿都不友好。

首先第一个革命党人,革命党人当时跟清政府那是势不两立,势同水火,二者之间存在任何合作的可能性吗?绝对不可能。革命党要想起来就必须把代表封建帝制的清政府给彻底打掉,然后从他们的废墟上面才能够成长起来,否则清政府就像一块巨大的石板一样压着这些即将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将他们压制的无法成长。

所以说当时清政府跟这批人是没有办法商量的。

第二种人,那就是随机分子,或者是长头草这批人就是处于一种观望的态度,你包括当时大部分的中国人也都是直着这种态度上边的人在那打架,关我们什么事情,(今日头条漩涡鸣人yy首发于问答)我们只要照顾好家里的一亩三分地,把自己的老婆孩子热炕头给看好了,你们打成什么样子,与我们无关。

至于说那些当官儿的,对于他们来讲。这个谁当领头的,只不过是后来膝盖朝谁跪,这就是当时康有为这一批人,这批人对于谁是主子一点儿都不关心,他们关心的是自己将来能不能拥有一个好的地位,或者是自己的这一点家当能不能保证。

第三种人,也就是袁世凯作为代表的地方,实权派,这些人手里面拥有问鼎天下的权利,但是呢,清政府和革命党人都不是善茬,所以说他们正在那儿考虑把注都抵押给谁。

如果说能够在这个人快要胜利之前雪中送炭,帮助这个人成长起来,那接下来对于自己掌管天下的权利,对于自己的野心是有很大帮助的。

美国人曾经说过,对付这些人必须要萝卜加大棒政策,萝卜用来喂养这些狼狗,大榜就是用来唬喝这些狼狗。

载沣心里自己也特别明白这些人是一群狼狗呢,清政府如果有足够的肉去喂它们,当然这些人不会反叛,但是这个时候清政府已经拿不出那么多肉喂这些狼狗了!

如果说这个时候要清政府挥舞着自己手里的大棒去吓唬袁世凯,或者是革命党人,载沣这个时候心里那别提是一个憋屈呀,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城以后,当时慈禧要求重新组建军队,对于地方的实权派,今天打呀,建立新军。

新军的两个主要正营,一个在武汉,还有一个就在北京。北京这个地方隶属于北洋,所以袁世凯训练出来的部队也叫北洋军。

载沣刚刚当上摄政王的位置以后,赶紧拿袁世凯开刀,牢牢的抓住了北京地区的北洋军队的权利,但是袁世凯计高一筹,它把整个北洋军队的,首脑几乎都洗了脑了,让他们只听从自己的命令。

如果说当时这个情况一直维持下去,维持个十年,等到载沣慢慢的把北洋军队的首脑给换掉以后,这样的话,清政府整个局势就可以稳定下来,但是在南方就是在当时新军的另外一个大本营武汉爆发了武昌起义,(当时的武汉分成三个部分。)这个时候载沣急需的在前线动用兵力,能够动用的军队,除了护卫北京城的御林军以外,只剩下了袁世凯的北洋军。

这个时候载沣手里头有任何可以威胁北洋军的大棒子吗?

这个时候,他手里头萝卜加大棒都没有了,周围是危机四伏,除了那篇整天混吃等死的八旗子弟,他还有拿的出来的军事力量吗?

载沣和裕隆的投降也可以看做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但是封建帝制的事例虽然被砍断了,封建主义的势力仍然存在,以袁世凯为代表的新一代的封建主义地主开始逐渐掌控中国的局势!最终袁世凯的称帝也可以看作是这个势力一种可悲的哀歌。

其他网友回答

爱新觉罗·载沣(1883—1951年)道光帝之孙,光绪帝之同父异母弟,宣统帝之父。

1908年任军机大臣,同年11月其子溥仪入承大统,载沣任监国摄政王,次年代理陆海军大元帅。因此,在清朝的最后三年中(1909年—1911年),他是中国实际的统治者。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被迫辞去摄政王职,闭门家居,次年他被迫同意儿子溥仪退位。

清朝光绪三十四年(西历1908年),光绪帝驾崩。

光绪帝之死,对清帝国没有造成太大的影响,因为事实上,清朝真正的最高元首慈禧太后,已经连续统治清朝将近半个世纪了。但是,皇帝死了,朝廷总该册立新皇帝的。

有大臣建议,国有长君,是朝廷的万幸,因此建议慈禧太后册立一年纪大的人继位(有说法认为有大臣建议让光绪帝的弟弟载沣继位),结果遭到了慈禧太后的拒绝,慈禧太后的理由是:同治、光绪传承,是族兄弟之间,如果一连三代君王都是族兄弟,史无前例。

有学者认为,慈禧太后真正目的,是考虑新皇帝登基后,自己继续掌权,因此需要册立小孩子,才能实现目的。于是慈禧太后选中了载沣的儿子溥仪:后来的宣统皇帝。

不料,也就在光绪死后半天时间,慈禧太后也去世,之后的清朝大权,落在了隆裕太后(光绪帝的妻子)和摄政王载沣手里。

宣统朝的尴尬,宣统朝一开始,就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局面。

那就是同治中兴时代为清朝留下来的人才红利,经过漫长的光绪朝,已经消耗殆尽。到了宣统时代,整个清朝,能为清政府所用的人才,已经乏善可陈——甚至英国公使朱尔典认为,在庞大的清帝国,拿得出手的军队,不过北洋新军;而拿得出手的人物,也只有袁世凯。

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在掌权期间,对于日益庞大的地方督抚势力,始终没找到妥善的解决方案,宣统三年(西历1911年),武昌起义爆发,随后南方多省趁机宣布独立,脱离清朝统治,对于这一系列变故,载沣和隆裕太后都无力解决,最终,载沣只好请袁世凯出山,出面镇压南方独立各省。

宣统退位:载沣的求全之道

袁世凯利用镇压革命军的过程,攫取了清政府的军权和财权,洞察隆裕太后和摄政王无能的袁世凯,此时已然不甘心在被清朝驱使,于是,袁世凯对隆裕太后、摄政王采取软硬兼施、多管齐下的手段——一方面,以革命党仇视清朝来恐吓隆裕太后,另一方面,袁世凯则唆使自己手下的将领甚至被自己收买的清朝驻外使节,以请愿名义,请求宣统帝退位。此外,袁世凯还开出了优待清室条件,表示只要宣统帝退位,让自己成立共和政府,就可以化解共和革命。

毫无主见的隆裕太后和软弱无能的摄政王载沣,面对内忧外患,不禁要在内心深处进行一番博弈:如果死战下去,清朝获胜的概率极小,而一旦败了,自己少不得会像列国末代君主宗室那样惨遭杀戮;但如果求和,按照袁世凯开除的优待清室条件,则让隆裕太后、摄政王载沣等人看到了希望——毕竟,按照条件,宣统帝已经保留皇帝称号,民国政府依旧要支付清朝宗室生活费,这意味着,清朝宗室的利益,得到了革命背景下的最大化。

综上所述,载沣之所以会同意清廷退位,主要是针对当时的政治局面以及自身能力不足这两个原因。当时的局面其实是比较混乱的,很多列强都纷纷的对中国进行攻击,想要瓜分中国这一个庞大的土地。所以,载沣作为一个并不能够决策果断的统治者,他不能够维持当时清政府的和平局面,也不能收复自己失去的疆土,所以他就把自己的位置让给了袁世凯。

其他网友回答

如果载沣还有哪怕一丁点办法,就是把他打成半残也不会同意清廷退位啊,谁愿意当着亡国的摄政王啊。

女真不满万,满万无人敌。想当年,努尔哈赤以13套铠甲起兵,在白山黑水中艰苦作战统一女真各部。皇太极与大明朝死磕到底,终于夺取天下。八旗子弟在刀光剑影中出生入死,何其惨烈。康乾盛世,富甲百年,何其壮美。直到近代以来,被列强炮火和民众反抗,打得风雨飘零。大清延续268年,到宣统确切地说在摄政王载沣手中时,这所大房子已经四面漏风,就差最后用力一推了。很不幸,载沣现在就是这破屋子的管家。身后是孤儿寡母眼巴巴地看着他给一条活路。

——一切美好回忆都过去了,回到残酷的现实当中吧。

载沣为什么会同意清廷退位?

一、控制不了局势。

从革命形势看,武昌起义爆发后,起义形势迅速蔓延。不仅革命思想浓厚的南方各省相继独立,而且清廷统治重点北方也出现严重不稳。陕西、山西宣布独立。一个月之内13省独立,且大都没有发生激烈交战。只有东北和直隶少数省份还在清廷手中。更震惊的是,新军第二十镇居然在滦州兵谏,公开逼迫开国会。新军第六镇竟然与起义的山西联系,要组成燕晋联军直接进攻北京。可以说,革命党已经引燃了满清灭亡的火种,如不及时扑灭,早晚是连锁性爆发。

从军事行动看,北洋六镇,有5个明里暗里只听袁世凯。扑灭武昌起义的难度本身不大,但荫昌无法驾驭北洋军,打成僵局。更可气的是,明知道袁世凯养敌自重却毫无办法。放眼朝中,无人能够驾驭这种局面。

从支持力量看,当初早看出北洋军姓袁不姓大清,宗社党大力培养新军将领,送到日本学习,归国后委以重任,希望能够与之对抗。没想到,这些新军将领不但学习军事知识,还学到了革命思想。最先起义的就是这些新军将领,如蔡锷、张绍曾、阎锡山、吴禄贞……特别是这个吴禄贞,如果不是过早遇刺,任其发展,恐怕连袁世凯都无法收拾。

二、抵御不了压力。

一方面,内部压力日甚一日。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北洋军冯国璋、段祺瑞等48名将领发表联署通电,声称将“誓死拥护君主立宪,反对共和政体。”当孙中山执政困难表示愿意让位后,形势逆转。北洋47名将领由段祺瑞领衔通电,要求确定共和政体,组建现代内阁,呼吁清帝早日退位。谁都看得出,又是袁世凯在搞鬼,但谁都没办法。

同时,袁世凯声称军费紧缺,根本打不了仗。同时,他还以辞职相威胁,强逼大臣捐款。结果满朝大臣无人敢言。

另一方面,外部压力也不乐观。革命爆发前后,列强大多选择中立。但是革命长期进行,将损害列强在华利益。他们看出袁世凯的实力和野心,对清廷和革命党都施加压力,逼迫清廷接受妥协结果。

三、承担不了结果。

清帝如果和平退位,可享有一系列优待。比如保留清帝尊号,按“外国君主之礼”接待;溥仪居住紫禁城和颐和园;每年400万银元开销;皇宫禁卫军饷银照发;贵族爵位保留,财产受保护,还避免了如法国大革命后皇室一家被处决的后果。

如果不同意,会怎么样?

宗社党强烈反对退位,警告载沣、奕劻将采取激烈行动。结果,1月26日,其领袖良弼遭炸弹袭击身亡,让朝中大臣魂飞魄散。如果惹恼了革命党和袁世凯,恐怕这些优待条件全部落空,甚至可能被押上断头台。30日的御前会议上,再无人敢言反对退位。庆亲王庆亲王奕劻发表最后意见:“除退位难觅他法,因为已无兵可用。”

1912年2月12日,清帝溥仪正式宣布退位,两千多年的封建体制结束。因其和平退位,被称为中国版的“光荣革命”。以皇冠保性命,这是载沣也是满清皇室无奈的选择。

版权声明